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消息,3月23日,南玻A(000012.SZ)收到一封意料之内的关注函。
就3月22日宝能旗下冠隆物流拟增持南玻A的计划,深交所要求宝能方面说明增持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大额杠杆收购或“忽悠式”增持的情形,明确作出将在实施期限内完成增持计划的承诺。同时,深交所要求解释宝能在官网提前刊发增持告知函原因,核查内幕信息知情人情况。
此次增持计划来的突然,市场遍布疑云。宝能系的增持计划早于上市公司公告前抢先发布于自己官网,是否涉嫌信披违规?深陷流动性困难的宝能系,哪里来得真金白银可供增持?
增持计划早于上市公司发布 市场人士:违反相关规定
3月22日上午,宝能集团突然在官网发布一则公告,内容是深圳市冠隆物流有限公司(下称“冠隆物流”)对南玻A的《告知函》。
根据《告知函》,冠隆物流3月17日增持南玻A 16万股,占总股本的0.0052%,均价6.62元/股。冠隆物流还披露了增持计划,称基于对南玻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成长的认可,增持比例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5%,不超过6.26%,实施期限为增持计划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资金来源为自筹。
公开资料显示,冠隆物流是宝能集团控股孙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李剑龙。而宝能集团的实控人为姚振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冠隆物流发布增持计划,时间早于南玻A公告。
3月22日晚间,南玻A在公告中披露了详细过程。南玻A称,公司3月19日13∶53收到冠隆物流发来的《告知函》,根据相关规则审查后发现增持计划缺少增持数量或金额的下限等核心要素,于2023年3月20日19∶45向冠隆物流发出《询问函》,要求确认及补充增持主体前6个月的减持情况、拟增持股份的数量或金额等信息,3月21日17:42收到了冠隆物流补充及更新后的《告知函》。
南玻A表示,上述股东的增持行为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对公司治理结构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冠隆物流所持公司股份的后续变化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另外,公司未收到冠隆物流将在上述实施期限内完成增持计划的书面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月23日,相关知情人士马先生对红星资本局分析道,一般来说,股东增持上市公司,首先要由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如果未通过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而是以公司官网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违反了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因债务危机宝能曾被动减持南玻 此次增持是否能顺利进行?
除发布时间和发布渠道的合规性存疑外,更令人不解的是,深陷流动性危机的宝能,有钱增持吗?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以冠隆物流计划增持的5%-6.26%的股份比例计算,截至目前,南玻A总股本约30.7亿股,如果增持计划全部完成,宝能方面将增持南玻A1.5亿股-1.9亿股。
截至3月22日收盘,南玻A报价每股6.82元。以此计算,即使在静态价格下,宝能系也需耗资10.47亿元-13.11亿元。
超10亿元的增持资金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宝能系来说或许并非易事。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没钱,此前宝能方面持有的南玻A部分股份才会被动减持。
在《告知函》中,冠隆物流将前海人寿、中山润田、承泰集团列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南玻的比例为23.72%。冠隆物流还称,3月17日前的6个月内不存在减持南玻的情况。
但根据南玻A披露,在去年7月至12月,因与重庆鈊渝金租发生融资租赁纠纷,中山润田持有的6765万股南玻A股份,被深圳中院裁定变价。累计减持3112万股(占总股本的1.01%)后,中山润田持有南玻A1898.3万股,持股比例约0.62%。除了南玻A,去年年初以来,宝能持有的中炬高新、韶能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都因债务纠纷而被拍卖,且所持中炬高新股份的拍卖目前仍在进行。
据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一季度,至少有63家金融机构起诉宝能,仅涉案本金就高达723亿元。可查信息显示,宝能系目前执行金额高达341.8亿元。
另据中炬高新2022年1月披露,截至去年12月底,宝能集团合并总资产约8300亿元,剔除并表金融资产及负债后的总资产约4300亿元,有息负债合计为1918亿元,对外担保余额308亿元。
增持计划披露后,宝能的资金状况,也引起了监管关注和疑虑,3月23日,深交所就为此向南玻A发出关注函。关注函梳理了宝能系当下的资产状况,并指出其存在资金紧张等重大风险情形。同时,基于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矩盛华等主体涉及存在被相关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情况。
深交所要求披露义务人说明,考虑到此次增持计划比例的下限所需资金较高,要详细说明自筹增持资金具体来源,是否属于借贷、理财、资管计划或其他衍生品资金,以及相应资金是否能保障增持计划的实施,相关增持计划是否具备可实现、可操作性,是否存在大额杠杆收购或“忽悠式”增持的情形,并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做出在实施期限内完成增持的承诺。
作为玻璃行业龙头,南玻A近年业绩快速增长。2019年至2021年,该公司营收从104亿元增长到136亿元,净利润从3.74亿元增长到14.4亿元。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约108亿元,净利润16.5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谢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