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傍晚时分,家住科苑新村的居民王慧琴又带着孙子一起溜达到小区新建的口袋公园,这已经成为祖孙俩每日的“必修课”。伴着二胡清脆的弦乐声,王大姐与姐妹们一同在广场上聊天,孙子也同小伙伴一起嬉戏,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主城区科苑小区周边的“口袋公园”
“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真是不错!以后散步、健身不用跑远,家门口就有!”王慧琴告诉记者,谁又会想到,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这块荒地一度是社区居民的“心病”。每到夏天,居民走到此处,都要掩鼻绕道而行。为了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市园林处决定对这个“垃圾场”进行综合整治。施工前,市园林处及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征求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将这里打造成口袋公园。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口袋公园正式亮相。
园林绿化巩固提升行动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十大巩固提升行动”主要内容之一。
▲老旧小区改造
▲农贸市场
近年来,我市聚焦市民素质、物业管理服务、园林绿化、空置地块整治等方面,梳理创建短板弱项问题共26大类160项,递进式推进“十大整治”“十大提升”和“十大巩固”行动,持续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向上向好。三年来,累计完成107个老旧小区改造、243个小区整治提升,新建或维修基础设施60万平方米,整治提升专业市场、农贸市场38个,清理销毁“飞线”充电1154根,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4500余份,整治杂乱线缆超108万米,累计收治流浪犬3000余只,全市电瓶车上牌率99%、头盔佩戴率95%以上……街道干净整洁、店铺规范经营、城市靓丽有序,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出了家门,步行15分钟能做什么?贵池区秋浦街道九华社区阅读空间给出了答案。
▲贵池区秋浦街道九华社区阅读空间
“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阅览室,太幸福了!这真的是在为我们谋福利。”这几天,家住南湖杏园的居民高盛盛又增加了一个好去处,自从得知社区阅读空间建成以后,只要一有空闲她就前来看书,有时一待就是大半天。目前,九华社区阅读空间有藏书6000多册,涉及文学、哲学、儿童读物等类型,能基本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
▲主城区翠微苑小区打造的“15分钟健身圈”
如今的池州主城区,“15分阅读圈”“15分钟健身圈”这样的便民生活圈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从家出发的15分钟范围内,不仅包括满足基本生活所涉及的菜场超市、便利店、快递站点等,还有教育、医疗、娱乐、政务服务等配套,让居民“近在咫尺”就能享受高品质生活。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近年来,我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为抓手,深入实施暖民心十大行动,建成开放老年助餐点205个,新增托育托位1460个,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健身场所215处,全市60%菜市达到“文明菜市”标准,主城区主要交通路口便民遮阳棚实现全覆盖。同时,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支教、关爱孤残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乱、停车难、充电难等“老大难”问题,我市通过新增2996个公共停车位、开放1.2万个人防工程停车位、免费错时开放67家单位内部停车场、增设住宅小区充电桩200处等方式,对症下药,有效解决。
今年54岁的陈良月,平常在农村老家种些蔬菜拿到城里卖,每天有近60元收入。“这个政策很好,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陈良月指着胸前的一块标牌告诉记者,有了城管队员发放的“临时便民摊点”胸牌,就可以在临时摊点售卖蔬菜。
小摊点里蕴藏着大民生,这一处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小“集市”,曾是城管队员管理中的难点之一。经过贵池区执法人员多次走访排查发现,菜贩共有14户,大多生活困难。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市容、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月亮湖中队对这14户摊点位置重新进行了指定,实施划线管理。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深做实网格化管理,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留住城市温度和“烟火气”。
▲主城区滨江公园
“我们玩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席地而坐,站起来身上都很干净。”3月15日,在主城区滨江公园,几名老年人一边坐在草坪上拍照,一边惬意地交谈着。在公园东入口广场上,一辆小型冲洗车缓慢行进,后面跟着扫地车配合作业,几名环卫工人有的在清扫草地上的垃圾和落叶,有的在擦洗石凳和栏杆。
当前,我市正锚定“席地而坐”标准,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力争到2025年底,100%的街道干净指数测评达“干净街道”等级,市民群众对打造“最干净城市”满意度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