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金融板块里,股民消息面上最喜欢什么?
答案当然是券商合并。
因为一有合并,整个板块开始大涨,似乎成了A股的财富密码。
从之前传出的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到首创证券第一创业合并,再到几天前敲定合并的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
现在投资者们已经不能忍受坐在家里期待“合并传闻”了,大家上升到了“拉郎配强行合并”的高度上。
思虑之周全,考虑之完善,似乎让人相信这就是涨停板的前奏啊。
例如,上周五,有投资者觉得,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均为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券商,你们仨就应该合并嘛。
然后上周五东方证券大涨…
还有浙商证券、财通证券、天和证券,2007年你们就说要合并,这都2020年过去了,我的娃都上初中了,你们怎么还不合并?
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你俩能不能合并?给我们深圳争点气打造一个航母级券商?
啊对了,还有天风,我看你的帐号也能登京东金融app,要不这样你把京东收购了如何。
天风:???
东哥:???
由于国联和国金合并掀起了轩然大波。面对“航母级券商”的希冀,大家都认为,行业并购也不失为一条捷径嘛。
甚至还有人给出了“合并图谱”,觉得它们都应该赶紧合并:
中信系:中信证券、中信建投;
汇金系:中金公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
浙江国资:浙商证券、财通证券;
江苏国资: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南京证券;
北京国资:第一创业、首创证券;
安徽国资:国元证券、华安证券。
券商:呵呵,我谢你啊,给我安排的明明白白!
航母级券商
其实大家这么爱讨论券商合并,说白了还是对航母级券商的期待。
因为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比较晚,所以我国的证券公司和世界一流券商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2019年地球上最强的两家券商:
摩根士丹利营业收入414亿美元(2898亿人民币),净利润85.13亿美元(595.91亿人民币);
高盛集团营业收入355亿美元(2485亿人民币),净利润84.66亿美元(净利润593亿人民币)。
我国最大的券商中信证券2019年的财务数据如下:
营业收入431亿人民币,净利润121亿人民币。
大摩和高盛集团的营收是中信证券的7倍和6倍,净利润是中信证券的5倍。总资产的话,2019年大摩、高盛的总资产大于我国全部133家券商的总资产之和。另外,2019年大摩、高盛集团的净利润也超过国内全部证券公司的净利润的和。
对于券商来说,资产体量小则抗风险能力不高,另外,在海外业务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风险对冲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摩根士丹利在全球42个国家拥有超过1300个办事处以及6万名员工。高盛也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目前中信证券官网介绍,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以伦敦、东京及香港三地作为区域性营运中心;他们在美国以外的业务收入几乎都能达到一半,可以对冲他们本国的内部风险。
其实造成这种原因并不是我国券商“不赶趟”,主要还是历史沉淀的问题,我国券商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在海外资本市场蛟龙过海,还是要看熟悉程度、沟通能力、影响力等等。
而追赶高盛大摩最快的方法,可能只有并购重组、补齐业务短板、扩大规模最可行,毕竟中信证券如果想要在规模上追上高盛或者大摩,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至少需要13年。
合并不易,巨头叹气
为什么股民们这么喜欢“券商合并”,有一点就是券商巨头的合并,在历史上被验证为“牛市号角”。
例如现在的申万宏源,是当年的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而来,而申银万国又是申银证券、万国证券。当时合并停牌时间是2013年10月~2014年7月。之后A股开始一路走高。另外宏源证券的股价,也在复牌后迎来了暴涨。
此外,国泰君安是国泰证券、君安证券和上海证券合并的。
而现在的券商老大中信证券,更是万通证券、华夏证券、金通证券,里昂证券,广州证券一起合并的,简直是个合并狂魔。
但是中小券商容易合并,券商大了,可就不好合并了。
就说被传出合并10086次的两个中信吧,首先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怎么估值?换股怎么估价?
按公允市价换股,市盈率高的盈率低的大概要打架,等真的要合并时,不乏有人利用数十亿资金撬动近万亿的交易,涉嫌操纵股价啊。
对了,如果涉及合并,还有内幕消息的管控问题,这不是证监会上周五启动了核查,要求国金、国联证券提供消息知情人的名单,毕竟9月20号消息公布,9月18号就开始带动整个大金融板块大涨。这如果动不动来个合并,不正常的“涨停板”不知道还要来个多少次。
目前,券商之间的合并其实一般是“大+小”,例如这次的国金X国联,国金证券的体量是2倍的国联证券。另外他们的业务互补性比较强,国联证券擅长经纪业务,国金证券则在投行业务方面表现出色。
但是强强合并的整合难度较大,先不说他们的能力相差不多,当年申银万国吸收合并宏源证券的案例,宏源原来是规模小、但是利润率非常高,当申万这个巨无霸的入主实际上摊薄了利润率。所以合并效果不是变成1+1>;2,而是1+1<;2。
其实A股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炒一下巨头合并,行业遍及券商、基建、钢铁、造车、造船等等,但最后真正实现的只有车、船、钢,是谁大家都知道。
最后,关于国联和国金合并,不是股东的投资者们已经开始了吃瓜起名模式,有叫它们金联证券的,有叫它们两国证券的 。
甚至已经开始YY其他证券合并后的名字,例如:
图片来源: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
图片来源: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
那么问个问题:它们要是都合并了,应该叫什么证券呢?
图片来源: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
本文源自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