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同比0.7%,低于前值的1.0%;PPI同比-2.5%,低于前值的-1.4%。引发了市场对经济“通缩”的讨论,同样的,也少不了任泽平的参与。
任泽平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并未“通缩”,而是处于复苏早期”。因为“经济学上,通缩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物价持续下行,同时发生经济衰退”。所以,“事实上,3月信贷超预期扩张,物价也并非全面下滑,经济前瞻数据指向一季度经济复苏,这显然不符合通缩的定义。”
如果严格按照通货紧缩的定义来说,任泽平说的是一点没错。
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一个“资深学者”邹晋锋,他更是给出了又一剂良方“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也就是要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说穿了就是继续印钱。
但问题是市场实践情况和书房理论往往是脱节的。
任大专家和邹大学者根据书本理论,抓住“3月信贷超预期扩张”这一点,证明“货币供应量并未减少”,推导出“不存在通缩”,是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货币供应量并未减少”甚至“继续扩大货币供应量”,不等于“市场货币流通量必然增加”。也就是说,钱看起来非常非常多了,但没有用起来。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提振经济的着力点出了问题。
在这个情况下,专家们继续开出的药方还是靠投资基础设施和加大产能建设来提振经济,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的问题,也就是需求方在哪里。
需求有外需和内需之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是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也是靠外需拉动了几十年的增长。中国一直把目光紧盯在全球市场需求的供应上,对内需市场的建设的重视度严重不够。
但现在的问题是,在美国的刻意遏制之下,欧美市场和中国出现了明显的人为脱钩,外需出了问题。
参照上表可以看出,对传统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出口无一例外全部下降。看起来对东盟的出口大增,基本上可以弥补欧美日下降的差额。但问题出口的主要是半成品,在东盟完成最后组转由此规避欧美各国对我国的进口排斥,最后还是转向了欧美日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外贸结构是我们希望的结构吗?不是,也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外贸结构。意味着对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出口将会持续萎缩,等东盟的供应链建设起来了,东盟对来自于我国的半成品也不会继续感兴趣。
这就是我们外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而且在现行的由美国主导建设的全球化体系下,再由美国零头对中国进行刻意打压的情况下,在可预见的未来基本无解。
那么我们就要把目光转向了内需。
内需靠什么来提振?是靠保供应(含投资)来促销费,还是靠保销费来促供应。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提振经济就无从谈起。
2008年四万亿的时候,是从保供应来促消费,虽然直到现在还有些后果尚未消化完毕,但对提振经济的总目标来说,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原因在于2008年的中国,国内确实存在着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生产产能还有短板,以基础建设和产能建设为重点,辅之以“家电下乡”等促销费的政策,两相结合,是正确的经济提振措施。
那么2023年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 是基础建设早已完成——高等级公路、铁路甚至已经修到了沙漠、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2022年工业产值增加值在40万亿——的中国。
也就是说,中国的供应侧现在不但不缺而且还远远有剩余,中国现在缺的是消费,消费不振是因为缺的是信心,信心的缺乏在于消费者钱包是空的,是今天的钱花了,明天能不能赚回来的问题。
搞清楚这个问题了,再回过头来看看任泽平的论断是不是正确。
“3月信贷超预期扩张”,“货币供应量并未减少”,但因货币供应聚集在供应侧(生产)一端,供应侧(生产)已经饱和,除了维持基本生存的资金外,并不需要扩大产能所需的资金,所以,货币资金大量的沉积在银行系统,并没有流动起来,“市场货币流通量并没有增加”,一种变相的、不符合完全的经济学定义的“通缩”正在向我们走来。
提振经济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供应侧,一个是消费侧,从供应侧发力,已经证明了是不能取得成功的,那么,现在应该从那个点来发力?
这不是已经很明白了吗?
克林顿当年在竞选的时候的口号是“It's the economy, stupid!”,翻译过来就是“问题在经济,笨蛋”,现在可以借用他们一句话,就是“问题在消费信心,笨蛋”。
到了全民发钱以提升消费信心、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