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央行规定人民币包括实物形式和数字形式,为发行数字人民币提供了法律依据、防范虚拟货币风险,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制作和发售数字代币。自2014年以来,中国就一直在研究数字货币。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成功构建数字人民币原型。2017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数字人民币研发项目,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和电信企业参与了该项目。经过两年的测试,到2021年6月,数字人民币已经被用于支付公用事业、交通费用、线上购物等超过120万种场景,特别是在跨境电商支付领域的使用为跨境支付提供了新渠道。
随着全球跨境支付规模的不断增长,2020年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高达220.49亿笔,金额逾45.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2%和33.44%。日均处理业务8855.07笔,金额已达1818.15亿元。通过传统银行体系,一笔跨境汇款平均成本几乎占交易总额的10%,而在时间上,代理行模式下的跨境支付往往需要耗费数天甚至更久。传统跨境支付模式必须基于银行账户才能完成,其过程将导致支付处理、接收、中间机构运营和对账等成本产生。而且由于各地营运时区不同、落实国际准则方式迥异、支付系统的技术标准不一等原因,当前跨境支付存在需时长、成本高和透明度低等问题。
与传统跨境支付流程相比,使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时,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和多环节的跨境支付审核流程简化交易链条,通过脱离账户的方式实现价值转移,其点对点交易的特质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结算链条长、效率低、费用高和到账慢等缺点。2021年1月4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出台,强调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要求“境内银行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的条件下,可按相关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境内银行与合法转接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收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