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迦牟尼一定拥有最极致的快乐。
可是为什么你不快乐?因为你的多巴胺阈值不够。
什么是多巴胺阈值?
多巴胺是什么?一种会让你感到快乐的神奇物质。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
多巴胺有三个认知功能,运动控制、行为选择和强化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奖励。奖励就是多巴胺的主要作用,呈现方式是愉悦感,而人们为了获得愉悦感,会采取行动。
但这种愉悦感会随着经验的累积而降低,也就是说,多巴胺是奖励预测误差,也就是你额外的部分。
所以,大量多巴胺分泌于未曾想到过惊喜,比如梦想达成、故人相逢,当然也包括婚外情、看爆炸新闻等。
获得多巴胺的关键在于想要而不是拥有。也就是多巴胺有个阈值,即奖励预测误差(reward prediction error)。
你在学习了某件事情累积了某种经验、吃了某种东西、做了某项行为之后,这个阈值会升高。也就是当你下次再重复某种行为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同等的愉悦。
柯立芝效应很好地解释了“始乱终弃”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
也就是雄性动物和原配交媾后又立即找新的交媾对象,当然间隔时间有长有短。
也就是说雄性动物可以使不同的雌性动物受孕。当然雌性动物也有类似需求,只是程度不及雄性。
换言之,“性行为”并不能给动物带来永久的愉悦,而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性行为就可以。
生物学上把这种效应的作用归结为可以让某个物种延续下去。
柯立芝效应可以很好的解释性上瘾,因为所有的上瘾活动都能增加多巴胺。
但一旦触发柯立芝效应,你就会感受到过山车般从巅峰到低谷的过程。
也就是说性高潮会让你感到愉悦,但很快你就会厌倦,于是你会通过调整性行为(比如方式,对象,强度,辅助工具)来维持下一次的性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结婚后的双方,经常会为了保持“性”福采取不当手段甚至换妻的方式来提高多巴胺。
久而久之,夫妻双方对于所有性方式都了如指掌,却对彼此越来越厌倦。
这种情况下,有人能会选择通过不同工具的自慰,有人会选择网上浏览色情信息,有人会选择换性行为对象也就是婚内出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婚后出轨的例子,包括商界名人和娱乐圈明星。
明星出轨不是因为妻子不够美
人们对出轨行为的普遍认知是寻求新鲜感、快感,所以会去找更漂亮、更优秀的另一半,那么为什么渣男可以抛弃貌美如花的妻子,或者有钱有颜的老婆呢?
比如京东老总刘强东,佐佐木希的谐星老公,还有张雨绮的导演前夫。
前者的妻子是青春美女,后者的妻子是日本万千少男的梦中情人,而张美女更不用说,追求者都排到了法国。
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好的妻子都不珍惜?是因为妻子不够美、不够体贴、不够有钱?
不是,是因为多巴胺阙值。
恋爱结婚就是一个多巴胺逐渐下降的过程。所以,总有建议说不能恋爱太久,一旦同居需要尽快进入婚姻,因为久了就会疲倦,就会厌倦。
人们觉得热恋期永远不够长,而七年之痒总是比想象中来得快。
正所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中的双方其实很难感受到性愉悦和恋爱的浪漫,彼此都把对方好的坏的都已经看得很透。
所以,婚姻到最后都不是爱情而是亲情。
柯立芝效应背后的原因——基因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道金斯,曾经在《自私的基因》一书提到过,演化的驱动力是“复制者”(replicator),也就是基因。
基因是细胞内决定某一生物体的性状的遗传物质。
道金斯认为,基因是我们的原动力,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是基因延续的载体。
我们并不介意自己个体的存活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基因可以更广泛的存在。
为什么一夫一妻制被普遍认可?
那是因为基因的延续需要成本。从精子和卵子相结合成为受精卵,从婴儿诞生到长大成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消耗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还有金钱。
所以,一夫一妻制是符合让人类发展基因延续的最佳选择。
多巴胺阈值解释了人为什么贪得无厌
当然,多巴胺阈值还体现在除了两性之外的其他区域。
多巴胺产生的机制在于奖赏预期的误差,也会迫使你继续寻找更大的误差,因为你的阈值会升高,你的愉悦感会更难出现。
于是,人类穷尽一生去寻找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来自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
回到我们的正题,你的愉悦来自新奇,而不是快感。
无论是性高潮还是其他吃喝玩乐,以及一切让你感到兴奋的东西,都是好奇心。
先说吃喝玩乐,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买的东西永远没有别人买的好吃。
为什么呢?
我们假设两个场景,第一个是你在办公室,早上吃了一个橘子你觉得挺好吃的,然后有同事又给了你一片橘子,你还是觉得很好吃。
橘子还是橘子,只是你没有想到天上会掉下橘子,所以你很高兴。
第二个场景,你之前没有吃过那种橘子,一天你上班同事给你了一片橘子,你吃完之后立马买了一箱橘子,却再也没有你之前吃同事那片橘子时的喜悦。
后面那个场景比较好理解,因为你之前没吃过,后来你吃了你觉得你已经知道是橘子是什么滋味了。
前一个场景则附加了其他的含义,因为是同事给的,所以是个惊喜,也有同事的情谊等等之类,所以你会感觉到橘子特别好吃。
再看看考试中的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你认为自己不可能及格,结果及格了;第二个场景是,你努力了很久,觉得自己会及格,结果你及格了。
你认为是前者更快乐还是后者?
一定是前者,因为前面的你没想到,是个意外。
商业社会中,这一条规律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是炒币人的噩梦。
2017年底,10个比特币可以买奔驰100个比特币可以买房。而在2009年,一美元需要1309个比特币。比特币在2018年从一比两万美元变成一万,七千,五千(今日牌价是两万美元)。
据传,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深谙密码学,而他创立比特币的初衷是这一数字加密货币不受政府监控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
比特币经济适用P2P网络。而P2P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本身可以确保没法发由某人大量制造比特币并投入市场进行价格操控。
而比特币的有限的总数量和无法揣摩的规则,所以,比特币可以让人在短时间有巨大的财富波动,因而被富人甚至专家推崇,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
全世界有一半炒比特币的人是中国人。不好评价比特币的本身,因为经济甚至科学的根源其实并无对错。
但买比特币的人实际上是有赌博心理的,赌博为什么会上瘾?其实就是多巴胺阈值变化导致。
网络上瘾和游戏成瘾,现代人逐渐沦为多巴胺的奴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无控制的上网行为。
网瘾主要集中在青少年,而原因是在儿童和成人角色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适应,导致被网络的虚幻美好所吸引因而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列为精神疾病的一种。
游戏上瘾和网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绚丽的画面和丰富的信息让个人和现实隔离开,让人在获得新奇的同时产生愉悦。
游戏设定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求胜欲望,玩家完成任务或者达成游戏目标获得奖励,在获得奖励的过程中就会刺激多巴胺的产生。
而多巴胺又是游戏成瘾机制的关键。
除此之外,神秘人物和支线的设定又给游戏增添了更多的未知,并且吸引众多人倾注大量时间和金钱,沉迷其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旦拥有,从此沦陷。
这不是在说爱情的作用,说的是多巴胺。
大脑有没有可能一直分泌多巴胺?
既然多巴胺可以带来快乐,那我们的大脑有没有可能一直分泌多巴胺?
不可能,你会死。不断产生神经递质消耗能量过大,为了能维持人的正常的思考和行动,在进化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产生了自我纠错机制,即不过度耗能。
而多巴胺的分泌达到阈值的时候,大脑就采用平衡机制,释放γ-氨基丁酸抑制感受神经受到过度刺激,因而人们的愉悦感会逐渐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我们对多巴胺阈值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是,我们越来越不快乐了。
我们在寻找多巴胺过程,也让我们的多巴胺阈值逐渐升高,后果就是:人们逐渐倾向于快节奏的生活和短期收益,在日趋丰富的生活种越发麻木和冷漠,甚至情感丧失。
很多原本需要努力或者是付出代价的事情,在人类的智慧下,也被设计成了多巴胺的载体,借此让人类更快速高效的感受到快乐。比如——学习。
前面提到的是游戏上瘾,是很多人没有再玩游戏了,但是越来越多人用游戏的思维来学习了。
现代学习产品或者其他产品都在用游戏心理学对人的潜能和欲望进行各种突破。
比如,寓教于乐和产品沉浸式体验。说到底,我们想摆脱游戏,但我们摆脱不了多巴胺。
有一门学科叫做游戏心理学。
我们来看一下游戏产品设计的理念是什么?(以下我们把自己变成游戏产品经理)。
消费者选购游戏时主要是考虑游戏,容不容易上手,游戏画面够不够好看,我的角色是不是很厉害。
而游戏主要场景或者说主要行为会不会有爆发力,比如枪战,砍杀。
而消费者在玩游戏会不会感到危险,恐惧甚至放弃,如何刺激消费者可以不感到疲倦等等。
再来说到学习。二十年前,游戏思维只是被运用在低幼儿培训,但是现在无论是少儿还是成人,都在讲心流或者说潜能。
而开发潜能大多运用的是游戏思维,也就是如何更快更高效更快乐地学习,让人多学习,就算自己本身没有很喜欢某种学习,但为了获得竞争的优势想方设法地学习。
怎么让消费者从不爱学习变得爱学习?那就是将学习产品设计成游戏。
比如,打卡领奖励,比如人际互动增强代入感,比如学习圈子评比刺激人们的求胜欲望。
有一个单词软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火——百词斩,细想一下,我们在游戏中砍人和在学习中砍单词其实快感是一样的。
所以,很多无法背词典的人都可以长时间使用百词斩,说白了,就是享受一个又一个敌人在眼前消失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体现人们对多巴胺阈值的理解。
比如现在的网红店。
那种特别美丽、复古、有故事情怀设计的餐馆和店铺设计,总能引发人群的关注并引起大家的喜欢。比如,长沙的超级文和友,比如满大街的超级猩猩。
你可以在这些场景下变成游戏中的人物(文和友中你会变成以前的人,超级猩猩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强壮的人),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美好自己的预想。
换一句话来说,我们都成了游戏中的人,我们的人生也变成了游戏人生。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快感或者快乐来得也更加容易。
多巴胺也在人类不断地努力下更有“规律”地释放。
于是,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感到快乐,我们也会更快速地感受到失落。其实这就是一个和多巴胺斗智斗勇的过程。
如何才能永远愉悦?是继续挑战多巴胺阈值,还是有别的方式?
避免可以短暂感受到快乐的事
这是一个在某问答平台被热议的问题。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避开什么东西?
大家的回答很统一,要尽量避免可以短暂感受到快乐的事。
什么叫快感?很快的感觉。什么叫快乐?迅速地欢乐。
那些短期可以感受到快乐的事,可以给到我们迅速刺激并且得到迅速反馈的就是短暂的快乐。
以前我们只有在森林才可以杀死野兽,现在我们在玩游戏就能打怪,获得经验获得奖励。
以前我们学习需要去图书馆,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获得知识,现在搜索引擎随便一输入,立马得到答案。
以前我们交朋友需要约个时间,找个地方很认真地聊天,现在只需要下载一个社交软件。
以前看我们别人演出得穿得很正式去歌剧院音乐厅,现在你上媒体平台随便一点还可以互动。
不能说不好,但是便利会让人更加浮躁和缺乏耐心。我们再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宁静和意识的自由。
因为,我们是被束缚住的。所以,如何不变成多巴胺的努力,获得更长久的快乐或者更永恒的幸福?一个字——慢。
不是说你拖延,而是你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思考,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要深思熟虑,你交的每一个朋友说过的每一句话请走心。
否则,人云亦云和急功近利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焦躁和迷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你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很多成功人士或者学界大师都在生活中尽可能的简单朴素,或者不使用社交软件,或者常年只穿同一种衣服,其实就是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慢慢研究,潜心钻研。于是长年累月的努力和思考让他们获得比普通人更多的想法和智慧,也成就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多巴胺高水平的人比较容易成功
《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一项研究指出, 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他们的大脑中前额叶多巴胺的水平比不愿意付出更多努力的人更高,而高水平的多巴胺会让他们不会被短暂的快乐所吸引,以至于在做决定时更倾向于长远的考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愿意放弃短暂利益不怕困难目标长远的人,有更多的可能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
也就是说,你需要自律,你需要更加坚定和执着,你清楚你每天都在为了什么而努力,你就会感到踏实。
你不会焦虑,更不会被短暂的快乐蒙蔽内心,也不会受到短暂的诱惑吸引,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
而热爱生活的人往往是可以感受到生活乐趣和指导如何享受生活的人。因为懂得生活,所以不缺发现生活美的方式,也不缺发现生活趣的途径。
我们为什么会去幻想不存在的世界,会去追寻更理想的世界?有两个原因。
一是你在现实生活中不够自信,觉得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不好,所以回去找更刺激的关系来强化自己的存在感。
二是你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安全感也没有成就感,所以你希望获得更多的快感来分担你的忧愁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游戏成瘾者多数工作不开心。
如何让自己慢下来?
互联网时代,人容易被环境影响,而互联网科技也要快乐的获得更加轻而易举,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习惯互联网下的短暂的快乐。
前面提到,我们要让自己的多巴胺持续高水平需要让自己慢下来,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如何慢下来。很简单,适时地离开这个环境一会。
每天抽一部分时间地将自己从社交媒体,互联网媒体平台中剥离出来,去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
人际交往多认真,交流思想,深化一下感情,而不是你发我一个表情,我回你一个红包。
学东西方式多元化,上网浏览是一种,书店看书也是一种,你和别人交流也可以学东西,自己观察周围也可以拓宽眼界。
你为什么会去思考多巴胺阈值,并且为自己发现多巴胺阈值的背后意义而感到兴奋?因为你不开心。
你在找寻如何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并且让自己所有的行动都有意义和符合常理。
以前我们常说,是先有了物质还是先有了意识。
我们会思考究竟是科学带来了文明,而是文明推动了科学。
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在寻找道理,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以前是庄周梦蝶,现在都是用3D化蝶;以前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现在估计看见白云想着乌云。是生活无聊了么?不是。
是日子没有了意义了吗?不是。
只是人不一样,你的感受不一样。你没有认真去爱,去生活,生活对于你来说当然没有价值,无论是多巴胺,还是其他胺。你就算找到了规律发现了秘密,又能怎样呢?
当你不再计较,你才会得到,当你不再执着,你自然就会安宁。最高级的愉悦来自于宁静和祥和。你自己是福的依附,爱的化身,你也可以持久地感受爱,感受快乐。
- The End -
作者 | Bear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2] Lalasz, C. B.; Weigel, D. J. (2011).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extradya dic rel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nsation seeking on intentions to engage in sexual infide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 (7): 1079–1083. doi:10.1016/j.paid.2011.01.029.
[3] Beauvoir, S. D., & Parshley, H. (1960). The second sex. London: Landsborough Publication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