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哪个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答案让很多人意外,那就是——上海!
骑行者在上海苏州河的乍浦路桥上拍照。新华社发(樊晔亲 摄)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
截至2022年10月,全国31个省份中有14个超过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值的78.2岁。除西藏外,我国其他省份均已超过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值73.7岁。此外,还有4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大于80岁。
其中,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值84.11岁最高,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上海人饮食较清淡
202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食品处处长陆轶在一场活动中透露,上海是最早在全市范围开展减盐行动的城市。
上海市居民膳食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7.5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克),不过离每日5克的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①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减少食盐摄入是最简单的降压方法。每天少一点摄入食盐,就离心血管疾病远一点。
2. 上海人喜欢吃水产品
上海是一座沿海城市,也是长江入海口。水产品特别丰富,上海人爱吃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17年举办的全国水产冻品联盟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市民年水产消费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人均消费量也是名列前茅。②
鱼类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鱼类所含脂肪不同于肉类,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鱼富含DHA和EPA,利于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吃鱼300~500克,也就是约半斤到一斤。
3. 上海严格控制吸烟
3月1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成人吸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目前为19.4%,控烟成效全国领先,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
自2022年10月28日起,电子烟也被纳入上海市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即上海市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及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包括电子烟)。④
严格控烟带来的健康益处,不用多说了吧!
4. 上海人健康意识较高
和很多地区的老人相比,上海人的健康意识是非常强的。2020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2020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57%,是2008年第一次开展监测时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5.1倍,居全国领先水平,创历史新高并且实现了13年“连升”。
其次,上海人比较重视体检。2021年一份互联网健康平台发布的《体检拥挤度报告》显示,体检订单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上海排名第一。⑤定期体检,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甚至不用药或少用药。
此外,上海集中了我国较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方便人们看病买药。这也是为了更好预防疾病发生,在出现疾病后尽早治疗。
5. 上海业余生活丰富
上海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大多非常精彩,能够看到不少老人发展自己的爱好,健身、跳舞、写字、摄影、唱歌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精气神,缓解退休后孤独的情绪。开心起来了,身体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大脑用进废退,尤其是退休后,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到1小时看书学习、与人交流、下棋画画等都是很好的办法。不仅使得老人接受刺激,保持心智活跃,还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积极情绪。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7-28新民晚报《申城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7.5克 “健康中国减盐行动”宣传季今启动》
②2016-03-19人民网《上海水产品年消费量百万吨 居全国第一》
③2016-09-20健康时报《预防痴呆多吃点鱼》
④2023-02-28界面新闻《上海成人吸烟率降至19.4%,提前达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
⑤2021-04-11新民晚报《哪个月体检的人最多?哪里体检的人最多?国内首份《体检拥挤度报告》发布》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