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1万字,保持耐心你将有所得,更能以史为鉴,看透今日。
作为长久的世界史爱好者,很久以前就希望能用稍许娱乐的方式,用一篇文章写完一个国家的历史。
曾经写了一篇德国简史,还上了一次头条月度十佳榜,因为篇幅过长,虽然阅读量感人,但平台还是让我欣慰的,这是又一次为爱发电,希望读者朋友保持耐心多鼓励一二。
今日就试试英国简史。
用一篇包含了战争,文化,宗教,制度,崛起,衰弱,无数关键词的英国史。
提及英国,就不得不说英国最辉耀的日不落时代,那时的英国,坐拥3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巅峰期的英国,领土面积比中、俄、印这三个世界大国加起来还要大。
一个跟日本差不多的离岸岛国,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这无疑是个值得反思的小国逆袭故事?
逆袭完之后又出现顶峰殒落,这又是一个大国衰弱的故事!
兴衰之别后,就是今日的主题胜败为何?
谈英国历史,要从人开始。
知晓欧洲史的大概都知道,欧洲人看似流派纷呈,其实主要民族就那么几个。
英国人种有点混杂,最早记载的英伦岛民除了原住民外,还有从伊比利亚远渡重洋的移民,这群人在融合之后,就成了跟文明国家,罗马共和国接触的第一批英国人。
今天他们的称呼是不列吞人或凯尔特人。
当然,凯尔特人的知名度更高。
这群人的样貌和风俗,让划着皮划艇到英伦三岛的凯撒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身体涂满了藏青色的颜料,还处于群居的部落联盟时代。打仗特别彪悍,就是没啥章法,男女关系也很混乱。
按照凯撒日记说法就是:女人都是家族共有的,父子兄弟共同拥有一个妻子也是常事,至于生的孩子算谁的?
谁跟这个女人第一次深入交流,生下的孩子就是这个男人的种。
至于第二个交流的人会不会绝后?
这是当时英国人考虑的问题,我不知啊?
见到了这群奇葩的野蛮人之后,征服了高卢的凯撒起了打一打的心思,就在公元前54年和53年组织了两次远征,打了两次,结果不算顺利。
第一次遇见了飓风,罗马人没了。
第二次遇见了抵抗,虽然胜利了,但是性价比不高,于是凯撒就撤了!
这一撤,就是两百多年后的公元43年,当时的罗马帝国正在开疆扩土的大时代。
罗马皇帝到处打仗,就将进攻的目光盯上了跟罗马商贸往来不少的英伦三岛。
克劳狄一世派遣了一只部队,顺利将不列颠岛变成了不列颠行省。
这期间,英国埃西尼人也组织不少抵抗,出了一个有名的波迪卡女王,在公元61年用轰轰烈烈的起义,打得罗马焦头烂额!
但当时罗马强势啊,直接将这起义的火苗镇压了下去。
随后,就是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的一百多年。
当时的罗马帝国,占领了北部英格兰,至于苏格兰和其他区域,太贫瘠了,罗马人没兴趣也不想打,就修了一个哈德良长城,让这群人继续在山里转悠,这山里人就是苏格兰高地人。(凯尔特人)
罗马统治这段时间,英格兰沐浴了文明的光辉,渐渐跟北边没文化的邻居有了差异,经济发展也因为地形地貌优势,发展的比北方邻居好。
这就让后续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有了实力差距。
公元409年,遭遇三世纪危机重创的罗马帝国,因为民族迁移的连带进攻,陷入了分治和战略收缩阶段,隶属于西罗马帝国的英格兰就成了被抛弃的对象。
罗马人撤了让英格兰人高兴了。
原本被罗马压制,躲在北方的凯尔特人纷纷南下,重又活跃了起来。
不过这活跃随之而来的就是混战。
混战来混战去,一群来自北欧日德兰半岛的海盗,将英格兰当成了目标。这群人,就是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
他们秉持打劫精神,在北欧战斗大神奥丁信仰指引下渡海而来,用无数突袭,打的英格兰原住民心惊胆战,也在进入英格兰之后建国开邦,成就了英国史上的七国时代。
“盎格兰”这英格兰称呼的由来,就源自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意思是:盎格鲁人的土地。
进攻过程中,英格兰原本的氏族部落组织纷纷瓦解,欧洲大陆盛行的封建制也在英格兰安家落户,并在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传播后,让英国封建化进程一日千里。
这段时期,凯尔特人对抗入侵者的故事,就是亚瑟王还有石中剑故事的原型。也就是说,英国英雄亚瑟王是抵抗入侵者盎撒人的。
但搞笑的是,盎撒人成了主人,凯尔特人又一次远走北方继续当高地人。
七国时代持续了一百多年,英国又遭遇了新的入侵者。
七国争霸时,一群以日德兰半岛丹麦人为主的维京海盗将目光盯上了英格兰。
当时的维京海盗很有意思,分成了几股势力到处打劫!
左边的挪威和丹麦海盗,在冰岛弄了训练营,组建海盗军团招募北欧壮汉,打劫英格兰不说,还深入欧洲,弄得整个西欧、中欧人仰马翻。
右边的瑞典维京海盗,致力于进攻东欧,沿着贸易线路和水脉,从基辅直下君士坦丁堡,深入拜占庭,让东罗马焦头烂额,也让古罗斯人臣服,并建立了基辅罗斯。
英国和俄罗斯的古国建设者都是北欧人,也算殊途同归了。
公元789年,一伙维京海盗洗劫了多赛特郡,自此英国就遭遇了源源不断的丹麦海盗侵袭。
英国七雄在跟海盗的不断战争中,渐渐七合一有了英格兰王国的雏形!
然后,海盗和英国都出现了大帝。
英国大帝是阿尔弗雷德。
他跟维京海盗达成了协议,允许他们定居在英格兰东南部的肯特地区,可是这协议也是时有时无,谈不上什么约束力。
扎根英国的盎撒人,是北欧海盗的后裔,后来的入侵者也是北欧海盗后裔。
换言之,英格兰混战是北欧人打北欧人。
打来打去。
公元1013年,丹麦国王斯万征服了整个英格兰,成了丹麦和英格兰国王。
1014年斯万去世,英格兰人造反脱离了王国,不服气的丹麦人在1016年卷土重来,继承斯万的克努特大帝,带着二百支舰船组成的挪威、丹麦联合舰队,征服了英格兰全境,并在1028年建立了北海大帝国。
这帝国有多大,答案是今日丹麦,挪威,瑞典南部,还有英格兰和苏格兰大部。
这是小国丹麦的黄金时代,也是维京海盗最风光的落日余晖时代,后来的卡尔马联盟也曾很强悍,不过是几百年后了。
然后彪悍的北欧人变了。
沐浴了文明辉光之后的北欧人,渐渐变得平和了起来,在基督教的教化下,他们抛弃奥丁大神,成了耶稣信徒,也在卡努特大帝死后让帝国一分为三,变成了挪威王国,丹麦王国和英格兰王国。
那时的英格兰,你说他有多牛真谈不上?
整天都是被入侵,完全是一个欧洲弱鸡,就连苏格兰也搞不定。
这不,弱鸡接着又遭遇了入侵了!
这入侵,就是公元1066年的诺曼征服。
当狂暴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带着强悍的士兵踏上英格兰时,曾经彪悍的北欧海盗也消停了,在诺曼征服后老老实实成了顺民,英国也从一直在复辟又退位的威塞克斯王朝时代正式进入了诺曼王朝时期,曾经主导英格兰的盎撒人失去了权柄。
诺曼王朝的建立,也诱发了后来的英法百年战争。因为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是法国诸侯啊,一场横跨海峡的征服,让他建立了地跨英法的王国。
这左右都靠,就让法国跟英国在后续的几百年间总是牵扯不断,傻傻分不清楚。
诺曼王朝在经历四任帝王后,因为绝嗣走到了末路,最后被法国安茹伯爵亨利带着军队跨海而来登陆英格兰。
亨利跟诺曼王朝末代帝王斯蒂芬达成协议,成了王储。
斯蒂芬去世之后,英国进入了著名的金雀花王朝时代。
这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历史上著名王朝,诸如狮心王查理啊,失地王约翰啊,都是这个王朝的知名君王。
在王朝开始前的亨利一世时代(诺曼王朝第三任君主),英格兰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后来安茹伯爵的乱入,还有诺曼王朝的绝嗣,也让国内出现了王位动荡和真空期。
虽然安茹家族顺利成为了英格兰统治家族,还通过开枝散叶(跟随十字军东征)建立了遍布耶路撒冷和法国的广袤领土,电影《天国王朝》中的麻风病国王就是安茹家族的。
但这内部矛盾一直无解,还有了越演越烈的趋势。
于是,1215年无地王约翰当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英国后续八百多年的事情,这促成了英国后来的腾飞。这就是《大宪章》的签署。
约翰王为何叫失地王?
因为主政的时候,在跟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卡佩王朝)的战斗中屡战屡败,失去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土!
打仗吗,要钱,连年征战弄得民怨四起,最后逼的大贵族联合反抗。
这大贵族诉求很有意思,我不推翻你,但是你不能蛮干,不能不顾民意随便打仗。
于是就制定了一个符合大贵族要求的《大宪章》,拿上了台面逼国王签字!
这《大宪章》的目的只有一个。
用法律规范国王言行,限制国王的权力。
《大宪章》中有句话特有意思:王在法下”,国王至高无上,但在法律之下。
当英国国王承认《大宪章》那一刻,就跟绝对王权永远失之交臂。
随后岁月,每一次《大宪章》的再次确认,都是《大宪章》地位的加强和王权的退让。
《大宪章》签署后122年,英国跟法国开始了一场决定英格兰后来走势的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之前,失地王约翰让英国失去了在法国的不少领土,但是英国人一直不愿意放弃欧洲大陆,彻底变成岛国,就开始了各种进攻,收复了不少领土。
这是英格兰大陆情节体现,也是经济利益需要。那时还没有开始大航海时代吗?
一个岛国不跟大陆联系,不跟大陆贸易,如何发展得起来。这利益诉求,引发的领土问题,让两国积怨多年剑拔弩张。
公元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除了有英国王爵之外,还有个阿基坦公爵领。
这公爵领名义上是法国封爵却又不受制于法国,就让致力于中央集权的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特别不满。
两个人都不愿意妥协,就有了用战争解决问题的心思。
1337年,腓力六世直接跟爱德华三世说:阿基坦的领土你要给我啊,爱德华三世当然不愿意啊,反而开始了主动进攻。
领土问题成了百年战争爆点,经济问题则是百年战争根源。
之前说过,英国经济命脉跟大陆密不可分,这其中羊毛贸易对英国至关重要,国家财政收入大半都来自羊毛贸易。
当时的佛兰德斯(今比利时和法国交界处)是羊毛贸易中心,也是英法争夺的焦点。可当时的佛兰德斯伯爵却是法国封臣,认为自己是法王一脉。
在腓力六世对英国咄咄逼人后,就有了甩开英国的心思。
这就让两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本就不可调和的矛盾变成了战争。
这战争一打就是一百多年,旷日持久细节太多,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有专门文章说过)
只说下这场战争的影响。
战后的英国,从一个拥有大陆情怀的岛国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大陆领土的的岛国,并开始在孤立和反思后兴起了民族主义。
战后的法国,因为圣女贞德的出现,激发了民族情绪,这也是后来法国引领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根源。
法国的集权之路没了英国的阻碍,开始一路顺遂走上了欧洲霸主位置。
两个国家因为战争,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这不同道路也深深影响后续。
这后续,则跟法国的强大,还有宗教革命的兴起有关。
宗教风云。
英法两国都走上了集权和民族主义萌芽之路,这样的国家世俗王权和贵族权利获得了空前提高,也让曾经能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教权,不敢在这两个国家放肆。
不能再这两个国家放肆了,中世纪的教权也要诉求特权啊,于是他们借助神圣罗马帝国的手,开始无限压榨德意志邦国。
赎罪卷卖的飞起,各种经济特权攫取的也是特别到位,教会成了最大的地主。
一来二去被剥削的德意志邦国民不聊生。
然后反抗者出现了,这就是马丁·路德。
1517年10 月31日(也有人说11月1日)他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门口,以学术争议方式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建立改革宗教“新教”,将原本的老教派称为“天主教”。
这教义中的除旧布新观念,让饱受剥削的德意志人踊跃参与,也让新教革命席卷欧洲。
有了宗教革命就有战争也有了利益之争。
那么这新教和天主教有啥区别咧?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新教信仰宗教的纯粹性,比如《圣经》上说:除了上帝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神,也不可崇拜偶像,就将上帝当作了唯一,人人努力工作就是最好的回馈上帝。
这样做是为什么,不就是让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失业吗,让他们没有特权吗?
相对的,天主教的教义认为:圣母玛利亚生了耶稣基督,是需要崇拜的,教皇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是需要供奉的。
这教义之争,更多的是权力之争,是天主教太过压榨之后的民众反抗。
这点,从两个教派的教堂都能看出来。
新教教堂一般都是几面白墙,装饰普通,天主教教堂则富丽堂皇,奢华无比。
欧洲大陆的宗教改革,英国人注意到了!
英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制度建设的国度,《大宪章》的出炉遏制了王权。如果有一个教派的出现,能遏制教权,这贵族不就有了更多权力吗?
在左右权衡之后,英国人创造性的改良了新教,吸取有用的,保留不影响大局的,剔除无用的,让新教成了英国国脚。
有用的就是新教教义,保留的则是天主教仪式,至于被剔除的当然是教会特权。
自那以后!
英国教会不在听从罗马教皇的命令,反而听国王的命令,实现了宗教独立。原本天主教的土地和财富成了英国国王所有,教会特权在英国荡然无存。
新教教义中的制度精神,特别是所谓的契约精神,也在后续成了英国的制度。
新教中信仰的个人奋斗,就是给上帝最好的回馈,也让英国人多了奋斗精神。
折中选项的出现,让英国在后续的宗教战争中,能游刃有余的在天主教和新教国家中左右摇摆,两方互斗打的“三十年战争”,最占便宜的居然是暗中扶持普鲁士,却在海外殖民地争夺中对决法国大获全胜的英格兰。
这或许就是岛国政治灵活度的体现吧,我不下场给钱让你们打,打完了你们两败俱伤,我占最大的便宜。
英国的离岸平衡战略,也在这30年战争的实践中,渐入正轨。
30年战争落幕之后,在新教思想熏陶下的英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变革。这变革就是王权和制度之争的克伦威尔“光荣革命”。
新教成了英格兰国教之后,曾经弱势的国王在选择新教后,收获了天主教会的领土和财富,从一穷二白变的有点钱了。
有钱就有底气吗,于是就有了争权打算,预谋废除《大宪章》还弄成了不少事。
这就引发了矛盾。
这矛盾在查理一世时激化了,双方分成革命派和保王派争锋相对,爆发了内战。
这内战也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时,革命派军事强人克伦威尔凭借强大的军队,一鼓作气干翻了保王派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虽然杀了国王,但革命目标却因克伦威尔成了护国公,不愿权力受制约并不彻底。
不彻底的革命,再后来引发了祸事。
克伦威尔死后,英格兰国王立马复辟,那群将国王杀掉的人,将国王的儿子请回来当起了查理二世。
不过这复辟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复辟之后的王权,受到《大宪章》的约束。
查理二世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王位咋来的,也没了继续争斗的心思。
但是他管不住自己的继承人啊!
查理二世死后,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
这娃是个牛人,一上台就准备强化王权,为此他甚至希望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借助天主教势力,对抗贵族和平民。
这做派让习惯了新教的英国百姓不满了,弄的革命又一次爆发,这就是“光荣革命”。
革命不算血腥也没有国王被杀,最大的成果就是让王位从詹姆士二世手上转到了信仰新教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女婿威廉三世手中。
革命后,国王签署了《权利法案》,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确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让英国的政体确定了下来。
那个时候的君主立宪政体无疑是先进制度,英国开始漂了。
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税收制度”改革。这项制度的改革,让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成了英国人共识,“财产权”概念的提出给了无数国民自我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也让英国后续发展出了“议会制”。
那么最初这议会是干啥的咧?
很简单,讨论国家财政问题都需要议会来商量,诸如征多少税,弄什么税种,用在那些地方,都需要贵族和城市代表组成的议会首肯才行。
这就让曾经欧洲流行的,将王国征税权转包给中间商的“包税制”退出了英国舞台,也让英国的财政效率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欧洲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税务透明度,更杜绝了腐败的产生。
专门的税务部门出现,还有个人财产权保护概念出炉,促进了英国金融业发展。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英国出现了除了贵族之外的中产阶级。
约曼农阶层(农业)和中小资产阶级。
他们的出现,还有跟英国对外商贸联系的互动,让英国诞生了:英格兰银行。
原来政府的收入主要靠税收,税赋都是年度预算好的,但如果突然要打仗啊,有什么大事啊,钱不够又不能随便增税咋整?
只能找大商人借钱,可借钱是要还的啊。
英国国王信誉不算太好,契约精神差也容易赖账,弄的商人都不敢借钱。
同样,民间商业繁荣,也需要金融市场。
于是,一个创造性的想法,股份制银行出现了!
这不是英国原创,而是曾经威尼斯人和荷兰人的发明,将大商人、资本家等有钱人的资金集中起来弄股份制银行,用制度化方式给政府和个人借贷,不就分担了风险也让国王投鼠忌器,不敢赖账,更让民间融资顺畅吗?
这个提议受到了议会欢迎,顺利通过!
1694年,英格兰银行诞生了。
这个银行的诞生,促进了英国的进一步扩张和壮大。因为国家的发展,最关键是什么?不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弄农业,而是出海弄工商业和贸易!
大航海时代的方兴未艾,还有海外的无数机会,在这制度和银行加持下,助推了英格兰的发展。
相较于法国殖民时代,没有银行帮助,法国国王无数次为了钱焦头烂额的现状。
英国完全没有这方面问题,因为大家都一条心扩张啊,都是投资人,都是参与者。
这就无形中让王室的压力减轻了!
海外殖民初期,英国还没弄成这样的制度,就让葡萄牙和西班牙占尽先机,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葡萄牙控制了香料贸易,西班牙在美洲发现了金银矿,赚的盆满钵满,英国只能在北大西洋捕鱼,殖民地扩展很不顺利。
一看这状况,英格兰开始了逆袭时代。
这时代的起点是捕鱼,别奇怪真是捕鱼。
资金尚且不充足的时候,英格兰规定,海边所有人都要去捕鱼。这目的除了发展英国渔业,用渔业出口补贴资金外,还能训练强悍的水手和海军。
这是争霸的准备。
弄捕鱼业之后,英国又构筑了两个体系。
这两个体系就是货币体系和专利体系。
货币体系上:伊丽莎白女王在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建议下,将曾经成色不足的英镑全部回收重铸,让英镑成了欧洲硬通货,保持了300年的币值稳定,为后续的海外市场贸易奠定了基础。
专利制度上:三十年战争打的欧洲大陆一片萧条,反而是孤悬海外的英格兰成了世外桃源。不少匠人纷纷来伦敦避难,英国政府收留了他们,促进了英格兰工业发展不说,还为了鼓励创新,设置了专利制度,让匠人们在专利保护下获利,有了更多研发科技的心。
这一切,孕育了工业革命!
用捕鱼培训水手和水师,用金融改革让货币稳定,用专利制度鼓励研发。
这一切,配合英格兰本就有的航海天赋和海盗禀赋,成了后续殖民扩张时不断胜利的关键。
一系列制度设置,让英国做好了海上争霸准备。但准备虽然做了,可英国依旧不是有钱的国家啊。
至少跟法国、西班牙比,英国太穷了!
太穷了咋办,集中力量办大事呗!
于是英国又开启了股份公司模式。一个商人不敢去冒险,政府就组织所有商人一起,投资建股份公司,组团出海。
这就是东印度公司雏形,商人团组成的殖民开拓公司!
这不算英国原创,但英国却将这殖民开拓公司发扬光大了。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成立了,英国也开始了最初的贸易原始积累。
这积累关键就是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三角贸易啥意思!
首先:英国商人们将欧洲产的工业品、酒、枪支从欧洲运输到非洲,买给非洲的部落换取黑奴。
其次:满载而归的商船再将非洲黑奴送到美洲卖掉,然后购买美洲特产的糖、烟草、白银等物资。
最后:回到欧洲将美洲进口的货给卖掉,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三轮循环的核心,就是黑奴贸易,一个充斥了罪恶的商品。
葡萄牙有香料、西班牙有金银,大英也有奴隶。
跟随原始积累而来的,还有英国的圈地运动,原工业化(专业手工作坊规模生产)和殖民扩张。
圈地运动:外号羊吃人,让农民成工人和牧民,脱离农业生产,满足工业化需要。
原工业化:指工厂制度的建立,让专业工人成了生产主力,提高生产率。工人只干工厂的活不干别的,可算最早的流水线。
专利制度保护也让工厂有利可图,让发明者有利可图,工商业在英国繁荣了起来。
于是,殖民狂飙也同时开始了!
伊丽莎白女王说:政府鼓励海外殖民,但是政府没有钱,也没有人,能给的只有“皇家特许状”,你们去弄私人殖民公司,去海外争夺吧?争夺之后,开发、经营、贸易所得都是你们的!
这政府鼓励殖民和抢劫的做派,让西班牙人遭殃了,也让北美遭殃了!
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英格兰也在跟西班牙、法国争夺殖民地的战斗中不断取胜,从殖民地小国,变成了殖民地大国。
至于这取胜关键,依旧是制度。
西班牙殖民地都是政府占大头,个人无利可图,让国民动力缺失。
相较于西班牙的短视,法国弄殖民地喜欢搞本土化。这难搞一点可是效果不错。但法国在欧陆牵扯太多,也让英格兰经常能火中取栗,占便宜。
反观英国,则是全员出动,大家都有钱赚,都有土地拿。
这利益分配不同,动力就不同,西班牙人、法国人哪搞的赢英国人?
随之而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让英国如日中天。
若要说有什么可惜的话,那就是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孕育了英国衰败的种子吧。
当时的英国,对于北美殖民地的统治犯了一个错误。这就是让殖民地拥有很大的政治自治权,却没有经济自主权。
这差异就让殖民地人民不满了,不满了就爆发了战争,然后法国的强势干预,让英国无奈接受了美国的独立。
但美国独立,并没有让英国崛起的势头受影响。对于英国而言,世界很大,没了美国还有别的地方啊!
美国独立了,英国还承认了,不仅承认了,还跟美国贸易,用贸易深度绑定方式,间接控制了初建的美国。
这贸易方式,也是英国崛起的关键,那就是重商主义思想下的自由贸易理念。
英国崛起的时代,一直坚持重商主义,一直积累贸易顺差。
弱势的时候,就弄贸易保护,限制其他国家的贸易活动。
强势的时候,就弄自由贸易,鼓励跟其他国家的商贸活动。
穷则贸易保护,达则贸易自由,英国玩的最666,今天美国学的就是英国的套路。
等到了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了世界第一之后,属于英国的自由贸易时代就来了。
1852年,英国议会声明说,自由贸易是英国国策。
这就让英国商品涌向全世界,也淹没了无数国家的工业,反扑了英国工业的发展,更让英镑彻底走向世界,成了世界货币。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就这样用殖民地和商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助推下,成就了世界霸权的辉煌时刻。
这辉煌时刻延续了几十年,直到1899年布尔战争为止,不可一世的英国终于出现了疲态。
这疲态产生的根源有两个。
第一个是,帝国的无限扩张。
自从英国成了世界殖民帝国后,为了保护自由贸易,英国对于所占领的殖民地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驻军维护,帝国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自由贸易权,英国还不断战争,比如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贸易战争的一种。贸易战争,让英国赚了多少钱,也让英国影响力和势力范围越来越大,这其实并不是好事。
英国人也明白这是有问题的。
于是他们转换了思路,不在一味强调殖民地的广袤,反而以占据关键贸易地点,用最小统治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要求割让香港就是这政策的体现,站稳新加坡控制马六甲,也是这策略的体现。
英国明白,相较于陆地的制约,控制海洋上的贸易点才是决定帝国辐射力的关键。
马六甲海峡,新加坡、香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这些地方成了英国最关注的地方。
无边界的海洋帝国,拥有无限的渗透力,这就是英国殖民大时代的中期国策。
这国策,今日美国学的也很不错。如果一直这么坚持下去,英帝国的陨落或许会晚点。但英国没有坚持下去。
至于根源,我们继续看。
第二个,后进强国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崛起了,法国也发力了,不少国家都开始抢殖民地。
这做派让英国觉得时不我待,不抢就没了,也跟随而动开始大规模扩大殖民地。
这殖民来殖民去,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列强的殖民地争夺啊,这其中殖民非洲的狂潮,就是明证!
彼此矛盾越来越多,而且殖民地也是有邻国的,占据了邻近的,其他的你占不占?
不占不安全,那还是占吧!
于是,英国殖民地越来越大,很多都是为了殖民而殖民,反而忘了初衷,控制无尽的海洋,让英国成为无边界帝国。
这不断深入内陆做法,激化了列强矛盾,也让产出不多的内陆成了英帝国的负担。
当扩张的地方产出收益比下降时,英国的财政收入下降了,钱少了,花费多了,就意味着实力相对的衰弱和控制力的下降。
恰在此时后进大国的崛起压力,也开始显露在战争层面。
1899年的布尔战争,不怀好意的德国不断鼓动布尔人,虽然惨胜可英国也元气大伤。
曾经强势的工业,因为科技的停滞,金融帝国的顽疾,渐渐落后了。
工业出现空心化,科技失去竞争力,庞大的帝国让英国精力分散,图谋不轨的更多了。
诉求远东太平洋利益的美国,主张对中国弄门户开放政策,英国退让了。
击败沙皇俄国的日本,开始谋求东太平洋利益,英国怀柔之后选择退守马六甲。
威廉二世叫嚣说,世界殖民,世界海军,世界帝国,英国人担忧后,不能在欧洲退缩,就开始了军备竞赛。
英国,在美、德、日,特别是德国压力下,从孤立主义变结盟主义,也从自由贸易变贸易保护,从傲气变忐忑,开始了战略收缩的时代。
组团结盟后的欧洲,在1914 年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英国虽然打赢了,却也打空了数百年积蓄,欠了美国一屁股债务。
一战结束后,虽然联合法国让美国干涉欧洲的图谋落空,可《凡尔赛合约》中的算计,还有遏制法国的心思,也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苦果。
实力受损的英国在战后进一步退让,《九国公约》出炉,是划分在世界特别是太平洋的势力范围,不愿跟美国、日本争斗。
连续两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是二战的预演,也是英国控制力下降的体现。
给予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自治领更多权力换取贸易特许权,也是另类的妥协。
不愿战争的英国,跟法国配合在二战前不断弄绥靖,也是力有不逮的体现。
然后,二战爆发了!
一场席卷欧洲的大战,还有核心利益区域低地国家的沦陷,让英国不得不下场。
看着法国好基友的遭遇,丘吉尔没有选择希特勒的结盟,反而坚定选择了对抗。
至暗时刻的演说之后,英国孤军奋战,也让希特勒受挫。
然后希特勒一头撞上了北极熊,用自己的毁灭,让世界迎来了新的强权美国。
为了二战的胜利,不断做出独立承诺的英国,也在战后迎来了殖民地独立浪潮。
眼见最后的帝国行将瓦解,不愿意放弃的英国,拉拢美国组成了盎撒联盟,丘吉尔用铁幕演说开启了冷战,目的是利用英美特殊关系,让两国找到共同的敌人,维系英国的地位。
但是美国和苏联却另有算计,冷战他们争锋相对,但是英法,也是他们的目标。
黯然的艾登首相,在苏伊士运河危机前甚至想过英德合并成为世界一级,可这想法依旧落空了。
于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来了,时代的大幕,最终让大英帝国土崩瓦解。
随后岁月英国开始扭捏时代,一会欧盟,一会美国,扭捏几十年后英国脱欧了。
老大跟随了曾经的孩子,直到今日。
英国史写完了。
1.1万字,多有疏漏肯定难免!
那么最后的反思是什么?收获是什么?
其实看今日的美国和未来的美国就懂了!
今日的美国,学习了英国的无边界帝国做派,用控制关键海洋贸易节点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全球影响力。
今日的美国,学习了英国“穷则贸易保护,达则贸易自由”的做派,配合美元潮汐,成了世界收割者。
但是,他们犯下的错误依旧一模一样。
战争,无序的战争,耗费太多的战争,还有战争之后的挑战。
扩张,借助金融霸权的扩张,用不断深入的方式,在全球弄经济殖民。
最后的结局,终将让这个无边界帝国,瓦解在后进国家的崛起之上。
这就不多说了,大家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可以留言评论。
这样的文章,写的太费力了,但是我应该还会继续,下一篇,试试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