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纽约金融局为GUSD背书的行为,很多人觉得是有历史性意义的,即使在这个漫漫冬季。一时间,锚定港币、离岸人民币、日元、澳元等的数字稳定币走马上任,似乎行情要反转,带来一些暖意。然而是这样么,这篇文章酝酿很久,在一直没有落笔、犹豫的这段时间也验证了之前的判断。这些稳定币没有什么卵用。
我们需要稳定币么
纵观各路神仙,对稳定的的需求总结下来两种:
支付。币价的剧烈波动,不利于支付。需要一个币值稳定的币。
避险。大熊来临,大家发现所有的币都在跌,千币归零,ETH也跌掉了70%,更何况未来一年,一共跌掉90%也不奇怪。资产日益萎缩,ICO来的ETH日渐贬值,怎么办?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是客观存在的。但现在的稳定币的机制,是否满足需求呢——没有。稳定的币价对于支付和避险来说,都是刚需。那为什么我们认为现在的稳定币机制没有实现呢?从根本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稳定币必然是相对于锚定法币,不然何来稳定呢?稳定一定是相对的,有对比。那最稳定的、最有公信力的,用币圈的话讲最有共识的,一定是法币。所以稳定币不是一个数学游戏,很多人讲用数学的机制保证稳定——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稳定币一定要有一个可靠的担保。是不是很悲观?所以有人讲稳定币是区块链的倒退,点是在这里的。
用目前这些机制的稳定币来支付,尤其是避险,基本就等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稳定币的老大USDT就不用说了,各种维权新闻、被盗事件、资金挪用、超发。现在,有谁知道USDT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准备金应对挤兑呢?没有人知道。对纽约金融局背书的GUSD,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么?但大家不要忘了,美国是联邦制,各州有自己的法律,哪个州突然宣布破产了,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且纽约州无法代表美国政府。
其实这样看来,稳定币由某一个公司来做最大的问题就在稳定的程度到底有多高。
稳定币如何盈利
稳定币做支付也好,做避险也好。作为主体运营公司该如何盈利呢?一个公司就是商业的主体,我们不要带着多么高洁的情怀,他的第一目标就是盈利。很多代币的白皮书都有提到用户多了,交易多了自然币值就上升了。这是一种证券的属性,同时也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说法,所以这些币也基本归零或者接近归零了。这些运营稳定币的公司,要有很好的收入来源,能够覆盖公司运营的成本,并且有不错的盈利。不然,他们为何不带着资金跑路呢?不要在这个点上考验人性。
所以,稳定币由某一个公司来做基本就是肉包子打狗——大概率是回不来了。
稳定币的唯一可能性
但回到稳定币的需求,改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不如来一次巨大的"退步“,结合区块链公开账本的特性和国家机器的担保能力,以央行为主体发行锚定法币的数字货币。这里两个核心点一个是公开的账本,另外一个是国家机器。至于是否是去中心化的,在这里无关紧要,可能作为一个联盟链形态出现,保证足够开放的特性。实施的过程中,区块链带来可追溯、不可篡改、降低摩擦、提高效率的功能,国家机器就保证最大的共识就好。第一阶段,各种票据其实就是特殊的稳定币的一种特例;第二阶段,就可以有法币的数字化(我很欣赏这个词儿,稳定币让人抵触)。
区块链的凛冬
正值凛冬,感觉已经死掉一个月的加密货币市场”诈尸“了,当然方向是向下。朝着这个方向的力量依然很强大,华尔街大佬们一定是非常欣喜的继续拿到更多的筹码,甚至把整个市场捏在手里,谁在乎筹码浸泡在多少血中呢?现在矿机厂商表面上过得还可以,算力也比较稳定,这样来看向下的周期还比较长。政策的趋严,之前ICO的公司会不会一家一家清查呢?现在的这些稳定币,无法带来春天的曙光,那什么时候央行的法币数字化会落地呢?央行法币数字化会拯救加密货币的行情么?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待字闺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