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数一帜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市寒流,让一些“妖基”现了形。扎堆过热板块、对市场短期行情过于乐观、建仓速度过快、押注单一板块等诸多因素导致了部分基金净值大幅下挫。
“年前有多嚣张,年后就有多悲伤。”2021年的这个春天,“韭零后”们迎来了人生第一场基灾。
这场基灾的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读数一帜》记者梳理全市场公募基金业绩、发行和自购情况后发现,市场并没有出现“韭零后”们想象的“基灾”。
“韭零后”们所指的基灾,是特定时间里特定产品的局部基灾,主要集中于今年入场购买的“顶流”基金经理们的产品。
不过,这场突如其来的股市寒流,确实让一些“妖基”现了形。扎堆过热板块、对市场短期行情过于乐观、建仓速度过快、押注单一板块等诸多因素导致了部分基金净值大幅下挫。
并非所有基金都“跌妈不认”。一批顺周期、低估值类基金逆流而上,成为弱市中的靓丽风景。梳理今年以来业绩较好的基金产品,可以看到基金管理人对市场更多的敬畏心。
基金公司大举自购?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期基金公司自购明显增多,以示对后市的信心。《读数一帜》记者梳理发现,无论是自购动机还是自购金额,和去年疫情期间皆无法相提并论。
先回顾一下去年疫情期间的自购情况:2月3日当天,节后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收跌7.72%。兴证全球基金自购6000万元,打响自购第一枪。两天之内,至少有15家基金公司发布自购产品公告,斥资18亿元以上。
再来看一下今年的自购情况:年初至春节前,22家公司共计申购3.86亿元,其中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合计3.36亿元。春节开市以来,基金公司自购金额共计1.74亿元。
由此可知,近期基金公司自购并未增多,反而相比节前有所降低,与去年疫情期间自购更不可同日而语。
近期基金公司自购的产品中,绝大多数属于新发基金募集期间的认购。其中23%属于债券型基金,与股票市场无关。17%属于发起式基金,基金管理人按规定需出资1000万以上才能成立。
自购金额较大的产品包括:
汇添富数字未来自购三千万,早在春节前1月15日就发布了自购公告,可见与近期市场下跌无任何关联。
富国天润回报自购五千万,推算基金公司自购期为2月22日至2月26日,期间上证指数下跌5%,仍处于市场理解的“震荡期”。
东方红欣和平衡配置两年持有,成立于3月9日,募集期2月22日至3月5日,看起来最可能与市场下跌有关。但上海东方证券(9.530, 0.08, 0.85%)资管公司总经理任莉告诉《读数一帜》记者,此次自购是出于对产品和团队的信心,与市场没有大的关联。
最受媒体关注的案例是永赢基金自购五千万永赢惠添益基金,基金经理李永兴出资一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3月9日,李永兴旗下的新基金永赢宏泽一年定开刚刚成立,短短一个月内就发行了两只新产品。
更早一些时候,3月5日,李永兴卸任管理了一年多的永赢科技驱动,与新任基金经理的交接只用了六天。
再往前看,去年全年李永兴卸任产品4只,发行新产品4只。在永赢基金任职期间,累计卸任老基金5只,在任基金9只,即将达到行业规定的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10只”上限。
如此频繁地卸老发新,真的是为投资人负责吗?再回到这次新发基金的自购动作,究竟是营销噱头还是坚定地陪投资人一起走,不禁让人打个问号。
基金业绩全景扫描
基金公司没有大举自购,基金业绩也并非泥沙俱下的惨烈。
wind数据统计显示,权益类基金今年平均回报为-4.44%,平均回撤为-13.18%。
权益类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六个二级投资类型)共有5985只,其中回撤超过20%的共有1408只,占到总数量的23%,不到总量的四分之一。
对比同期市场核心指数的情况来看:表现最好的是上证红利指数(2729.9548, 26.83, 0.99%),今年以来上涨2.95%,最大回撤-5.3%;公募基金常用的业绩参照——沪深300指数(5146.378, 18.16, 0.35%)(5146.3786, 18.16, 0.35%)下跌4.61%,回撤-14.41%;创成长、科创50、创业蓝筹等指数相对落后,跌幅超过10%。其中创成长指数回撤高达-27%。
从基金产品的整体业绩来看,表现要好于沪深300指数,更好于创业板相关指数。
具体到各个投资类型来看,普通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跌幅最深,跌幅超6%,平均回撤超-16%。略微跑输沪深300指数。而灵活配置型与平衡混合型的情况则好得多。尤其是133只平衡混合型产品,今年以来平均下跌仅1.57%,回撤不到9%。
综上可判断,如果不是今年初进场的新基民,实际上大部分基金投资者的损失并不大,只是回到了去年年末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韭零后”的群体自嘲呢?因为新进场的基民们主要集中在明星经理旗下的大基金上。
上表中规模最大的是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经理张坤最先出圈,“i kun”满天飞,本轮回撤-22.48%,今年以来回报-4.56%;景顺长城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长期占据支付宝人气榜单的榜首,本轮回撤26%,今年以来回报-13%;招商基金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15497.303, 63.46, 0.41%)基金,年初短短五个交易日,总份额从340亿元增长至372亿份,总规模高达568亿元,本轮回撤-30%,回报-21%。
而这些明星经理的产品,共同的特点是重仓以贵州茅台(2026.000, -22.00, -1.07%)为首的白酒板块。中证白酒指数今年以来跌幅22.58%,回撤-32%。Wind数据统计的44个中证主题指数中,白酒指数是今年跌幅最大的指数之一。
部分成立时间较短的产品(主要是2018年后成立的产品),也经历了成立至今的最大回撤。包括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王宗合的鹏华匠心精选,胡昕炜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A,刘格菘的广发科技先锋等。
广发科技先锋的持仓没有买白酒,为何也出现了较大回撤?从广发科技先锋2020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康泰生物(124.310, -4.49, -3.49%)(300601.SZ)和用友网络(33.130, -0.92, -2.70%)(600588.SH)期间跌幅分别达到26%与22%,或由此拖累基金整体表现。
“妖基”是怎么诞生的?
对比今年以来的新发基金与全市场基金同期业绩和回撤可发现,被动指数型新发基金的跌幅明显超过老基金产品。
新发被动指数型基金今年平均回报为-8.98%,而全市场被动指数型基金同期回报-4.67%。
这是过热板块的指数基金扎堆发行的结果。数据显示,大跌重灾区是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今年共成立4只光伏ETF,5只生物医药类ETF,相关ETF亦领跌市场。其中汇添富国证生物医药ETF、平安中证光伏产业ETF、南方中证新能源ETF跌幅超过20%。
主动型产品方面,15只新基金跌幅超过10%,更有基金成立一个月浮亏24%。
根据招商银行(53.320, 1.35, 2.60%)3月9日数据显示,跌幅最大的汇安均衡优选最新净值只有0.75元,目前仍在封闭期内,浮亏24%。
基金经理建仓究竟有多迅速?该基金成立于春节前夕,2月9日(农历二十八)。《读数一帜》记者将这只新基金与老基金汇安行业龙头对比涨跌幅后发现,新基金在成立后三天内就与老基金保持几乎同步的涨跌幅。也就是说,该基金一成立便满仓复制老基金的持仓与走势,堪称光速克隆。
汇安基金对此次产品大跌进行了公开解释和致歉。公开信中写道,基金基于对长期赛道的看好和短期流动性的判断,坚定地做了投资布局,然而春节期间,资源品价格上涨,导致通胀预期抬头,恐慌情绪蔓延,市场波动突然加大,汇安均衡优选混合的净值也因此出现了较大的回撤。”
再看老基金,经历了两日市场反弹后,仍有11只主动型基金跌幅超过20%。
重灾区在国防军工板块。有一些基金并非国防军工主题,却大比例投向军工板块,导致基金大跌。包括大摩万众创新、华夏产业升级、长城双动力、长城久源等。
跌幅最大的是华夏基金代瑞亮管理的华夏产业升级,目前跌幅25.08%。他在去年四季度末时表示,国防军工在长期景气周期的开端,核心军工资产的增长逻辑非常明确,估值水平相对于历史估值处在偏低水平,投资机会非常显著,这也是基金做出巨大偏离的决策基础。并表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金将深耕国防军工领域投资,深入挖掘军工领域的投资机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争取在此轮史无前例的长周期产业发展中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
长城基金旗下也有两只基金同时押注了军工板块。去年上半年,刘疆管理的长城久源便以近50%的仓位配置国防军工,下半年延续了该策略,今年跌幅近22%。由龙宇飞与尤国梁共同管理的长城双动力,在极高换手率的魅影下显得更“妖”。
数据显示,该基金去年重仓股名单里出现了30只股票,这意味着每个季度都在大换血。在去年四季度报告中,基金经理表示继续延续此前灵活操作的思路,基于对指数行情的看好,阶段性提高了组合中 券商、保险等个股的比例。同时继续看好未来景气度与确定性都相对较高的军工板块。
高换手率同时出现在大摩万众创新身上。该基金去年一年重仓过32只股票。对该基金来说,换股票和换基金经理一样稀松平常。该基金成立三年多来,已经更换了三位基金经理,目前累计亏损16%。
操作最谜的还属东方周期优选。如果只看去年四季度重仓股,以金融、地产为主,估算前十大重仓股的收益在2%左右。但实际上,基金跌幅超过24%。基金经理很可能在年初再度大幅调仓换股。
查阅东方周期优选过往业绩,会发现落后市场不止一两天。在去年普遍取得正收益的行情里,该基金亏损幅度达12%。
更诡异的是,基金经理薛子徵的另外三个基金,截止至3月13日全部取得正收益。对比之下,东方周期优选更像被特殊对待的“试验品”。
有投资者在论坛里发问,“基金经理游戏币还够吗?不够我们再给你充一点儿?”
总结“妖基”的共同点,可发现:通常是由管理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的基金经理进行单一板块的押注,换手率较高。所涉基金规模相对迷你,有的甚至濒临清盘。
哪些基金逆流而上?
并非所有的基金都“跌妈不认”。一批顺周期、低估值类基金逆流而上,成为弱市中的靓丽风景。梳理今年以来业绩较好的基金产品,可以看到基金管理人对市场更多的敬畏心。
饶晓鹏管理的华安聚优精选是一只规模超过200亿的大基金。今年以来最大回撤-12%,相比其他大基金受损程度较轻。
饶晓鹏在2020年四季度末即指出,疫情期间海外部分经济体采取了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随着经济的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上涨,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免费的午餐,一些负面效果可能在明年逐步显现。“在上述宏观背景下,未来可能面临盈利增速上行和风险偏好回归理性的状态。从二级市场看,行业间估值差异在四季度末进一步加剧,部分板块进入泡沫化阶段。我们更重视‘在合理的估值下买入优秀的公司’,毕竟估值提升不是股价上涨的永动机,过高的估值可能透支未来的收益。”
除了饶晓鹏之外,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谢治宇、广发基金傅友兴、睿远基金傅鹏博的相关产品今年以来回撤也控制在15%以内。
在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共有109只基金今年回报超过5%。王博的安信鑫发优选、林英睿的广发价值领先、唐晓斌的广发多因子以超过20%的收益遥遥领先。规模较大的基金中,孙迪、郑澄然共同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以151亿元的规模拿下近8%的正收益,近期宣布进一步限购,日限额一万元。
广发基金林英睿在2020年四季报中表示,继续加大对顺周期低估值方向的配置,仓位维持在高位。“虽然成长与价值风格的收益差异在 12 月又走阔,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在均值回归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澜。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处于历史极值的风格差异也会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管理人看好未来两年的价值风格。”
华安基金胡宜斌管理的华安媒体互联网也在去年四季度做了相应操作:减持了此前仓位过高的传媒部分配置、以及估值过高与其基本面不能完全匹配的电动车行业配置,增加了对于顺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包括下游涉及电子电器、家电、新能源汽车的上游原材料板块和半导体板块、远期受益于疫情逐步修复的服务业、以及基本面受益于总量修复兼具估值修复的大金融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