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新农合还没有颁布施行的时候,诸多农村人生病耗费的资金,全部都要由个人一力承担。要知道绝大多数农民靠天吃天靠地吃地,本来就普遍比城市劳动者赚得少,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们连病都不敢生,最终小病拖成大病,个人身体素质相较之前也下降了许多。新农合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们遇到的这一困扰,其采取“众筹”的方式,进一步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近些来断缴新农合的人数突飞猛涨,究竟是为何,会出现如此矛盾的现象呢?对此村干部道出3大原因,每一个都很现实,来一起看看:
第一,缴费标准提高
新农合刚出现时,每人每月也就是几块钱,最多也只有两位数还是以1开头的。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标准已经提升至每人每月320元,相较最初翻了很多番。偏偏麻绳偏挑细处断,缴纳新农合的家庭,一般都是两人或者四人甚至更多人参保,这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少的费用,这笔钱国家一般是不给报销的。虽然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但考虑到投资的回报率,几乎所有不具备特别优质自然资源的农村,整体的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农民们的收入水平相较之前也没有提高很多。
第二,待遇远不及城镇职工保险
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国家医疗方面的保险人们选择其中一种参加即可,就算侥幸参加了多种,也只能够报销一次。相较于城镇职工保险,新农合的福利待遇,差了可不止一星半点。前者账号里的资金,可以累计使用,后者到年底用不完就会清零。这究其根本是因为城镇职工保险的缴费基数大,本着公平的原则,报销的比例就会提高。但在缴纳过程中,用人单位占了大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职工缴纳的比例不一但都不多。所以对那些因为进城打工等原因,有了正式用工单位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完全没有必要缴纳新农合。
第三,觉得个人身体状况尚好
根据相关的规定来看,年满16岁(不含在校生、现役军人、判处拘役及其以上刑罚人员)、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户口所在地在农村的人,即可在自愿的情况下,选择参加新农合。一些觉得个人年纪尚轻、不会得大病之人,在缴纳了几年后,感觉没有必要自然就暂停缴纳。最重要的一点是,新农合报销门槛高,基本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平时生个小病吃药、打针根本不能用。
上述顾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也能看出来,这几年新农合的待遇正逐步提高、报销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虽然缴纳的费用多了那么一点,但也算是物超所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连缴,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