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4月1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19部门联合发布《辽宁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发展居家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机构。
去年7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湖北武汉、广东佛山、四川阆中、山东济南等地各级政府,纷纷发文、建立试点,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建设及部署,要求针对不同需求老年人,精准提高医养专业化水平。
老龄问题,应该用新思维去看待
“爷爷奶奶,咱们该吃药啦。”在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的住院中心有一些特别的住客,他们就是失能老人。2022年下半年,嘉鱼县人民医院响应政策在住院部的一层楼内打造了失能老人康养中心,目前最多可容纳50名长者。
95岁的张年(化名)和同龄的夫人在去年选择来到在失能老人康养中心居住,平时儿女们工作忙碌,很难全程陪伴、照护他们,而在这里,老两口依然住在一个房间,日常饮食、慢病管理和紧急医疗都有了保障,“就想在家里一样。”张年说。
在湖北嘉鱼县人民医院康养中心,67岁患有帕金森的老人在看书。张赫摄
嘉鱼县人民医院护理总监邓澜介绍,医院为中心入住的高龄、半失能、失能、失智长者提供疾病治疗、康复治疗、慢病管理、日常保健、生活照料等专业服务。县医院配备了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员,每位护理员可以照顾3-6位失能老人。预计未来五年医院整体搬迁,将建设专门的康养楼,预计可容纳近200位长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随着我国健康中国建设和新医改的深入推进,老龄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医疗健康需求与挑战,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20多年了,要用一种新思维去看待和对待老龄化社会与老龄问题。
“建立了‘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新模式后,不再是原来单纯的养老生活照料,还要将提供疾病诊治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刘维林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医办养”能够弥补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让医疗和养老无缝链接,解决老人在家庭、养老院、医院间来回奔波的困境,减少他们的身心负担、经济负担。
“医办养”需要真正惠及民生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占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随之而来,老年病在我国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
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雷冬竹曾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由政府主导,鼓励并扶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公益性和普惠性有机结合,让医养结合真正惠及民生。
雷冬竹认为,养老主要有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两种方式,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而言,医养结合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但目前我国医养结合还面临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专业健康护理服务不足、医养结合机构运营困难、体制运行依然不畅、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等问题。
对此,她建议要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纳入老龄发展规划,在投资融资、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行政审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医养机构新建、改扩建。
此外,还要加强行业监管考核。进一步细化优化行业规范,明确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等。建立统一完善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并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与运营补贴挂钩考核,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的需求。建立医养结合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责编:王卓
主编:张赫
校对:乔靖芳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