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百度、新浪之后,滴滴也通过入股方式“曲线”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根据浙江银保监局批复,滴滴出行全资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杭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滴滴出行从未停止过在金融业务领域的探索,根据南都记者统计,从2015年末至今,五年内滴滴出行已经拿下8张金融/类金融牌照,包括保险代理、网络小贷、第三方支付、财产保险和消费金融等。
南都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消费信贷业务或更进一程
近日,浙江银保监局公布了一则批复,批复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杭银消金”)变更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杭银消金将注册资本由1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5.61亿元人民币。增资后,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5.14%。第二大股东为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迪润天津是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出行”)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滴滴出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入股了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杭银消金已上线“尊享贷”、“轻享贷”、“轻享卡”等产品。据杭州银行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0年6月末,杭银消金未经审计总资产173.48亿元,较2020年初的156.71亿元增加10.7%,净资产18.24亿元。报告期营业收入 8.86 亿元,实现净利润 0.93 亿元。2019年度,杭银消金经审计总资产 156.71 亿元,净资产 17.31 亿元,2019 年营业收入 10.08 亿元,实现净利润 1.15 亿元。
2018年4月滴滴自营消费信贷产品“滴水贷”上线,是滴滴最早的信贷业务。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末,滴滴出行客户端新上线一款消费信贷产品——滴滴月付,其主要使用场景仅限于滴滴打车服务,目前尚在测试阶段。该产品逻辑与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相似,开通评估额度后,打车可以先行垫付,当月打车,下月8号还款。该产品的放款方为滴滴科技(香港)全资子公司——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及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业内观点认为,滴滴出行此次通过入股的方式拿下消费金融牌照,滴滴在线上消费信贷业务的布局将更进一步。
不断扩张的金融版图
滴滴出行从未停止过在金融业务领域的探索。
在滴滴出行客户端,滴滴金融服务板块也已有“滴水贷”“水滴互助”、滴滴理财、保险商城、分期购车等多类业务。回顾滴滴金融业务发展路径来看,滴滴围绕“车”的场景,先从与保险公司、银行合作开始涉足保险产品和分期购产品,随后获取相关牌照开始形成自己的保险商城,上线信贷业务等,如今,又着手获取更多重磅牌照以扩充保险、信贷业务的可做范围和合法性。
根据南都记者统计,从2015年末至今,五年内滴滴出行已经拿下8张金融/类金融牌照。值得一提的是,半月前,滴滴刚成功“曲线”获得一枚财险牌照。银保监会批准现代财险增加注册资本金约11.2亿元,滴滴出行全资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与联想控股分别持股37.65%,成为并列的第一大股东。
保险业务是滴滴最早切入的领域。早在2015年7月,中国平安参与投资滴滴,之后双方展开合作,在2015年10月27日,滴滴与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旨在为滴滴司机以及乘客提供意外风险保障的“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2016年,滴滴获得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双方合作推出一款保险产品,为滴滴打车首批1.6万辆车提供保险。而滴滴也通过控股的方式拿下了一张保险代理牌照,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博通畅达科技有限公司控股了中安风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后续滴滴又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包括车险、意外险、医疗险等多种保险产品。
融资业务相关的早期探索也几乎同步开启。2016年初与招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发行联名卡、接入支付为司机提供购车分期;同期,滴滴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开展汽车融资租赁业务。2017年8月,滴滴注册了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网约车司机可申请贷款。
2018年初,滴滴出行进行架构调整,原滴滴金融部门升级为金融服务事业部。2019年,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低调上线,首次集中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不过,去年7月15日,滴滴才正式将其2017年就已经收购的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这为其持续开拓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也被业界视为要大力推进金融业务的信号。近期,滴滴支付的功能也已在滴滴生态内的多个App上线。目前,滴滴生态内的网约车、花小猪、青桔单车、快的新出租车等产品均可以使用滴滴支付。一份滴滴金融旗下支付业务的月报显示,自今年下半年来,其支付业务数据上升,日订单已达百万级,滴滴支付用户近3000万。
采写:南都记者熊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