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保险知识 >

股票2吧论坛(直击重庆论坛|尹同跃、王传福、王俊谈自主品牌机遇与挑战)

2023-04-22 10:47:43 保险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昊天)6月12日至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山城重庆召开。在论坛现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进行了圆桌讨论。他们主要讨论了中国车企全球化的优劣势、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品牌行业的发展等多个话题,并发表了几个重要观点:

1.中国品牌在品牌力、体系流程和供应链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2.自主品牌正在进步,电动化、智能化方面优势明显,消费者可以去店内与合资品牌产品比较、尝试。

3.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下,企业要有核心技术、精准的战略方向、快速的决策。

4.203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可能达到70%。

直击重庆论坛|尹同跃、王传福、王俊谈自主品牌机遇与挑战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今天话题很多,我们把问题聚焦一下,聚焦在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和对未来的预判和畅想两个方面。首先审视一下现在,再畅想一下未来。尹董事长开始,您如何从全球化的视野评价一下中国车企的比较优势和短板?

尹同跃:因为一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当然现在中国是世界汽车大国,还不是汽车强国,很多高端产品和高端品牌都是外国品牌,我们在品牌的短板上是最大的。二是我们在体系流程方面也是跟国外的大品牌有差距。三是供应链,中国有供应商链,但是大的供应商能够进行完整的解决方案、模块化供货,特别是现在涉及到芯片方面,还是西方的一些大的供应商,比我们现在要做得大一些,这都是我们现在的短板。但是短板就是我们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机会。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自主品牌份额,这么多年一直上不去,我们自己的能力提升很明显,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

尹同跃: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一个汽车战国时代,汽车行业、汽车品牌很多,不断加入的新兵也很多,说明大家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外面来的压力,也会驱动传统企业加速变革。中国自主品牌有一句话叫“厚积薄发”,前面几年也不要苛责我们的自主品牌,因为多数历史比较短,条件比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前几年,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汽车,少数几家企业,实际上都是最努力的,可能在世界上所有的车厂当中,中国的汽车企业都是努力的,汽车老板肯定也是最努力的老板。中国自主品牌份额的徘徊不前这个历史马上要改变,中国自主品牌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够快速提高自身份额的时代已经到来。

主持人:王董,中国车企无论在传统力还是体系能力进步确实很大,但是市场份额一直上不去,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们在进步,别人也在进步,所以您能不能分析一下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不是在缩小?

王传福:其实我觉得这几年自主品牌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就像尹总讲的我们不但没倒下,我们还在不断的进步,这几年自主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不管造型、动力系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里面很多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技术水平,在车基方面、多媒体方面、智能化方面,不但不会差,反而比合资品牌一些车企更好。但是有一些固有的观念,自主品牌的品牌认知度比较低,也请主办方和媒体,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

我想说,我们中国很多人看不起自主品牌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因为我们现在确实变了。我们并不反对国内老百姓买合资品牌,能不能买之前把自主品牌的店看一看、开一开,然后再比较一下。因为这几年自主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改变,我们也在努力,希望国内的消费者多看我们一眼,多试开一下我们的车。

主持人:我觉得王董说得非常实在,给我们在场所有的媒体也提出了一个非常光荣的使命,我们以前也在为自主品牌鼓与呼,这个使命我们会一直全力地坚持下去,和自主品牌车企一起来完成这个使命。王董,我们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在有些地方已经实现了赶超,我们要全面赶超的话,现在业内有一个很流行的想法和看法,智能电动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绝好的机会,你觉得智能电动在我们赶超面前到底起多大的作用?

王传福:在传统车上,中国品牌技术领先还是有难度的,可能在某一些比较小的领域里面能做到,但是在新能源车里面中国品牌或者自主品牌很多领域都是领先的。因为中国国家的政策,我们是先走了一步。比如中国的电池,用美国总统拜登说的一句话,中国人说话可能中国人不一定听,拜登总统说中国在电池的技术是领先美国的,这是人家总统说的。我们作为中国的自主品牌,作为中国品牌,我相信在这些领域里面我们是不落后的,是领先的。电动车是上半场,接下来是智能车,一样的。大家知道中国互联网领域,中国的支付系统,中国IT的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这显然是遥遥领先的,这些技术都会用在中国的智能车上,在智能车领域也是,和电动车一样保持领先或者至少是同步,这也是给中国自主品牌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正好是一个换道超车的机遇,中国也面临发展新能源车的紧迫性,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比任何一个美洲国家都有紧迫性。假如说电动化的浪潮在中国加速的话,中国品牌要抓住这个机会可能就快速发展起来。比亚迪、奇瑞、长安等品牌,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这么一个重任。我们在这个领域里,也是跟着国家战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和成长。

主持人:王董刚才说拜登都承认我们是领先的,我觉得拜登的大多数话我们一听就算了,但是这句话我们是可以相信的。下面请王俊总,请问您认为我们在智能网联电动化方面换道超车是已经实现了,还是正在抓住机会在实现过程中,到底现在进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点?

王俊: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刚才尹总、书福总都提到了一个词叫“新赛道”,是不是因为有了“新赛道”才有换道的概念。个人的想法应该这样来理解,实际上基于原来个人出行的定义来说,人类三大需求、信息交流、交通和能源,原来可能是能源和交通两个技术,现在加上智能技术之后是三个方面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可能确确实实出现新的问题。原来是要解决两个问题,现在是三个问题要一起解决,所以这个层面上,我更愿意说这是一个实践的话题。在这个新赛道上,比如比亚迪的“汉”25万,这个价格是燃油车基本上摸不到,现在长安的UNI-K(参数|图片)是18万,再往上走上不去。基于智能电动化领域,全世界的水平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容纳性,以及我们目前在智能电动技术或者技术应用里面,个人判断并不是处于落后,起码是并驾齐驱的状态。从中国改革开放这些多年来讲,我们应该有自信在这个新的赛道上作出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实际的接轨。今天分享的第一个观点,在新的汽车领域里面,世界级的品牌应该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目前个人踏踏实实谦虚拾级而上,新的领域要奋发图强,争取像上一个百年的国外汽车品牌一样,在这个赛道上有领先中国奔跑者的姿态。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主持人:谢谢王总的分享。尹总虽然不跑马,但是您在汽车行业一直是一个执着的跑者,您原来有一个金句印象特别深——“在奔跑的过程中要允许停下来系一下鞋带”,刚才演讲里面提到“要跑赢2030”,想问奇瑞经过这么多年内部各个方面的调整重构之后,您觉得“鞋带系得足够结实能够跑赢2030”吗?

尹同跃:后面不能说了,我干不到2030年,今年1-5月份稍微跑赢了一点,全行业增长了5%,我们增长了84%,所以我们的增幅比行业快了一点,希望今年这样的势头能够保持在全年,有一个高速增长,也是因为前几年蹲下来把鞋带系牢才能追上来,不然其他企业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主持人:谢谢尹总。王总,比亚迪一直在战略方向的明确性和战术层面的灵活性方面一直都把握得很好。王董刚刚也说过“企业战略方向很重要,金钱买不到因战略方向错误而浪费的时间”,我想问您,您觉得在未来我们面临的这些风口的背后有哪些陷阱或者雷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王传福: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新能源大家都看好,自然变成一个风口。既然是一个风口的话,各路大咖都会“杀”进来,竞争就异常惨烈,最后要不断的淘汰、不断的集中。最后有多少陷阱,有多少关要跨,和原来别的一样。比如家电原来也是混战,从2000-2010年这十年期间家电混战,最后形成几个品牌。手机也是一样,手机从2010-2020年十年期间也基本上从很多品牌最后形成几个品牌。汽车我相信未来也会出现两极分化,当然还有一些新来者在路上。要想在汽车里面最后成为一个幸存者的话,能够留下的话要有几个素质。一是要有一些核心、创新的技术。因为我们所处的阶段是一个电动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智能车加持、电动车发展,技术变革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里面技术比管理来得更重要。要想存活下去的话,可能在技术创新或者核心技术掌控方面要很强,这样才有机会存活下来。

二是要有比较好、精准的战略方向。因为战略方向一错的话,可能不是论证50个亿、100个亿,有可能让你损失三年、四年。三年、四年的时间拿钱是不买不到的。说到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前不久我在亚布力的一个回答,有报道说比亚迪劝小米的雷总不造车,这是错误的。小米雷总和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代工了大量的小米手机,是一个战略合作关系,未来汽车业务上比亚迪支持小米汽车的发展,而且不仅是支持,比亚迪和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正在洽谈一些项目,当时举了一个例子被媒体误导了。迭代的一个领域,战略方向非常重要,如果好的战略方向就少走弯路,如果不好的战略方向就让你丢失三年、丢失四年,可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就没有纪念大会,因此战略是一个成功非常重要的特质。

三是未来市场竞争很惨烈,就像打仗一样快速决策很重要。打仗的时候谁还写报告、开评审会、决策,打仗就是打、攻、守还是撤,一句话,快速决策。在未来竞争惨烈的战场上也是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核心技术、精准的战略方向和快速的决策,可能让这个企业多一点存在的机会。如果不具备这三个素质的话,可能淘汰的概率更大。

主持人:谢谢王董,您刚才这个话我回头一定转告给小米,他听了以后一定很高兴。接下来想问王俊总,刚才您演讲谈到未来汽车的“四大形态”,描述得非常清楚,我想问的是这四大形态从难度上和市场应用的先后顺序上如何来进行区分?如果都实现了,这个车还叫车吗?

王俊:我是这么理解的,为什么叫形态?实际上出行的内涵,我个人认为没有发生变化。内涵为什么没有发生变化呢?从汽车诞生那一刻,实际上它的内涵与要求,要解决个人出行美好的感受,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过去坐马车,肯定是比走路体感要好得多、快得多、舒服得多,后来发明汽车替代马车也是这样一个内涵的要求。但是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技术要素加进来后,不同的需求相碰撞的时候,这个内涵必须要有相应的表达形式来跟它相匹配。就像现在目前为什么新的产品出来以后,比如说产品很智能,你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很造型设计的表达方式,消费者就不买账。未来我们把美好出行这种内涵放到智能电动车技术要素的加持下,我们认为他可能在出行上就会增加多种的表达形式。今后不应该简单用现在目前所谓的SUV、MPV或者轿车的形态,有可能变成一种新的表达。过去基于机械和普通的电子架构,是用通过性,通过性越野车最好,轿车最差,现在SUV就介于中间。从空间角度来讲MPV最好,轿车最差,SUV又处于中间,SUV是一个最平衡的状态。未来短途的出行需要空间的时候,可能就倾向于有一个移动的多功能空间来表达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这四个预计是我们长安汽车内部的探讨结果,可能会向这四个方向去演进,没有先后顺序,这四个方面可能都会纷纷出来,但是很难想象说是不是用现在这四种形态来进行准确的表达,我觉得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主持人:谢谢王董。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这十几年的波动很有意思,今年好像是41%多,跟2006年差不多,跟15年前几乎是一样的,有点像中国的股市。但是我也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的最低点也没有低过38%,所以也是看到希望所在。我就想问我们畅想2030年,到了那一年我们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会达到多少?一个百分比就可以。

尹同跃: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回答了,就像算命一样很难说是准的,胡说八道一通,他俩能干到2030年,我肯定干不到2030年,反正说了都不算。现在消费升级的情况下,我们自己的数字我还没有统计,王俊总这边的UNI系列已经抢了43%合资品牌的客户转化,以后可能新购客户、首购客户的比重在下降,换购、增购的比重在上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后面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实际上都是在和世界上百年老店去争饭吃,和来势汹汹的造车新势力去抢市场,实际上都是不一样的情况。豪华车市场在中国这么多年稳步上升,基本上每年有一个点,所以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实际上在中国市场营造的空间非常大的机会。现在像蔚来,我们自己有些产品也不断在价格上实现突破,井水也犯河水,河水现在也在犯井水,这是一个情况。所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的攀升,实际上自主品牌过去是在最低端,豪华品牌在高端,合资一般的品牌在中间,实际上等于自主品牌每年可能有1-2个点的战略提高,豪华品牌可能也有1个点左右的下探,实际上挤压的都是中间市场,挤压的都是后面的尾部企业,很多尾部企业渐渐就会退出市场。所以2030年到现在大概还有九年的时间,自主品牌最起码有9个点的增幅。

主持人:那就超过50%了,谢谢!王总,您说是百分之多少?

王传福:从家电到手机可以再来推测我们的汽车,因为毕竟家电、手机已经走过来了,家电2000-2010年中国品牌基本上占了80%,手机当然例外,因为华为遭受美国的打击,如果华为不遭受美国的打击,华为一家的份额可能达到45%,应该说手机行业在2010-2020年这十年期间中国品牌占主流。我相信汽车应该也是一样,其实重庆的中国品牌的份额已经达到50%了,这里有长安作出的巨大贡献,重庆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对中国品牌非常厚爱。到2030年的话,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高达70%以上。新能源车里面,中国品牌往往会起得到一点,又有核心技术,我乐观地看2030年中国自主品牌在中国的份额相信比今天重庆50%的品牌还要高,我认为60%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60%,谢谢!王俊总您怎么看?

王俊:预测2030年的市场份额,我刚才临时想了一下,要做一个假设,2030年有两个必须要确定的要素。第一2030年在中国市场的玩家会有哪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第二在2030年汽车领域里面,简单从能源形式来分,传统燃油车和智能电动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比重?如果这两个假设成立的话,个人认为中国品牌会占到超过70%。

什么原因呢?第一如果到2030年,刚才王总的判断,智能电动车应该会超过70%,目前来推断在这个领域的玩家,我估计来源于中国的品牌会占非常大的比重,这个70%就意味着如果在这里面超过70%,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这一块的自主品牌就超过50%。第二,目前传统燃油汽车领域里面,我们相信自主品牌也不会把它剩下的这部分丢下,就维持现有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我看了一下上个月的数据是28%。所以我高看一下中国品牌,也呼吁一下今天在座的各位都要买中国品牌,让它超过70%。

主持人:谢谢,70%,我怎么感觉有点像拍卖市场,一个比一个高,但是这不是高者成交。有了这一份自信,我想一切皆有可能。非常感谢几位老总的精彩分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相关内容

股票2吧论坛(直击重庆论坛|尹同跃、王传福、王俊谈自主品牌机遇与挑战)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