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月诗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4月下旬开始了一波快速贬值,至今没有暂停。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央行还会继续使用其他逆周期调节工具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后续调整空有多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此轮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下跌了5.3%和6%。
在岸市场上,从4月20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6.3778下跌3424个基点,至5月9日收盘价6.7202,短短11个交易日贬值超过5.3%。
率先暴跌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4月1中币(中币网交易平台app最新版本)8日收盘价6.3788至5月9日盘中跌破6.77关口。此轮人民币汇率在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市场下跌超过6%。
“疫情和预防措施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推高了中国资产的隐含风险溢价,叠加近期美联储持续的‘鹰派’言论推动美元走强,导致4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弱。从交易层面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可能主要取决于疫情变化和抗疫防控措施。”华泰证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兴业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行情以股市跨境资金和国内美元流动性为主。一方面,沪深港通单日资金流入流出与汇率涨跌正相关,即“股汇联动”特征。4月25日,央行实施境内美元RRR降息后,人民币汇率的反弹伴随着落地股资金的大量流入,高估的修复发生在资金回笼过程中。受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影响,a股仍在探底;美联储“加息+缩表”齐头并进,导致美股下跌,也使得市场情绪维持在较低水平,对国内股票债券市场形成压力。另一方面,近两年美元在中国泛滥支撑人民币走强的局面已经逆转,近期美元在中国的利率上行与人民币汇率的修复和高估是同步的。
“节后,虽然美联储最新会议没有进一步释放鹰派信号,但由于资金外流和对疫情下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人民币汇率在过去两周的跌幅超过了其他主要非美货币。”某大型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逆周期政策是否进一步出台?
在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储备发出逆周期信号后,人民币兑美元在短暂停顿后再次下跌。因此,市场格外关注央行的下一步动作。
4月25日,央行宣布,为提高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然而,在短暂反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五一假期后进一步下跌。
中国证券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黄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按照2015年的节奏,一般汇率贬值2%左右,央行就会开始对冲,包括释放外汇流动性、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释放准备金、干预离岸市场等。目前央行已经在6.6左右开始了第一次明确的干预,预计央行也会愿意暂时将汇率位置维持在当前位置。
兴业研究指出,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并行下,全球股市承压,国内美元利率升至平均空人民币汇率。节奏关注整数关口附近结算盘的支撑,央行逆周期政策的时机,可能会减缓汇率调整的步伐。
后续贬值压力有多大?
在美联储将同时加息和缩表的背景下,市场更关注人民币空后续的贬值。
黄指出,在贬值的节奏中,目前的压力是最大的。
他认为,在中美利差上,按照“买预期,卖现实”的交易逻辑,一般来说,在美联储加息、缩预期的博弈期内,美债上行幅度最快。紧缩确定后,美债利率有望在二、三季度初进入高位盘整期,宽信贷重启后国债利率也将逐渐有上行压力,这将导致三季度中后期中美利差逐渐转正的可能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与利差之间并不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受到资本流动管制、债券市场货币结构、融资主体信用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华泰证券指出,在疫情及相关不确定因素明显消退之前,人民币汇率短期可能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基本面因素不支持人民币结构性贬值。
该机构指出,只有稳定预期和增长,才能稳定汇率。人民币实际汇率主要通过相对价格通缩来调节,名义汇率没有明显贬值;而且从跨境资金存量和流量来看,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在经历两次50个基点的加息和收缩后,可能在6月迎来“回调窗口”。人民币更大幅度贬值的真正尾部风险来自于宏观和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利差和汇率变动是结果而非原因。稳汇率的痛点是稳预期和稳增长,利差不应成为当前降息或其他逆周期政策的约束。
“我们认为,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双向加大波动的特征。随着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上行(我们预计在美联储收紧预期的推动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3季度最高升至3.5%,短期内美元指数仍可能进一步升至105附近),后续人民币空仍会有一定的贬值,但幅度总体可控。”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
长江证券认为,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继续错位,短期内人民币可能仍有贬值压力,但贬值空不大。目前中美核心矛盾不同,导致货币政策不断错位。短期来看,中美货币政策分歧仍将持续,对人民币构成压力。但随着国内疫情拐点的出现,复工复产政策正在加速,人民币汇率可能止跌反弹。
编辑:郑晶鑫图片编辑:蒋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