请先看一份《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核定表》(以下简称核定表),坐标 江苏省。
从核定表中可以看到几个感兴趣的数值:(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3.1404,超过3。(2)1996年8月参加工作,累计缴费年限只有16年8个月。(3)过渡性养老金=0。(4)基本养老金=4056.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析一下这几个感兴趣的数据,更希望朋友们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思考。
一、个人基本信息
1、出生日期:1973年2月。
2、退休日期:2023年2月,退休时50岁,从3月份开始领取养老金待遇。
3、参加工作时间:1996年8月。
4、江苏省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时间:1996年1月。
5、建账前缴费年限:0年。
这位网友参加工作时间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后,所以建账前的缴费年限等于零。
6、累计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理论上:(1996年8月~2023年2月)=26年8个月。
实际上:养老金核定表中累计缴费年限为16年8个月。
说明这位网友有断缴养老保险年限=26年8个月-16年8个月=10年8个月。
最后,累计缴费年限等于16年8个月=16.67年。
7、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231892.27。
8、最低缴费系数:1。
9、养老金计发基数:8309(2022年,江苏省的)
10、推算账户(建账前→1995年底前)存储额:0
1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1404。
一般情况下,平均缴费指数是在0.6~3之间,而这位网友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有3.1404。超过3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大家很少见到的,有些网友肯定会出现质疑,怀疑是不是算错了,或者是这份核定表不真实。个人觉得应该没有错,什么原因会使平均缴费指数为3.1404呢,在文末会有说明。
二、养老金的计算
公式=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公式=退休当年所在省养老金计发基数×(最低缴费系数+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8309×(1+3.1404)÷2×
16.6667×1%
=2866.88
注:养老金计发基数应当使用退休当年2023年的,但现在还未发布。暂时借用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8309,待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发布后会迎来养老金核算,核算后此项会略有增加。
2、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231892.27÷195
=1189.19
注:计发月数与退休时的年龄有关: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这位网友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
公式=推算账户存储额÷120
=0÷120
=0
注:这位网友1996年8月参加工作,在江苏省建立养老保险账户之后,所以这项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零。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2866.88+1189.19+0
=4056.07
≈4056.1
解析计算结果与核定表中数据吻合!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1404>3这个问题。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简单的说就是缴费期间内的平均缴费档次,而缴费档次从60%~300%。所以一般情况下,平均缴费指数是在(0.6~3)之间。但,在存在异地转移等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高出或低于这个上下限的现象。
本例中,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期是3.1404,超过300%的缴费基数。她大概率是在养老金缴纳基数高的地方按最高档300%缴纳过养老保险,但最后她选择了到养老金缴纳基数低的地方办理了退休手续,这样就把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拉高了,超过了300%。
有的朋友会问她选择到养老金缴纳基数比较低的地方办理退休手续,是不是亏了?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他选择了养老金缴纳基数比较低的地方退休,拉高了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同时,但在基础养老金计算当中的养老金的计发基数降低了。最后,总的养老金会受这种异地转移影响。究竟在两个地区,哪个地区算出的养老金高,要根据具体的地区,本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够计算出来。
现在,有些网友都是选择从养老金缴纳基数低的地方,转移到养老金缴纳基数高的地方去退休的比较多,这样使最后的养老金待遇会有所增加。像这种,从养老金缴纳基数高的地方向养老金缴纳基数低的地方转移的退休同志还真不多,所以我们看到缴费指数超过3之后,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计算错了?本人觉得,应该没有错,就是上述分析的原因。个人观点不知妥否,欢迎朋友们批评指导并在评论发表个人的思考。
感谢阅读!感谢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