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网上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伦敦地铁只看报,北欧三国爱环保,日本马桶冲水好,印度平静无人闹。
这些讽刺的是“公知”为了吹国外不惜昧着良心写爽文,可能这些国家自己都不敢这么吹。仔细翻看每个国家的家谱,谁还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今天就来聊聊美国的一家公司,作假帐究竟有多牛。张溥杰估计,牛得公知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洗。
这家公司名叫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2000年鼎盛时期市值高达6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还连续六年被该杂志评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远超微软、因特尔。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竟然在市值辉煌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股价下跌,宣布破产,导致数万人失业。
野心膨胀的“美国梦”
安然公司创办人肯尼斯·雷,1942年出生在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家里是修理地球的。平时就忙忙农活、送送报纸,捡捡牛粪。按照一般人的发展轨迹,你就在家安静地做个农民得了,可是他偏偏有颗想要发财的心,幻想有朝一日发财。
当然一个人有梦想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有心去实现。不然就变成了企图心太强,行动力太差的春秋大梦者。
1970年28岁的肯尼斯在休斯顿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服役之后,他被原来的导师延揽到联邦能源委员会里面工作。有了伯乐,再加上他本人非常努力,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副秘书长的职位,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
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天性敏锐的他很快就意识到,挑战即机遇。他积极游说政府放松对能源政策的松绑,而他静静地等待着天然气能够回归自由市场,以让价格真实反映市场情况。而只要掌握了天然气的渠道资源,就等于把控了整个市场。
随后他毅然决然退出政坛转向商界,用了十年的时间,他当上了休斯顿天然气公司CEO的职位。
1985年,43岁已过“不惑之年”的肯尼斯·雷,以经济学博士独到的眼光,大刀阔斧并购了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另一家天然气公司,经过不断并购重组,小小天然气公司发展壮大为休斯敦天然气行业的“领头羊”——美国安然公司。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安然公司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只要稍微不是很差的国家或地区都进行业务扩张,包括建设玻利维亚到巴西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经过“一业为主,兼营别样”的全力拓展,美国安然公司”已脱胎换骨为世界最大的电力和天然气交易商。
2000年,公司营业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不仅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的第16位,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美500强”中排名第7位,市值一度高达600亿美元……
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多辉煌,就有多狼狈。
这个巨无霸却在2001年12月2日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8亿美元,创造了美国历史上公司破产案的最高纪录,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全球股市缩水高达63亿美元;
当然最惨的还是与其有关的企业和个人,美国最大三家银行提供的22亿美元贷款,极有可能统统打了水漂;一些大量购进安然债券的保险公司,蒙受数十亿美元的亏损;众多客户,不得不硬着头皮应对5000万美元的无端损失;绝大多数把养老金统统投向公司股票的“美国安然公司”员工,面对一文不值的公司股票,眼睁睁地看着辛苦积攒了几十年的退休金白白泡汤,只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如果按照正常的逻辑,安然公司应该是一家能够给社会都带来福祉的公司,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呢?
忽悠政府,坑惨平民
安然公司成立后不久,肯尼斯遇到了一个名叫杰夫·斯基林的金融奇才。杰夫毕业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全球著名的麦肯锡公司。
在一次为安隆提供咨询服务的时候,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决定狼狈为奸。竭力鼓吹政府撤销对能源市场的管制,利用政府解除管制大做能源买卖。
被任命为运营官杰夫·斯基林不负众望,为安然公司开辟了一个新业务,成立天然气银行。
所谓的“天燃气银行”,类似于建立了一个天然气的期货市场,天然气的买卖双方分别以相对固定的价格与安然公司签订长期供需合同,这个过程中安然则扮演一个能源中介的角色赚取其中的差价。
有人也许会问,天然气的买卖双方为何要经过安然公司呢?因为当时燃气价格不是很稳定,卖方担心自己卖便宜了,买主担心自己买贵了。在这种条件下,燃气银行就应运而生了。
“燃气银行”消除了买卖双方的价格波动,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越来越多的油气生产商、管线运营商,甚至燃气电厂也加入进来。
对于参与天然气交易的各方而言,不仅能够减少天然气供求失衡的风险,也可以通过未来天然气产销量,相对准确预估自己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从而可以较好的对公司进行规划。
安然公司以此为抵押,通过某种信托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发行债券或股权,把不动产“做活”。
这种做法在美国是常见的,问题是安然建立了众多关联企业,形成多种复杂的合同关系,从而达到虚报利润、隐蔽债务和减税的目的,而这正是后来导致安然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然的创新脚步还在继续。1996 年加州正在谋划电力市场化改革时,安然公司收购了波特兰通用电气公司从而把业务扩展到了电力领域。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电力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提高行业效率并吸引投资建设新的电力设施,成为世界各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
1996年加州政府决定从1998年开始重构加州电力工业,引入竞争机制。其主要措施包括改组电力公司,出售其燃气发电厂,成立加州电力交易所,由它们分别负责加州电力的经济功能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加州电力改革后的产业链条为:发电厂发电、通过投标将电能在电力交易所售出,电力公司在电力交易所购电,然后面向广大民众零售,大用户也可以直接参与投标到电力交易所购电。
正是在90年代末,凭借加州电力市场化的东风,安然建立了名为“安然在线”的能源交易平台,一举成为整个北美最大的天然气和电力交易做市商。
加州电力改革后整个电力市场的运行一切正常,批发电价一如人们预期略有下降。但是2000年炎热的夏天使得空调用电量剧增,加之加州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的电力负荷加重,使得电力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
随之而来的是电价暴涨、电网濒临崩溃,仅在一个夏季加州就宣布进入电力紧急状态多达132次。迫于居民的压力,州长格雷·戴维斯月签署法令限制电力公司的销售电价。
然而寒冷的冬天接踵而至,作为发电的主要原料的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批发电价继续飙升也就在所难免。
在这样的情势下,安然利用电力危机趁火打劫,据美国国会披露的安然公司内部文件显示,它在2000年期间操纵加州市场电力价格谋取利益。斯基林也鼓励其交易员在加州积极找事儿,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利用加州能源批发市场的优势推动安然公司股价攀升。
作假帐,我们很专业
如果从这些来看,安然公司像是拥有了上帝视角一样无往不利,其实并非如此。安然公司在很多投资上,都是以失败告终。比如在宽带业务和印度的电力投资业务,都让安然公司吃了不少的苦头,尤其是在印度电力投资这件事情上。
当时安然公司吭哧吭哧在印度建立好电厂电网之后,才发现印度老百姓压根交不起电费,没办法只好自认倒霉。
如果在其他的公司,肯定会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但安然并非如此,他们有一套特殊的财务管理办法。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提一个人,安德鲁·法斯托。
安德鲁是个金融奇才,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随后加入一家规模不大的上市公司。不久后他又回到大陆银行,从事证券交易和贷款业务。这般从业经历,加上他的聪明才智,让他逐渐掌握了构建复杂的财务结构并具备了熟练的证券市场运作经验和技能。
1990年安德鲁加入安然公司后,接管证券化交易业务,开始领导安然的金融创新业务,在他的带领下,打造了安然资产负债表表外会计工具,也缔造了安然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资产和融资结构,这些内容至今仍难以被普通金融从业者所熟悉。
首先,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他们采用了新的记账方式——按照市值计价,也叫做公允价值计价。一般来说某个公司签了个10年的合同,我们今年实际赚了多少钱,就计为利润。
但按照这种方式,同样是一个为期10年的合同,可以把你未来十年的利润都放到今年一次性计上。这种方法也不算罕见,但问题是要实事求是。但对于安然公司来说,无疑是留了暗箱操作的空间。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招, 这招就是安德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那就是采用复杂的公司结构和财务结构,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从而不断拉升公司的股票。
据悉安然公司利用资本重组,通过纵向和横向持股编织“金字塔”式的关联企业集团,实现以少量资金控制大量公司的目标,其各类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达到3000多家平摊下来每7个员工就有一家,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和公司网络。
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1998年为16亿美元,1999年为12亿美元,而2000年的头9个月仅为1亿美元。尽管安然的营运现金流在逐步下跌,但它所公告的净利润却在年年上升,一时间成为了华尔街最溺爱的宠儿。
2000年安然攀上了其巅峰,在全美所有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排行第七,股票价格在1995年后也从15美元一路猛涨至90.75美元。
从1995年安然公司被经济界权威杂志《财富》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6年都排在微软、英特尔之前,它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对金融工具的创新运用,由于它的“出色表现”,安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业界认为是资本运营的高手(张溥杰)。
资本是如何作恶的
假的就是假的,可以一时骗过所有人,可以所有时候骗过一些人,但是没有办法所有时候骗过所有人。
就在操纵加州电价引起社会广泛不满后,同样也是《财富》杂志,在2001年3月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安然股价是否高估》的文章,首次质疑安然的财务存在“暗箱操作”。
随后在媒体记者和监管部门的穷追猛打之下,笼罩着安然长达10年之久的黑幕终于得以揭开。
人们这才明白,安然制造概念吸引投资者,通过关联企业间的“对倒”交易创造出数以百亿计的超常利润,利用创新金融工具和公允价值会计粉饰财务状况,而对存在的巨额债务和风险却隐瞒不报。
曾经牛气冲天的“美国安然公司”股票,突然分崩离析的熊气连连,从2000年8月的每股90.56美元猛跌为2001年11月的每股10美元,11月29日跌到了可怜巴巴的36美分。让广大股民们痛心不已的是,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安然公司的股票市值,就从800亿美元猛跌为3.4亿美元。
2001年12月安然终于宣告破产,此时股价被定格在61美分。随后损失惨重的愤怒的投资者们发起了集体诉讼,把和安然有牵连的投资银行一口气全都告上了法庭。
最终法院判决美国银行赔偿20亿美元、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赔偿10亿美元、摩根大通赔偿8.07亿美元、花旗集团赔偿3亿美元,而高盛却由于一直与安然保持距离而得以幸免。
受到牵连的还有知名的安达信会计公司,从安然成立时起,安达信就开始担任安然公司的外部审计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达信与安然签署了一项补充协议,安达信包揽了安然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仅如此,安然公司的咨询业务也全部由安达信负责。接着,由安达信的前合伙人主持安然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安然公司的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也有不少是来自安达信。从此,安达信与安然公司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
美国公众和媒体指责安达信明知安然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的情况而没有予以披露。安然公司长时间虚构盈利(从1997年到2001年虚构利润586亿美元),以及隐藏数亿美元的债务,作为十多年来一直为安然公司提供服务的安达信不可能不知情。
后来据调查,安然利用财经审计的巨大漏洞,进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内人交易”,并通过种种手段使外部审计部门对公司的造假行为保持默许。《商业周刊》指出,律师、投资银行、会计师们可能捞取了安然3亿美元的好处,《纽约时报》则指出至少为11亿。
受到牵连的还有政治人物,安然利用与美国政界的良好关系,“重写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条文”使能源政策对自己倾斜,获得大量利益。其中,小布什的身影还若隐若现。
安然公司宣布破产后,高管们拿到了合计5500万美元的补偿,而数万名员工却只有人均4500美元的遣散费。
美国司法部门随即对安然公司财务丑闻展开调查,先后有34名高级管理人员被带到被告席,其中14人被判有罪,肯尼斯·雷和斯基林自然难辞其咎,但他们还在负隅顽抗,试图把所有罪名推到公司前任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身上。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安德鲁·法斯托和检察官达成了“认罪协议”,只获得了10年的刑期。
官司一直打到了2006年,肯尼斯最终获得了45年的刑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判决前1个月,他就因心脏病去世了。
而他的搭档斯基林,被判处24年有期徒刑。乍一听时间也挺长,可惜的是就在2019年,只服刑了12年的他,就获得了缓刑出狱,野心勃勃地瞄向了虚拟货币与能源产业。这事儿要是发生在我国,估计得被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