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连发131家违规私募名单,其中13家涉嫌犯罪!6月10日,深圳证监局结合日常监管执法和风险监测处置等情况,披露了辖区重大违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单。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违规私募的披露常态化,体现了对于私募行业监管趋严。针对如何辨别伪私募,深圳证监局此前曾提示,不要受保本保底和高收益承诺等噱头所诱惑,主动避开“凑单”“拼单”等各类陷阱,谨防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13家私募触及监管红线涉嫌犯罪
深圳证监局披露的违规名单中,包括新华财富在内的13家私募涉嫌犯罪。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新华财富) 已于近日被广州市天河区检察院以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华财富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郑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公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早在2016年,新华财富就被指诈骗近4.9亿资金难兑付。新华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掘金1、2、3号私募基金产品,已经于2015年年底陆续到期,全部无法兑付本息,涉及金额2.4亿;掘金5号虽然是今年6月到期,但其借款公司深陷多起融资兑付违约,兑付更为艰难,涉及金额2.5亿元。2016年7月26日,深圳证监局就曾对新华财富采取了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书。
涉案金额较大的私募还包括深圳市中金国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国瑞)。2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的相关案件通报显示,初步查明中金国瑞实际募集资金总额22.48亿元,支付投资者人本金和利息总额为16.88亿元。
同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还包括深圳前海汇能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前海汇能),名单中显示,前海汇能存在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挪用基金财产等触碰监管底线情形。在2019年,深圳福田公安发布的案件情况通报就显示深圳前海汇能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作为私募“重镇” 深圳监管层动作频频
梳理本次名单,除了涉嫌犯罪的私募,“因失联被中基协强制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私募有82家,“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未按要求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被中基协强制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私募有36家。
深圳证监局表示,为促进深圳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强化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警示教育,督促各管理人依法合规经营,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三十二条等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结合日常监管执法和风险监测处置等情况,陆续公开披露辖区重大违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名单。
而就在一周前的6月4日,深圳证监局官网也发布了对深圳秋实弘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聚合创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两家资管公司的四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
公告显示,两家公司在私募基金产品募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的情形,也存在部分私募基金未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向投资者承诺最低收益、未对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等情形。
3月27日,深圳证监局针对私募基金承诺最低收益、未如实披露投资信息等问题,一连发布三条私募基金警示函。公告显示,前海领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一款私募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中使用“按月分配”“按月结算、到期赎回”等文字表述,基金合同约定了目标年化收益率及收益分配方案,实际运作中每月按基金合同向投资者支付收益,构成承诺最低收益。
之所以深圳出现大量的违规私募,实际上也跟深圳是全国私募重镇相关。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全国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4599家,整体管理规模达到14.34万亿元;而深圳的私募管理人达到4542家,占比为18.46%,管理规模18528亿元,占比为12.91%。
根据私募排排网提供给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共有8718家备案运行中的私募证券投资机构,北京注册的私募有1351家,上海注册的有2161家,深圳注册的有1934家。其中百亿私募一共有46家,北京10家,上海19家,深圳4家。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违规私募的披露常态化,体现了对于私募行业监管趋严。
如何识别伪私募?不要受保本保底和高收益承诺等噱头所诱惑
私募行业的整体管理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针对如何识别伪私募这一问题,监管层此前曾多次对投资者进行教育。
在3月16日,中基协刊文《攻克私募行业自律是大问题 强化惩戒与合规管理》,在私募机构登记方面,三大问题仍比较突出:首先,存在关联方从事与私募基金有利益冲突的类金融业务。在管理人登记中,部分申请机构的关联方为类金融机构,从事个体网络借贷(P2P)、民间借贷、保理、融资租赁等与私募基金属性相冲突业务,很容易将关联业务风险传导至私募行业。
同时还谈及有些私募基金高管团队缺乏专业性。如在产品备案方面,部分业务以私募基金名义申请备案,未将受托管理、组合投资、风险自担等基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位,突出表现为:第一,名实不符,以私募基金名义从事非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甚至借私募基金之名从事非法集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二,“名基实贷”;第三,变相自融。
2月初,深圳证监局在通报中金国瑞案件时提醒广大投资者,切实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审慎判断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诚信状况及专业水平,擦亮眼睛识别各类“伪私募”,不要受保本保底和高收益承诺等噱头所诱惑,主动避开“凑单”“拼单”等各类陷阱,谨防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姝欣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铭
联系邮箱:zhangshuxin@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