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一则新闻标题令人困惑。不是比特币大跌,也不是大宗商品暴跌,这些都在宋鸿兵鸿学院直播课上早就分析、讲解过了,也许行情还会有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和原理不会改变。
真正令人惊诧的是来自某财经媒体,关于“央行将放弃汇率目标”的新闻。这条新闻不仅在网上迅速传播,并且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众中也遭到热议。一时间众人哗然,猜测纷纷。
然而,仔细分辨其中三味,却不禁发现整条新闻又是标题党的杰作,但是对于一般读者却着实有些容易误读的成分。
新闻原文:中国央行某研究所所长上月在莫干山会议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汇率是全球所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偏好、预期和交易决定的。人民币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的后果之一。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周边国家以及与中国有密切投资贸易往来国家的货币锚,这些货币都将对美元升值。
可以说,从学术角度,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人民币最终放弃汇率目标,完全由市场化决定,这并没有什么错误。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新闻标题上,标题中把“最终”两个字去掉了。一种长远未来的趋势,一下子变成了央行下一步的行动。这怎能不令人关注!尤其是在目前美元“放水”不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背景下。这种新闻标题就更具迷惑性。
有些观点甚至以此为证,认为通过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降低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压力,大幅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甚至是取代美元对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可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作为一种即将发生的现实,下一步,面对美元的震荡和通胀压力,中国央行真的会放弃人民币汇率的目标吗?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
首先,中国央行最近从未说过自己有所谓的人民币汇率目标。人民币汇率是市场化交易的结果,中国央行怎么会干预市场交易呢?即使央行提出过所谓“逆周期因子”,但那也只不过是市场的一种手段。
其次,对于变化中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也不存在绝对的汇率目标。之前人们将“保7”“保6”视为一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心理关口。但那也只是一种心理作用。
国际金融学者、《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早在鸿学院微课堂第70期和111期 中分析过,人民币汇率的形成过程,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贸易、利率之间的关系。无论是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金融战,还是目前遭遇的美元走软、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死守一个汇率目标,和对方打阵地战都是兵家大忌。
打仗根本就不是这样打的。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外贸、内需、以及金融头寸等各种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排兵布阵。尽量保护自己的企业和民众,兼顾短期和长远利益,尽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再次,尽管中国央行会有预设的战略目标,但是这依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二三月份美国不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加大美元量化宽松力度时,适当地提出人民币的对应升值,而且是持续升值,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在4月份,当美联储对通胀预期视而不见,装聋作哑,依旧“放水”美元的时候,提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将导致美元的疲软和人民币的升值的警告,甚至人民币将成为中国周边国家经济的稳定器,从而取代美元。这也是对于美联储的一种警告,对于市场的一种预期。
然而,当5月份,通胀已经高企,美联储加息步伐已经临近的时候,再将三四月份的央行官员当时的讲话拿出来,作为市场的判断和政府的主张,这就存在了较大的问题。
从长期来看,央行官员说得没错,从新闻本身的内容来看也没错,但是恰恰是新闻报道的时机有些不合时宜。新闻中简简单单的“上月”两个字之下,其实忽略了国际金融形势的巨变。
在美联储有可能大幅提前加息、大宗商品、美元指数动荡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进出口双双遭遇增长瓶颈和市场动荡风险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将显得更为重要。
这也是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为什么要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的原因。
最后,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中国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的表示,更多的是一种简单化的表述和长远预期。
学者说话一般比较大胆,但是也同样十分严谨。一些看似大胆的主张和观点,往往都会存在某些特定前提条件的限制。断章取义,往往只是为了博取眼球,结果造成误导。
中国央行某研究所所长表示的“中国央银行最终将放弃汇率目标”的说法,就有着极为明确的前提条件和时间限制,即“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国中央银行“最终”将放弃汇率目标。这句话从学术上说并没有错。就如同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最终是要死的”一样,其本身没有错误。
但是,有意地在标题中去掉“最终”两个字,并将其视为中国央行近期的政策走向,那就显然存在误读。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增速较快,但是比重依然较小。
2020年,人民币结算占中国外贸的比例(含服务贸易)仅约18.4%,人民币结算占全球贸易的比例(含服务贸易)也只有约2.5%,其中绝大部分还集中在东盟国家。截至2020年8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排在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的位置。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为1.91%。可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依旧任重道远。
最后,给大家推荐五种方法,来提高对于新闻和消息的辨识能力。
学会这五招 避免被一些新闻误导
第一招,看新闻出处。在中国一般关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重大消息的发布,一般只能由新华社、人民日报授权发布。即使是央行研究报告,或者是由所谓的官方学者,例如央行金融研究所学者进行的市场吹风,也一般由新华社、中国证券报等官媒报道。
通过外媒、市场化媒体发布的官员采访和言论,在仅有独立信源,没有其他报道印证的情况下,则需要小心。尤其是对明显违反经济常识、违反官方保密纪律、违反议事日程的内容要保持冷静和质疑,需要进行多渠道的再次应证。
第二招,对于新闻发布的时间要注意。是否有明确的事件发生时间,如果没有明确时间点,或只有近日、近期则需要小心。
同时,对于消息发布时间和事件发生时间,如果间隔过长也需要注意。这种情况下,即使消息本身是真实的,但是由于时间间隔较长,讲话的背景、事态的进展可能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出现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情况,从而给人们造成误导。
第三招,关于专业机构的称呼规则需要了解。例如,中国央行,一般只用于简称,或者是非官方的表述。其全称和官方表述是“中国人民银行”或“人民银行”。作为专业媒体或者是中国政府官员很少会出现“中国中央银行”的表述。
第四招,要分是官员的个人表态,还是官方表态,尤其对于政府的各类研究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的学者的表态,读者要注意其表达的具体语境,是政策解读,还是学术探讨,抑或是个人牢骚。
这需要结合整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场合、报道的媒体性质,以及讲话全文来判断。学者说话一般比较大胆,但是十分严谨,一些看似大胆的主张和观点,往往都会存在某些特定前提条件的限制。
断章取义,往往只是为了博取眼球,结果造成误导。
第五招,在看到重大、且不合常理的消息后,应该及时关注相关官方跟进报道。对于重大新闻和突发事态,一般都会进行进一步解读和说明,当然也包括辟谣。
当然,在发生重大经济事件和重大消息后,也可以多多关注鸿学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