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植田和男今日起正式担任日本央行行长。
今年2月14日,日本政府向国会提名,建议由植田和男出任下任央行行长。随后,国会众参两院于3月分别批准该提名。日本政府于4月7日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任命经济学家植田和男为日本央行行长,任期自4月9日开始,为期5年。
植田和男上任后的第一次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将于4月27到28日举行。日本央行是继续超宽松的政策基调,还是开始跟随全球其他主要央行进行紧缩,都是植田和男上任后市场关注的重点。
植田和男简介
植田和男出生于1951年,197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并在198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师从知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费希尔的学生包括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前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菲利浦·洛、巴西央行前行长伊兰·戈德法恩等。
植田和男曾长期担任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并从2017年起担任日本共立女子大学教授,十分熟悉货币政策的理论。事实上,植田和男并非纯粹的理论派。1998年至2005年,植田和男曾担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是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者。当时,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植田和男从理论层面为日本央行推出零利率政策提供了支撑,被视为对货币宽松持积极立场,同时又因他关注货币宽松的副作用等,因而,在日本经济学界以“平衡派”著称。
当前,投资者关注植田和男上台后的政策理念会在多大程度上和日本前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有所差别。此前,作为“安倍经济学”核心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者,黑田东彦主张,“无论是量上还是质上,都应该进一步放宽”。黑田东彦上任后即宣布了“量化质化宽松政策(QQE)”,其中包括大量购买长期日本政府债券(JGB)和ETF,并承诺将基础货币增加100%,试图在两年内达到2%的通胀目标。他在任十年期间,共投入超过11万亿美元来维持刺激政策,主要包括从市场大量购买国债,将利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但经过十年持续“宽松”,这一货币政策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2022年日元汇率跌至历史性低点,进口商品价格飞涨,给当地家庭和企业造成沉重负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后提出希望黑田东彦的接任者对此政策进行反思,判断是否要作出调整。
植田和男上任后面临的难题包括:如何验证货币宽松政策的效果、为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而设定的2%通胀目标是否要调整,以及是否要结束旨在压低长期收益率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这是当前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柱之一。
今年2月10日,植田和男就如何评价当前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日本发展现状和物价水平来看,目前日本银行(央行)的政策是妥当的。我认为目前仍有必要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植田和男还表示,“如果政府的提名获得众参两院的同意,将真心实意地努力工作”,向外界显示出他已经做好了掌舵日本央行的准备。
植田和男:当前的货币政策适当
植田和男此前曾经以日本共立女子大学教授身份在日本经济新闻的“经济教室”栏目发表了六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于日本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日本经济发展的见解,同时他对全球经济的新现象如央行数字货币、脱碳经济等保持观察和思考。
其中,最新一篇为发表于2022年7月6日的《日本应避免在物价上涨阶段草率收紧货币政策》,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包括:日本远未实现可持续的2%通胀率;提高利率以避免日元走弱将导致经济恶化;全球经济放缓对货币政策变化产生影响。
今年2月,植田和男在被提名央行行长后再次重申,日本货币宽松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放缓、中性利率下行。今后日元若进一步贬值,可能会触发日本家庭部门的资金外逃,或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混乱。
植田和男认为,日本在过去20多年间,加息降息的余地都非常局限,这很有可能会拖累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市场在正常化预期背景下会经常挑战日本央行(抛售10年期国债给央行),难点在于长期利率的调整不适合微调,微调之后市场也会继续挑战,并且将10年利率锁定至7年或5年也会存在同样问题。美联储、澳央行过去实施过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且退出YCC都是一次性的,一般而言,目前的“异次元宽松”不适合微调,需要在某个时点对长期实施的“异次元宽松”作出审查与讨论。
植田和男彼时承诺,成为日本央行行长的话,货币政策的判断会基于理论,并表示让别人容易理解的传达方式也非常重要。货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基于经济、通胀的现状以及展望。目前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
黑田东彦正式卸任
日本前任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4月8日正式卸任。
7日,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任内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78岁的黑田回顾了他的十年任期,从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回忆,到对他的继任者和多年的朋友植田和男的希望。黑田表示,对没有实现2%的通胀目标表示遗憾,但称“距离实现2%稳定目标的时间现在越来越近了”。
当被问及卸任后的计划时,黑田说:“我考虑做一些事情,比如在某个大学兼职教书。我已经78岁了,所以我不打算承担任何形式的全职工作。”
责编:万健祎
校对:王蔚
2023证券时报创投金鹰奖暨创业企业新苗奖评选正式启动
↓↓↓
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
隆重上线“信披+”频道↓↓↓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