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至点所在区域,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塔吉克族。它来源于中亚的一个古老民族,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迁,大约在17世纪左右,帕米尔高原西部与南部的塔吉克民族陆续搬迁至我国国内,正式成为我国居民中的一员,也是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之一。
塔吉克族向来被称为是“鹰的民族”,“塔吉克”是塔吉克民族的自称,其意为“王冠”,其对鹰的崇拜就如同汉民族对龙的崇拜一样,而这种崇拜可以追溯到图腾文化的兴起时期。由此而来看,在塔吉克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由早期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鹰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塔吉克民族人民心中,鹰已经不仅仅是鹰本身了,而已经成为其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民间,鹰被塔吉克族人认为是英雄、强者象征,其由崇拜鹰而衍生出来民俗文化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比如鹰舞、鹰笛、神话传说等。从被赋予正面积极意义的鹰形象来看,鹰文化的象征意义已经化为塔吉克民族精神伦理,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就如同宗教信仰一样,鹰就是塔吉克民族的信仰,而鹰文化的象征意义就是塔吉克民族的精神之魂。
鹰笛,虽然只是塔吉克民族独特鹰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其背后被赋予的民俗文化内涵,却是塔吉克民族精神内核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其鹰文化象征意义的具体体现。鹰笛,是一种以鹰的翅膀骨制作而成的乐器,以鹰之骨,扬鹰之鸣,现从其由来的三个由来传说,来看塔吉克族人的三种向往。
一、至高,像鹰一样于至高之间,自由翱翔,这就是塔吉克族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很早的时候,我就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类可以飞翔,这个世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我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因为这仅仅是假设,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人类真的可以飞翔,至少交通运输类的行业是会消失的,世界格局也会有着巨大的改变。但是事实是人类无法飞翔,这也许是上帝为了平衡世间事物而做出的选择,既赋予了人类思考的能力的同时,剥夺了人类个体飞翔的能力。尽管人类无法飞翔,却无法阻止人类向往飞翔。
而在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族中,有一户猎户,他的祖祖辈辈都是猎户,以打猎为生,却世世代代受到奴隶主的残酷压迫,没有人生自由可言,几乎代代人都是以惨死收场,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被压迫得走投无路了。此时猎户家里的猎鹰让猎户将自己的翅骨制作成鹰笛,当猎户吹响鹰笛时,马上就飞来无数雄鹰,奴隶主吓坏了,不得不将手中的牛羊分发给穷人。
这是塔吉克族关于鹰笛由来传说之一,故事很简单,但是却蕴含着不一样的希冀,既塔吉克民族对于自由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像鹰一样自身自由的飞翔,而更深层的是向往民族解放后的精神自由与思想自由。
帕米尔高原,地处山川之间,交通闭塞,而塔吉克族人世代居住于此,向往鹰,喜爱鹰,赋予鹰,是因为鹰可以自由翱翔于着山川之间,不受交通闭塞的阻挡。从故事的猎户世代受到奴隶主的压迫来看,其背后暗示着塔吉克族人的生活并不美好,也是世代受到压迫。尽管受到压迫,却是无法摆脱这个现实,所以只好寄托与能在天空之间自由翱翔的鹰,希望能像鹰一样飞翔,不再受缚大地。
同时,反过来思考,正因为塔吉克族人民向往鹰的自由飞翔,侧面映衬着塔吉克民族人类的无奈。但是妥协不是塔吉克族人民的追求,就如同人类追寻飞翔一样执著,最终迎来了黎明,驱散了沉甸甸的,长期存在于历史中的黑暗。既1949年12月,五星红旗插上了白雪皑皑的高原,从此塔吉克民族可以向鹰一样自由的穿梭于山川之间,开始了光明而又幸福的生活。
而这精神自由的向往,也愿化作爱情的寄托,如山雪般洁白圣洁,不染尘埃,如鹰之翱翔般,自由而惬意。尽管经历过诸多苦难,却没有失去对美好的向往。
二、至圣,似山鹰之鸣,粗狂而神圣,铺满于高原之巅,这就是塔吉克族人对忠贞爱情的向往。
在中国历史中,无论是正史记载,还是野史爆料,对于爱情的描写,比比皆是。比如《诗经·关雎》记载,或者唐玄宗与杨贵妃,亦或是那《西厢记》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甚至于家喻户晓的白娘子与许仙,无不是爱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无论是史实记载也好,还是文学作品杜撰也罢,其意义在于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追求,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于精神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关于塔吉克族鹰笛有这样一则传说: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了,却被奴隶主得知了。在奴隶主的思想中,他的统治之下,没有自由,恋爱也不行。于是奴隶主准备将这对年青男女杀死。而这对男女被迫连夜逃亡,奴隶主不打算放过他们,于是追上来,用箭射中了姑娘,姑娘死后化作山鹰。而山鹰为复仇,负伤而死。临死前,山鹰托梦告诉情人,让情人将它的鹰翅骨做成鹰笛,以永远抒发他们誓死追求忠贞爱情的心声。
人是一种有灵的生物,其独特之处在于存在着思想,存在着七情六欲。而爱情是人类的一个大课题,因为这不仅关乎于人类的精神,也关乎于人类的延续。所以在各族人类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忠贞美好的爱情的追求,一直以来都是不变的主题之一。而塔吉克民族文学中亦是如此,而与其他民族作品不同之处在于,爱情象征的东西会不同,有的是植物,比如玫瑰;有的虚拟的神话人物,比如丘比特、月老等。而塔吉克族中爱情的象征物是山鹰。
在塔吉克族的一首民歌《山鹰》中,将“鹰”比喻为少年,而将“黄莺”比喻为少女,以触景生情的方式来体现“鹰”对于“黄莺”的爱情追求。这就如同上面关于鹰笛传说的故事一样,一个是以“鹰”来喻人,一个是借托于传说故事,以爱情信物的形式来追求爱情。但是不管是什么形式,其最终的目的是在追求爱情,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其过渡的载体就是鹰,而这就是塔吉克族的文化精神所在。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塔吉克族人就是想通过他们的图腾鹰,来寄托他们对于忠贞爱情的向往,而这种爱情是所有人都向往的爱情,因为它们至洁,像帕米尔高原上的白雪一样洁白,铺满着整个山川,而鹰可以自由的俯瞰与追求,这就是塔吉克族人对于忠贞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爱之所往,情之所至,于这山巅之间,如鹰鸣般神圣而圣洁,响彻云霄,至死而不改其心志,这就是塔吉克人所向往的忠贞爱情,虽死而无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仅是在阐述爱情,也是在阐述塔吉克族人的心志。面对死亡,有大勇之志。
三、至勇,如鹰击长空般飒爽,无畏于山川白雪之间,这是塔吉克族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
自古以来,尤其是历史中,国人对于人格品质赞美的声音不绝于耳。忠孝廉耻勇,温良恭谦让等等,都是在说明品格对于人本身、对于民族、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而作为塔吉克民族精神象征的鹰来说,正好是勇敢的化身。鹰击长空,飒爽回旋于山川之巅,不畏严寒,为生存而向天地斗争。
而在民间关于鹰笛,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在一次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塔吉克族的牧民们陷入于绝境中,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他们用鹰的翅骨制作出了鹰笛。鹰笛响起,声音激越悲壮,惊天动地,从而唤醒了成千上万的塔吉克民族牧民心中的无畏,最后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故事简单明了,表面上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其内核却是勇敢无畏的精神唤醒。通过这个短小的故事,塔吉克族人是在借由“鹰”的形象与寓意,来阐明塔吉克民族牧民身上的大无畏精神。
在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诸多谚语,都是在阐述鹰的无畏勇敢,比如:“活则像雄鹰,否则毋宁死”等等。而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对于鹰的无畏勇敢的歌颂,比如:《鹰与孔雀》中就对鹰的勇敢无畏做了很高调的赞美。不管是谚语还是民间故事传说的赞美,从侧面来看的话,最终的主旨是在体现塔吉克民族对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是在述说塔吉克民族在面对无论是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是侵略者带来的危险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这也就是塔吉克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的精神之魂。
正如俗话说得好: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在面对压迫时,也许反抗不是及时,觉醒也不及时,但是反抗是必然的,觉醒也是必然的,就如同故事中塔吉克民族反侵略战争的表现一样。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也是塔吉克民族借由鹰来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也许恐惧是天生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勇敢也是天生的。在故事中塔吉克族人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时,激发了世人心中的恐惧。但是恐惧不是最终的归宿,正如前文所说的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考,所以塔吉克族人发现,既然恐惧是可以被激发,那么勇敢也是可以被激发,于是借托与“鹰笛”,激发存于塔吉克族人心中的无畏勇敢,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其民族精神的体现。就如同现在所说的信仰一样,而在原始社会时期,图腾文明就是最早期的信仰时代。塔吉克族最早的图腾就是“鹰”,所以在塔吉克族中与鹰相关的传说比比皆是。而我所挑选的三个关于“鹰笛”的传说,故事虽然简短,却富含着塔吉克民族的精神内核。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鹰”作为起源之点,“鹰笛”作为过渡之物,而塔吉克族人已然是最终的承载之体。从“鹰”出发,通过“鹰笛”来阐述了塔吉克族对于精神自由、忠贞爱情、高尚人格的三种向往,同时也是在阐述塔吉克民族的精神内核。而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着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