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1 作者/大尾巴熊
当时的欧洲观察家预言,“西德经济能恢复到欧洲二流国家便算幸运”。
制图/听风者 漫画/傲慢的上校 配图/大尾巴熊
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最大战败国无可置疑的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据统计,战后的德国需要面对近一千万的德裔难民、以及数以亿计的战争赔款需要清偿、还有足足四亿立方米的废墟亟待清扫。单是现实的沉重就让所有德国人不寒而栗,怪不得有人曾在满目疮痍的柏林街头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重建一个完整的德国,真是比登天还难!”
可事实却偏偏和这个悲观的预言相反。仅仅十年,西德就以不可一世的劲头成为了战前都不曾达到的“欧洲经济火车头”:西德1955年生产总值占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比重高达9.3%,不仅超过了英国(8.5%),更是超过了法国(4.4%)和意大利(3.3%)之和,仅次于美国(50.5%),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西德经济总额更是坐上了西欧第一的“宝座”,仅次于世界GDP总量第一,高达27881亿美元的美国、和经济GDP总量10709亿美元的老二日本以及GDP总额9400亿美元的老三苏联;西德以8484亿美元的位居世界第四。
西德经济又是如何逆风而上,创造“经济奇迹”的?
战后伊始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以及最后的战败国,德国在战后面临的惩罚是极其严酷的。西德被迫面临国家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战争导致的人口锐减、国民经济入不敷出等艰难困境,整个西德,除了充斥着对战争导致流离失所的痛苦,和对永不再战的渴望,最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建立起一个新德国的思考。
二战时期的德国不仅给欧洲带来了毁灭和痛苦,也让足足850万德国士兵丧命于战火之中。这也使得二战之后,西德的女性、老年人、儿童、甚至是残疾人都必须成为主要劳动力来清理家乡的断壁残垣,这个过程尽管殊为不易,但一个满目疮痍的德国正在被慢慢焕发生机。
每当一个民族面临巨大挑战和困难的时候,往往才会是展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机。毫无疑问,德国正处于这个时刻。
十分幸运的是,美国乐于见到并且大力支持西德的经济复苏。西德的地缘形势独一无二,身处冷战前沿,美苏都各自以西德和东德作为冷战前沿的桥头堡;美国在西德进行了大量战略物资投入,战前美国就对西德的军事基地、军工厂进行了有条件的保留,这些珍贵的工业基础火种,为西德后续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发展西德的经济,不仅能摆脱这个“经济包袱”,还能作作为冷战前缘的窗口与苏联进行经济甚至是军事的软实力对抗。出于以上战略的考量,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就开始源源不断的援助西德,直到1975年,西德整整利用了马歇尔计划近110多亿美元的贷款来进行发展和重建。
虽然有着诸多有利条件,可重建是缓慢的,现实是残酷的。
论及受损程度,西德比英法都要严重许多,论工业基础,英、法并不比西德逊色,论马歇尔计划,同样是面向西欧主要国家,并非西德一家独享。当时的欧洲观察家预言,“西德经济能恢复到欧洲二流国家便算幸运”。
不仅如此,西德经济还拥有巨大的短板。战前,德国就已是一个粮食和原材料进口大国,粮食的35%都需要进口。战后,由于德国的一分为二,使得西德对进口粮食的依赖更加严重。这种状况由于德裔难民从苏台德、奥地利等地区涌入显得更加严峻;马歇尔计划虽然也给予西德粮食的援助,却基本上完全用于进口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仍远远不能满足西德国内的需求。
粮食的大量进口给西德政府套上了沉重的负担,更造成了西德财政上严重的贸易赤字。资金匮乏不仅限制了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投资,许多生产行业由于资金不足而陷入半停产状态。整个社会生产不断地萎缩,人民对西德政府怨声载道,到1950年中期,西德的实际失业人口已经高达200多万。
那么,西德又是如何绝地反击,实施“弯道超车”的呢?
强心剂?强心剂!
西德虽有前文所述的诸多不足,却隐含着复兴的开关。
西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生产潜力。西德拥有声称“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西欧中心的鲁尔区。鲁尔区工业1939年战前的年产量便达到了煤1亿吨、焦炭100万吨、钢1000万吨和发电量1亿度的水平,在美国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和货币改革的强力帮助下,鲁尔区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重新恢复,开始迅速供给西德重建急需的煤炭和钢材并创造珍贵的就业岗位。1948年末,德国的煤炭和钢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自给;1950年,因受限于粮食引发的资金短缺才让鲁尔区的生产陷于停滞。
但这时一场战争却改变了西德的命运:1950年,远东的朝鲜战争爆发,并很快演变为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实力的第一次公开较量。只不过,这场战争影响的却全不止美苏中朝等直接参与的国家,还有许多国家同样受到了重要影响,西德和日本就是其中两个。
这场发生在东亚的战争影响到日本尚可以理解,又是如何影响到远在西欧的西德的呢?
抗美援朝,也就是朝鲜战争的激烈远超出美国为首西方阵营的想象,有人开始哀叹:“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却输了朝鲜战争”。美国开始竭力提高战争烈度以获得胜利,崇尚火力优势学说的美军甚至打出了“范弗利特弹药量”的招牌,力图全力压倒装备简陋却作战顽强的中国军队。
当时,没有人敢断定这场战争不会演变成美苏两大阵营的直接对抗。世界市场上的军火需求开始供不应求,迅速的导致了市场对钢铁和煤为主的原材料需求不断提高,价格也随之上扬。在战争开始后仅仅5个月,原材料价格上涨13%,紧接着后三个月内又上升了14%。市场需求和投资大大刺激了西德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
纽约时报就曾指出,“朝鲜战争促使西方世界从利益上考虑购买便宜耐用的德国机器,特别是金属加工机床、轧钢制品、电工仪器和其他各种设备。”
1951年,德法还放弃了隔阂,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大农业国、钢铁生产国与西德的工业优势强强联手组成了欧洲煤钢共合体,德国的粮食压力大为减轻的同时,也解放了大量的西德第一产业(农业)人口,劳动力的解放让西德的工业如虎添翼。
在如此有利的形势下,西德自然迅速填补了煤钢相关市场的空缺;朝鲜战争还加剧了世界钢铁、铝、橡胶等重要工业品的短缺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放宽了《波兹坦协定》中对德生产的控制,取消了对西德重型机床、铝、合成氨和氯等重要化工行业的生产管控,而二战前的德国因为战争,富集了大量高级科研人员与生产经验,管控一放开,这些经历战时生产的熟练生产经验便成为西德重新复兴的关键。
这些关键措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西德1950年6月—11月工业生产增长25%,同年出口暴涨120%,德国著名的HK枪械公司和莱茵金属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壮大的。
1950年西德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972亿马克,1951年就迅速上升到1186亿马克,1952年又上升12%,达到1355亿马克。对外贸易方面,1951年4月德国就逆转了粮食大量入口导致外汇不足的噩梦,开始出现出超。西德的失业率也得到了极其有效的缓解,1951年中期,西德工人自1945年以来第一次工资增长,也让消费焕发生机。
一场远在东亚的战争,盘活了西德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这三头马驾驭的三驾马车,对西德经济无疑是一针关键之极的强心剂;在接下来70年代的越南战争,同样起到了相同作用。
制度的保障
经济就像一个国家的命脉,战争引发的强心剂固然能短暂提振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却不能持久保证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上行。只有社会发展中,社会长期形成的制度能保证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能合法、合理的得到属于自己劳动所得的一份蛋糕时,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西德,恰好保证了这一点。
首先,西德在国民经济恢复期间,为防止经济无序发展,并为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对涉及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或国家控股、参股的做法;50年代,大约60%的电力生产,96%的电网和煤气生产掌握在西德政府手中。
因祸得福的是,在法国为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焦头烂额、英国在为爱尔兰、印度此起彼伏的分离运动殚精竭虑、美国囿于朝鲜、越南战争的泥潭时,西德政府却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内政和有限的外交(军事权还在美国手上),这反而成了一件好事。
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各国的天价军费赤字,西德政府的财政不仅充分节源,还有余力将税收大量投入到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人民素质教育中。据统计,1950年,联邦德国在校大学生为10万,平均每万人中就有20个大学生,而到1970年,在校大学生为41万,平均一万人中就有68个大学生,强大的科技和高等的教育促进了西德经济发展。
其次,在雇佣关系方面广泛实施德国共决制。共决制起源于战后初期,西德许多工厂的企业家因为同纳粹德国政权有牵连而逃走或坐牢,许多自发成立的工会把工人组织起来恢复和管理经济,在德国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共决制的特点就是让企业的雇员与雇主一起参与讨论企业的方针大计,互相交流表达雇员和雇主双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例如所谓工资自治就是"共决"的一项重要内容。工资既不是由国家规定,也不是由雇主单方面决定,而是通过劳资双方的谈判来决定;这样,既避免了工资过快增长的竭泽而渔,更避免了同行业之间无底线的恶性竞争,保障做大做强蛋糕的同时,每个为企业服务的人都能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一份合理合法的权益。
共决制的实行,让西德的劳资关系长期比较稳定,被西德称为黄金十年的50年代,西欧其他国家却发生了如法国的五月风暴、英国的矿场暴动、意大利的“炎热之秋”运动,两者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德国共决制引导利益纷争更多是通过谈判而非冲突解决,这不仅对于西德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是西德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
正如亚当·斯密的核心理论:“众人都为自己的利益奔波,却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共赢”。西德以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西德人民也馈之以敬业精神。
团结一心、精诚合作的西德企业不仅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崛起,“德国制造”的名声也是在那时候传遍世界。据统计,1955年,西德男性平均每周工作长达50小时,比英国工人多3小时,比法国人多2.6个小时,比意大利多3.2个小时,而平均工资实际上直到1956年才到战前1938年的水平。可以说,西德人民正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
结合天时地利,还有西德人民竭力创造的“人和”,西德在极度困难的背景下创造了罕见的经济奇迹,也成为了“欧洲经济火车头”,坐上了欧洲经济第一的宝座
参考资料 l 联邦德国统计年鉴 . 联邦统计局;来自竞争的繁荣 . 路德维希·艾哈德;20世纪德国经济史 . 卡尔·哈达五年来的德国马克 . 慕尼黑1953年版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