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比特币水逆的一年。2019年,比特币重返5000美元,市场期待能够迎来转势,然而,发改委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属于淘汰类产业。
虽然这份目录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从上下文内容与措辞来看,国家对产业政策的调整态度非常明确。由于虚拟币“挖矿”的确会造成大量电力的损耗,且收益不稳、脱实向虚,故被列入淘汰名单实属情理之中。
在我国,央行并不承认虚拟货币的价值,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表达过对挖矿行为的支持。挖矿行为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供计算机工作,而且还会加速计算机硬件的损耗甚至报废,这与我国当前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所不符。
一旦这份意见稿成稿发布且比特币挖矿被列淘汰,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上游的“矿机”厂商。矿场主很大可能是将大量矿场向国外迁移。就迁移的成本、国外的电价来说,迁移之后挖矿的成本很大可能会增加。
对此,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表示:对密码货币的总体发展不会有显著影响。密码货币供给恒定,其价格不受其成本影响。矿场主陈雷也表示:征求意见稿到执行期再到执行阶段是有一个过程的,产业淘汰的周期也比较长。
相关省市整治办认为,‘挖矿’产业与实体经济并无关系、耗能较大。对此,矿圈及其他熟悉加密生态业内人士认为挖矿产业可以充分把那些能源丰富但是难以得到有效输出利用的闲置电力资源利用起来,顺带解决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
从此次的意见稿中,我们看到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现状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虽然一刀切的可能性不高,但是耗能的确是存在,监管加强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同时也反映了唯有肃清炒币、圈钱等不良风气,这个行业才能在我国迎来一个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