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曾仰琳
编辑 |
3060“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受到高度关注。
“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如何?哪些方面亟待完善?国际上有何经验可供借鉴?未来发展方向何在?围绕上述话题,4月16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监管部门人士、学术界“大咖”们各抒己见,为我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绿色金融有何“短板”?
“我国在实现‘碳中和’之前,在绿色金融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介绍。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进行佐证: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有超15万亿元的绿色金融贷款,位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累计规模1.8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企业的绿色融资等方面也在不断创新。
与此同时,朱民也指出,从总体上看,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融资占整体总融资的比重只有4.6%,绿色债券占存量银行债券比重为0.73%,比重均偏低。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燕同样认为,当前绿色信贷占总贷款的比例、绿色债券占全市场存量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朱民还指出,在绿色金融中,以银行为主体发放的绿色信贷占比高达90%,远超人民币贷款存量在社会融资总存量的比重—60.2%。
“银行信贷在绿色融资方面存在天然‘短板’:一是期限错配;二是风险偏好不匹配;三是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绿色投资回报率不稳定、回报周期较长。”朱民认为。
在绿色金融发展的“短板”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邢炜同样提到,当前银行业在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还存在三点不足。一是绿色标准不统一;二是风险收益不匹配;三是产品供给不均衡;四是交易市场不完善。
对于绿色金融和“双碳”目标的关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提出,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市场化手段”。
对于“市场化手段”,何平解释称:“从严格市场化的定义来看,当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都属于准金融产品,因为其中的定价不是市场化的,依然属于行政化定价,这是我们未来绿色金融市场最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
在社会责任(ESG)投资现状方面,张晓燕表示,我国目前市场上ESG投资主要是信贷、基金、债券为主,跟其他国家相比,很多情况下更注重权益类的产品,所以我国还处在早期的发力阶段,前进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招
围绕我国绿色金融的不足之处,与会嘉宾们积极建言献策,以期推动“双碳”目标下我国绿色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在宏观框架层面,朱民提出,要从绿色金融跨越到零碳金融,在此基础上构建零碳金融的市场生态。
朱民认为,“今天‘碳中和’的大潮下,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碳中和就是要构建零碳金融体系,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中国在‘碳中和’过程中构建一个新的中国模式、金融体系的很好的机遇和抓手。”(详见报道:朱民: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碳中和就是要构建零碳金融体系)
“朱民院长已经勾画出一个零碳金融的框架,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是绿色金融或者转型金融,主要针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当然也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事实上它们关注的重点都是一样的。
王信介绍,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与绿色低碳转型,主要涉及六个方面,包括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健全核算和信息披露要求,深化发展相关金融工具和市场,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和低碳转型的国际合作,防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金融风险。
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王信进一步指出,相关内容包括碳定价,即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征收碳税或者碳费;进行金融支持相关领域业绩评价;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引领等。
对于防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金融风险,王信表示,现在普遍认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是重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只有切实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才能保证金融行稳致远。
基于此,王信透露,央行已经开展针对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压力测试,就是微观层面针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目前正在研究针对整个宏观系统的压力测试,即研究通过宏观经济的变化可能影响到产业,从而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的表现。
“在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测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未来在进行压力测试时要把这个问题考虑进来。”王信介绍。
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披露问题不容忽视。对于绿色金融乃至零碳金融的信息披露,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谈从炎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争取在国际准则高地上占有一席之地;二是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披露标准;三是与已有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有效街接;四是明确信息披露的目的;五是构建零碳金融信息披露生态。
在微观的金融机构层面,从银行服务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邢炜建议,支持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链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加大绿色投行产品创新。
聚焦到绿色金融投融资现状上,张晓燕介绍了三个国外的学术研究结论以供参考。
一是“市场均衡下的ESG投资”的研究表明,投资人只要对社会责任有偏好和认知,就会持有绿色资产;绿色资产的定价较高,而当ESG风险受到正面冲击时,绿色资产的表现会优于其他资产;可持续投资可以使公司更加绿色,进一步带动更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是在债市方面,对美国市场上2013至2018年绿色债券的相关研究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绿色债券持有一个开放的、正面的态度,而且发行绿色债券的公司在日后的经营当中也确实显著减少了碳排放,所以绿色债券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道路。
三是在股市方面,“机构投资与世界各地的企业碳排放”的文章研究发现,贝莱德、先锋领航集团、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三大公募基金投资“巨头”特别在乎企业有没有高碳排放。三“巨头”的所有权有效降低公司的后续碳排放,即持有公司股票越高,公司的话语权越高,越能促使高排放公司减少碳排放。
对此,张晓燕建议,在投资端方面,重视对所有投资者的教育,也注重机构投资者的力量,鼓励他们进行绿色零碳的投资;在融资端方面,让投资者知道绿色产业的债券、股市的回报也是特别好的,鼓励企业进行环境绩效的改善;对于交易平台和监管,希望能构建完善的绿色市场服务体系和投融资的相关政策。
最后,对于绿色金融的定价“市场化”问题,何平建议,“要实现市场化的绿色金融需要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所有跟碳相关的东西都需要统一的定价。所有采用绿色排放技术的企业,因为碳减排获得的收益要直接反映在融资成本和我们使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