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周四,美国银行板块全线暴跌,连带着股市遭遇了两周以来最大跌幅。在美联储声称要进一步加息前夕,银行业的暴雷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担心的是银行业暴雷连带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来看下这件事情的起因以及在当下时局中这件事可能产生的影响。
这次美股基准KBW银行指数暴跌8.1%,创下自2020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和美国银行}在周四的交易中市值蒸发524亿美元。而造成这些银行巨头暴跌的导火索硅谷银行,在周四当天股价更是暴跌60%。
硅谷银行目前是全美第16大银行,成立仅40余年,1988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资产规模大约2120亿美元,不到摩根大通的十分之一。主营业务十分小众:为科技相关的创业公司提供传统银行业务和风险融资。据报道,美国将近一半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初创企业,都和SVB建立了银行关系。
看到这相信您心理对这个事情已经有了模糊的判断:美联储持续加息造成流动性紧缺,大白话就是利息高了,钱都存银行了,市面上的钱就少了。而这种资金紧缺对于尚在投入期还没有产生收入的初创型企业是最要命的,而科技型创新企业在初期的科研阶段烧钱最厉害,受的影响就会更会更惨烈。
硅谷银行遇到的麻烦在于两点:
第一,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初创企业的存款缩水;
第二,硅谷银行的主要投资——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水18亿美元。
这第二点还是跟美联储加息关系密切:加息带来债券的收益率升高,进而导致债券的价格降低,这时抛售债券必然会蒙受损失。上市公司为了补充流动性还可以通过增发来融资,但是随着利息的升高,很多股市的资金也会流出,存到银行里吃利息,这样就会伴随着股价的走低,所以这个时候通过增发来融资不合算,但对硅谷银行来说至少也还是个办法。为了避免流动性危机硅谷银行被迫寻求通过发行普通股和可转换优先股筹集22.5亿美元。
但是它的客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随着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市场上的流动性愈发紧缺,企业尤其初创型的科技型企业愈发缺钱。前面说过初创型的科技企业都是吞金兽,前期面临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是长时间看不到“回头钱”——只有科研成功,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后,才能产生收益。这类企业投入高,一旦成功了收益更高。它们在自己能造血前常用的融资方法有两种:上市或者找风险投资。但是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这两条路都面临困境:
市场上缺钱,这让投资者愈发谨慎,美国科技企业的估值大幅下降,风险投资活动随之枯竭。据风险投资公司Partech Partners的数据,去年科技业风投融资减少了35%。
另一边受地缘政治、通货膨胀以及美联储加息的政策影响,全球2022年IPO数量下降45%,募资资金下降61%。美洲的IPO数量降至十三年以来的低点,估值降至二十年以来的低点。
这迫使大量美国科技初创企业急于寻求现金,一边大量裁员一边从银行提现——而与科技初创企业有着密切往来的硅谷银行,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被抽干了血。
硅谷银行被迫出售部分资产融资,但它的资产主要是“持有至到期”(HTM)证券投资组合,而这种投资组合面对加息时,价格走低,成了这次暴雷的导火索。
据报道,从2019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四季度,硅谷银行吸收的存款从610亿美元增长到1890亿美元,平均利息成本仅为约0.25%。而其HTM证券投资组合规模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135亿美元增加至990亿美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硅谷银行共买入了880亿美元的10年期以上抵押贷款,平均收益率仅为1.63%,在美联储市场利率为5.2%的当下,如果这笔HTM投资组合按市值计价,可能会导致严重损失。
目前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已经将SVB的信用评级下调至Baa1,并将该银行的信用前景下调至负面。此外已有基金表示将从SVB撤资。这些无疑将加大硅谷银行再融资的难度。
一边是作为资金来源的科技创投企业的持续性抽血,一边是主要资产(证券)的贬值,一边是主要融资渠道的股市估值的比照高点近90%的贬值,硅谷银行还能成功渡劫吗?会引发下一场“雷曼危机”吗?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似乎还不太担心。他们认为硅谷银行这次暴雷的标的证券投资组合中存在太多的长期抵押贷款,这在其他大型银行业中并不算普遍。甚至有分析师预计硅谷银行将在2023年底实现盈利,只是利润额可能很小。
但是不排除会有其他区域性银行可能面临危机,因为与拥有更多业务部门的大型银行相比,区域性银行的业务更单薄,有可能出现抵押贷款方面权重过高的情况。毕竟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数据,由于利率的上升,美国银行业在证券持有方面已经存在6200亿美元的未计价损失。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卡西迪的看法可能代表了更多的分析师的想法:银行业整体情况还并不令人担忧,但可能面临区域性风险。如果美联储将利率提高到5%-5.5%以上,会出现更大的信贷损失——不过,美联储有能力通过降低利率来防范由此引发的潜在金融危机。
我们来把这话翻译下:利率提高到5%-5.5%以上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但是美联储手握加减息的决定权,随时可以通过停止加息甚至降息来避免危机。那么问题就来了:美联储究竟为什么要升息?还会有持续的升息吗?如果放弃加息意味着什么?
美联储加息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是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给出的抑制通胀的目标是2%,但经过一系列激进的加息后,2023年1月的CPI同比上涨6.4%,这引发了美联储仍将大幅计息的预期。目前分析认为美联储在三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5%,到5月累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57%。
据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至4.75%-5.00%区间的概率为35.4%,加息50个基点至5.00%-5.25%区间的概率为64.6%;到5月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6.4%,累计加息75个基点至5.25%-5.50%区间的概率为57.2%,累计加息100个基点至5.50%-5.75%区间的概率为16.4%。
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的加息不会大幅度的降低通胀,美国这次通胀本质上的原因是因为“美元太多了”,这个“太多”源于几方面的合力:疫情期间美式印钞机的大放水,全世界范围内的去美元化,俄乌战争引发的能源涨价等。这些条件没变,甚至还激化了,那“太多” 的情况就不会改变。利率对流动性的调节很明显且立竿见影,但是对美元的信心倒了,市面上的美元只会“越来越多”,会反过来抵消美国通过加息降通胀的意图。
在这个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就显得有些孤注一掷了:通过加息回流美元,击穿新兴国家脆弱的汇率,进而杀个回马枪实现对击穿国家的洗劫;以及通过美元潮汐实现通胀外溢。这些目的的实现都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资金如美国所愿回流美国,像以前很多次一样。
然而这一次显然不一样了,很多资金有了不同的选择。美国借挑起“俄乌冲突”之际,开启加息,引发大量欧洲资金出逃,这部分资金就有相当一部分跑来了中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介绍,2022年,我国吸引外资取得丰硕成果,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提质的三个新变化。一是吸引外资质量不断提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长46.1%、28.3%;二是外资来源地更加多元化,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2.2%、17.2%;三是外商投资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21.9%、14.1%。
并且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避免被收割,开始加速去美元化,既是自保,其实还是不得不之举。从事外贸行业的朋友已经开始遇到有的国家由于缺美元,影响到进口货物了。这种情况特别适合跟我们签订互换货币协议,改用人民币向我们买东西,我们全产业链,啥都有。
美国的加息是在危机边缘跳舞,真的那么万无一失吗?
前不久美国的顶级投行黑石也爆出债券违约,直接原因是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违约,但本质还是加息引发的流动性紧缺,早在2022年12月黑石旗下千亿美元房地产投资基金BRIET就已经突然限制赎回,而且这个基金投资的区域之一旧金山,是这轮加息引发的房地产下跌的重灾区。黑石集团已经开始售卖一些优质资产来缓解流动性紧张的状况。
这些状况折射的是原本是美国经济发展引擎的科技公司、房地产、银行业、金融公司在美联储加息下的困局。这些点滴的危机,在经济前景暗淡的环境下,没能得到政府刺激经济、释放流动性的扶持,危机会否扩大?或者会不会在加息预期下有新的危机爆出来?这些危机会否连成片,造成对金融业的致命打击成为新的“雷曼危机”?
只能说缺乏信用的美元在加速消耗它的信用。
但美国现在骑虎难下的是放弃加息同样很难:国内高企的通胀水平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明年就是大选年,降不下来的通胀可能直接将拜登的政绩抹零;同时健康的经济形态认可的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而美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显然不在此列,这种高通胀的状态经常被解读为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的开始,这同样是美国不愿意接受的。
所以它只能持续在危机边缘横跳。美国的货币调节空间其实已经非常有限了。北京时间3月10日晚10点的消息:“硅谷金融集团复牌,跌幅再次扩大至50%。CNBC刚刚报道,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筹资努力已失败,正磋商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