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22年9月,北京首钢园的数字人民币活动。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文/夏宾
进入12月,数字人民币变得极为活跃,迎来一连串动作。
从试点范围扩大,到能领取独一无二的个人头像,请查收这份与数字人民币密切相关的最新“说明书”。
发现金红包、换专属头像
过年可以用数字人民币发红包啦!
国是直通车了解到,24日,数字人民币App更新,增加了“专属头像”和“个人红包”功能。新年临近,本次更新也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打开数字人民币App可以发现,“服务”页新增“现金红包”选项。与“消费红包”由政府、企业等单位发放、有指定使用条件、无法存回银行账户不同,现金红包是直接计入数字钱包余额的一种数字人民币红包,现金红包领取后没有使用限制,可用于支付或存回账户。
现金红包界面显示,红包分为“群红包”和“专属红包”两类。“专属红包”可发给指定手机联系人。“群红包”可以由发放人通过微信、QQ、支付宝等社交平台发放。
红包类型则分为拼手气、拼手速、等额红包三种,其中“拼手速”红包为先到多得,越“手快”抢到的红包越大。发放人还可以选择红包封面,目前App中有“祝福祖国”“生日快乐”“财源广进”“恭喜发财”“年年有余”等多款封面供用户选择。
有专家认为,数字人民币红包能在多平台发放领取,也体现数字人民币一直倡导的生态互通理念。
本次更新的另一亮点是新增专属头像功能。用户可在“我的”页面点击左上角头像区,一次默认生成6个头像,用户可任选其中1个作为专属头像。
头像图形以数字人民币IP“圆圆”形象为基础。说明显示,专属头像是唯一的,不会和其他用户重复,这意味着每个人的头像都是独一无二的。用户还可以在“头像管理”页面点击“头像挂件”为头像增加装饰性元素。
用数币在淘宝“买买买”
此前有自媒体文章发出疑惑,为什么数字人民币最近“没声儿”了?可事实却是,数字人民币一直有新动作。
除了上述增加的新动能,数字人民币与各平台间的联通开放也在持续推进。
在12月举行的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之江数字贸易论坛上,蚂蚁集团首席合规官李臣向外界透露,支付宝已加入数字人民币受理网络,将面向淘宝用户逐步开放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
针对支付宝这一动态,国是直通车近日在淘宝购物时实测发现,结账时已多了数字人民币选项,付款流程顺畅。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淘宝已基本上对所有用户开放了数字人民币支付入口。
而且与此前京东、美团等需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开通钱包快付后才能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相比,此次在淘宝购物时可以省略这一步骤,只要是数字人民币用户,就可在淘宝App下单页面直接看到数字人民币支付入口。
“支付宝向淘宝用户开通数字人民币功能,是阿里巴巴开放生态的具体实践,也是数字人民币丰富用户支付产品选择,增强支付韧性,推动生态联通的体现。”业内专家表示。
在淘宝对用户开放数字人民币支付接口前,数字人民币已覆盖京东、美团、滴滴等主流大型互联网平台,各平台也联合运营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对于构建生态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拥有丰富的线上线下消费场景,用户和商户覆盖规模较大,也大大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日常场景的应用和粘性。国是直通车注意到,数字人民币App的“钱包快付管理”页面显示,92家商户平台已经接入数字人民币,覆盖购物、出行、生活、旅游等场景。
数币试点范围“扩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数字人民币App里的一次悄然更新,显示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再次扩围。
在原有试点地区的基础上,试点地区深圳、苏州、雄安、成都扩展至广东、江苏、河北、四川全省,并增加山东省济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防城港市和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试点地区。
据此计算,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全省试点的省份有5个,为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海南。
应用场景和试点地区范围逐步扩大,显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正稳步构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异较大,要让数字人民币充分普惠、可得,最优的政策选择就是构建开放型数字人民币生态。
而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扩围后的第一时间,美团即联合中国银行面向新一批试点地区居民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礼包。数字人民币新试点地区居民均可打开美团App搜索“数字人民币”,完成报名并领取价值80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礼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也成为地区促消费的一个抓手。不完全统计,2022年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抗击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近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
这些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公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在教粉丝如何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这种接地气的“薅羊毛”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数字人民币的民间营销手段,进一步丰富了生态圈里的客群。
在生态已经扩围的基础上,业内专家预测,一方面,数字人民币app的基础功能还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另一方面,为巩固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受理环境和应用场景拓展仍将进一步破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推动形成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与商业激励机制,持续调动各方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