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年间,江苏镇江有位学子刘生,最爱王维诗,能熟背王维全部诗文,号称“刘王维”。刘生去金陵参加科考,一日考生聚会,刘生即席吟咏王维诗《春日与裴迪过新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毛晋的高价征书广告不胫而走,许多书商闻风而至,遂有乡谚云:“三百六十行,不如鬻书于毛氏。”毛晋的汲古阁成为明末收藏宋元善本最多的藏书楼。
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中说:“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这也就是成语“泰山北斗”的来历,可见韩愈那是已被同时代的人给与最高的评价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八年级语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高中语文必修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高中语文选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
韩愈注重师道,敢为人师,曾四次在大唐最高学府(国子监)担任教授和校长(教授:四门博士、太学博士、国子学博士。校长:国子祭酒),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他的《师说》《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谏迎佛骨表》《进学解》《送穷文》《柳子厚墓志铭》……,千古传诵,是国学入门必读的经典。韩愈不仅仅是“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而且是孔孟以来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后人还将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此刻本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唐五代别集著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韩愈3岁时,父亲韩仲卿便因病去世了。家庭的变故让韩愈有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从小便发奋读书。韩愈自称:“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磨砻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书籍是韩愈最大的陪伴和慰藉。
韩愈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平叛镇州之后的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后被追封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扉页有康生跋云:“原板宋刻朱子韩文考异一部印较此本为早,字体清楚,惜被虫蛀,中多缺字,此本印的很晚,字多漫漶,然可补前本之缺。康生,一九六九年一月卅日。”
康生朱笔题写书根包装纸
康生、邓拓、郑振铎被誉为三大党内收藏家,特别是康生,日常生活十分简朴,将闲钱都用来买古物,尤其是古籍善本。林青山撰写的《康生传》讲述了康生对古籍善本的痴迷:“数九寒天,库里的气温几乎同室外相同,康生冻得直打牙战,嘴唇发紫了,鼻涕也流了出来,但他仍不停地翻开这捆,打开那捆,两个小时过去了,那些年轻的工作人员,因帮着开箱、解捆、归类,都已觉得匮乏了,但康生却毫无倦意。工作人员偷偷看表,已到了吃饭时间。他们不由得对康生更加崇敬了,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是地位这么高的中央首长,亲自到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单位,不辞劳苦帮忙挑选着文物,这种工作精神真是令人感动。”
宋刻本不但存世稀少,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借助宋版书,可以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中华典籍的真实面貌,文化价值巨大。
此次另推出“碎雪宏声——近现代名人手札专题”,专题囊括冰心、巴金、启功、吴冠中、刘海粟、童第周、华罗庚等近现代名人手迹,近百件小而精、小而雅的信札手稿均为无底价释出,值得藏友考玩。
这组拍卖的手稿本,题《中国文学史初稿》。共存《叙论》及“古代文学”部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章,以及应属“近代文学”部分的两章:《第一章 北剧的末运》《第二章 传奇的繁兴(上)》《传奇的繁兴(中)》。从手稿目录来看,分为三级“卷-篇-章”,与《草目》及毁于兵火的商务印书馆版《中国文学史》中世卷第三篇结构略同,或为《插图本》出版之前那部宏大的《中国文学史》计划的未出版的成果。
具体考察《中国文学史初稿》手迹现存“古代文学”部分,标题分别为:《第一卷 古代文学.第一篇 夏至秦.第一章 远古的誓诰》《第二章 诗经》《第三章 楚辞》《第四章 先秦的哲学家》《第五章 先秦的历史家与传记家》《第六章 秦代文学》《第八章 汉武帝的时代》《第九章 古典文籍的整理与编纂》。
在《凡例》中,郑振铎先生写道:“我们应该感谢这几年来殷勤搜辑那些伟大的未为世人所注意的著作的收藏家们。没有他们的努力与帮助,有许多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的作品是不会为我们所发现的。”而今,这一宗《中国文学史初稿》系列文献,也因收藏者之努力而得以保存下来。
以齐如山为代表的“梅党”对鲁迅屡屡批评梅兰芳的反感之深,是洞若观火的。而刘半农的不忘旧情、不计新怨,题句相赠,而不敢写上款的心情,也隐约可见了。正如鲁迅所说:“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忆刘半农君》)而深感半农的忠厚。我想这与赠《梅兰芳歌曲谱》的情况正出一辙,可见半农晚年心事的。
提要:民国十九年(1930年)叶恭绰先生汇故宫所藏及潘氏滂喜斋旧藏宋本(时为吴湖帆所藏),合并影印,题为《宋本两种合印淮海居士长短句》,后附叶氏所撰《淮海词校印随记》《淮海词版本系统表》《淮海词经见各本概要表》《淮海词经见各本字句异同表》《现存淮海词宋本两种比较表》《宋本淮海长短句有关系各序跋汇录》凡六种,于版本史学研究大有裨益。是书刊行亦得当时诸多名士襄助,张元济、徐乃昌、袁同礼、赵万里、赵尊岳、龙沐勛、吴梅、吴湖帆皆在其中。(此事亦详见于王叔重,陈含素所编《吴湖帆年谱》中)。
叶恭绰(1881-1968),字裕甫,号遐庵,广东番禺人。清末京师大学堂毕业。1923年任广东政府财政部长。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朱祖谋(1857-1931),字藿生,号沤尹,浙江吴兴人。光绪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工倚声,为晚晴四大词家之一。着有《强村词》。陈训正,字屺怀,号天婴,今宁波人。光绪举人,为甬上"陈氏三文豪"之一,近代宁波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提要: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小名三郎,更名玄瑛,号曼殊,广东香山人,文学家,能诗文,善绘画,通梵文。父为旅日华侨,母为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多才多艺,清幽绝俗,非食烟火人所能及。中、日学界共认其“自创新宗,不依傍他人门户”,“秀逸之气,时人无能望其项背”。其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而苏曼殊的书法犹如其人,犹如其诗。
郁达夫曾评价苏曼殊,谓之“他的译诗,比起他自作的诗好,他的诗比他的画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的浪漫气质,由这一种浪漫气质而来的行动风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所以,“苏曼殊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了”。此件苏曼殊题赠西充白坚《南画集》,有诗,有书,有画,有情,自是也都要好。柳亚子说,这样的至性至情之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1918年5月2日,诗僧苏曼殊经过了三十五年的红尘孤旅,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而此册题赠西充白坚《南画集》,权当是这位奇僧的一个小小注脚,带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提要:《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十卷一百回》扉页分三栏,右栏上作“三宝太监全传”,下别题“映旭斋藏版”,中栏大字书名“西洋记”,左栏题“步月楼梓行”。卷首录万历丁酉岁罗懋登自叙,后为二十卷一百回目录。每卷有五回,回目成双,多以人名罗列。在文字使用上说话的语式甚多,颇似话本。每卷首页第一行均题“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卷次”,下署“二南里人编次”、“三山道人绣梓”。全书共计二百幅版画。每一回有两幅,成双的回目分别为两幅插图的标题,缩刻在两幅版画的右上角。第一幅插画安排在该回首页的下半叶和下一叶的上半叶,合成一幅大型版画,版画两旁分撰题句,颇具匠心。第二幅插图则绘在该回将近结尾的地方。这种安排是明末比较精刻的小说才具有的情形。版画古雅细致,向达先生称此百回本之插图不是俗手所绘,非胡乱涂画可比。
罗懋登,字登之,号二南里人,明万历间人。其著述除小说《西洋记》外,还创作有《香山记》传奇,注释过丘浚的《投笔记》,还为《西厢记》《拜月亭》《琵琶记》作过音释。清黄文晹《曲海总目提要》称罗懋登为陕西人。向达和赵景深先生考据指出,《西洋记》里面所用的俗语都是现今南京一带通行的言语,如果罗懋登为陕西人,那么他也曾在南京一带生活过相当长的时间。所谓“三山道人绣梓”,据向达先生推测,三山道人或是三山街的一家书贾,原本刊刻于金陵。明代金陵三山街地处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之北,是当时南京最热闹的地方,为书业荟萃之所,所谓“天下书籍之富,无过俺金陵,这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俺三山街”(《桃花扇》)。其中书铺廊一角为书商的集聚点,大小书铺重檐相对,与其附近的贡院和秦淮,为访问南京的文人及应试举子所必游之地。或以为南京三山街富春堂唐氏是晚明著名通俗小说戏曲出版家,“三山道人”正是其别名,因而推测《西洋记》为万历年间南京富春堂所刊刻。“步月楼”是明末清初苏州重要的书坊,“映旭斋”是明末清初金陵的一个重要书坊,有研究者认为该版本系步月楼购得原版重印而成,只是加雕步月楼牌记而已,并没有对作品内容进行修订。
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十卷一百回》有明三山道人刻本和明三山道人刻清初步月楼重修本两种存世。大陆地区仅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五家公立机构有藏。在海外,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文化研究所等机构也将其列入有关中西海上交通的必备馆藏。也说明《西洋记》作为不多的有关海洋文化的相关书籍,在文化研究中具有的独特地位。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重要国策的实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再次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而说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则不能不提及几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以真人事迹为依托描述海洋文化的小说,《西洋记》绝对具有超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此次出现之《芥子园画传初集》开化纸精印、用墨用色考究、套印精准,应为良工刷印,或为自留或友朋往来之特制本,与当时市场大量发行本有天壤之别。
提要:《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一部文学总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赋总集。它收集了上自束周、下迄南朝梁代的七百多篇作品,分类合理,并将此前优秀的诗文赋尽收其中,深受学者喜爱。隋唐以来它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教材,所以流传益为广泛。然其成书年代久远,后世读者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注释也就应运而生。自萧该《文选音义》始,开创了研究《昭明文选》的先河,此后关于选学的笺注层出不穷。
文献著录:赵琦美《脉望馆书目》、钱曾《钱遵王读书敏求记校证·补遗》、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二《宋本<六家注文选>跋》、《天禄琳琅书目》卷十、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八、叶德辉《书林清话》、方功惠《碧琳琅馆书目》、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卷六二、邓邦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卷三、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十七卷、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顾廷龙、潘景郑合编《明代版本图录初编》P267-270、《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P1717、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册P260、《第二批国家珍贵估计名录图录》、《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李开升《明嘉靖刻本研究》、杨军《明代翻刻宋本研究》。
提要:是书为清初内府版画之精品。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玄烨选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每景作诗一首,命内府画家沉嵛为三十六景绘图,由名工朱圭、梅裕凤操刀刻版,刊刻刀法浑厚圆熟,精丽工致、布局缜密,版面雅洁,线条刚劲流畅。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此书绘刻纸墨俱臻上乘,为清初版画之代表作。
据《清内府刻书档案史料汇编》,此书的图版以枣木板刊成,大约每人二十天左右刻一块,乃精工之作。
著录:1.《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7图P174,北京出版社,2004年。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1586,线装书局,2005年。
梅花喜神谱二卷(缪荃孙、徐乃昌、吕贞白、黄裳等递藏)
宋 宋伯仁 撰
清嘉庆十六年(1811)松江沈氏古倪园覆刊宋景定本
一函两册 开化纸 线装
提要:宋刊本《梅花喜神谱》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木刻画谱,不论是在版画史、印刷史,还是绘画史、鉴藏史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