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四届“‘大数据与营商环境’高层研讨会”暨城市活化研究院(公号)“后疫情城市活化观察”系列沙龙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文旅元宇宙:场景落地与生态建立”为题,聚焦城市活化、元宇宙、数字文旅等主题。
研讨会现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李世奇在题为《元宇宙:文旅经济新空间》的发言中提到,今年发布元宇宙产业政策的十一座城市,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2019年已达到1.4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全国旅游收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已有七座城市在今年发布了元宇宙产业政策。
陈雁冰在题为《数读故事:千人眼中的千面元宇宙》中对小红书、百度、微信等社交软件上的“元宇宙”话题搜索与讨论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将微信热词分布与元宇宙产业7大层次相结合,详细解读“元宇宙”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理解和“元宇宙”概念的演变脉络。
文旅企业家耿侃在题为《强元宇宙文旅:“灵肉分离”的后体验模式》演讲中,提出“元宇宙”是一个重度依赖世界观的技术观,且需要厘清的是,虚拟现实不等于模拟现实,他认为,“元宇宙”的本质是一个纯粹的意识世界,而非强调感官,其技术的实质需要做到推动意识与肉体的实时分离,“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应当成为元宇宙的世界观和技术观。
城市活化研究院创始发起人、上海大数据联盟副理事长徐锦泉在发表题为《元宇宙,虚实相生的城市活化》的演讲中提出,数字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元宇宙”是内生于城市“升级换代”的整个进程中。上海作为全国首个提出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的城市,以及全国首个5G全覆盖的城市,发展元宇宙产业具备坚实的数字化底座。后疫情加速了城市虚拟空间的成长,实体+虚拟的混合型城市已经诞生,催生众多虚实相生的混合场景。同时他也探讨了元宇宙在未来助力城市活化的可行性。
圆桌论坛
第一轮圆桌讨论主题为“元宇宙:城市文旅的新需求与新机遇?”,发言嘉宾们共同探讨城市文旅产业发展与元宇宙彼此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其中,攸地设计/UDIA创始人执行董事沈玉峰认为,未来线上线下的互动将越来越密切,人们对于空间体验方面的需求仍然是需要专业的去研究,专业的去推进,未来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事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谢婼青提到,对于Z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元宇宙所倡导的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其与文旅产业相融合将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板块的主题为“文旅元宇宙的生态建立”。嘉道数据技术元宇宙合伙人李雪松在题为《设计文旅元宇宙的几个关键词》当中分享了他所认为的元宇宙在未来落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比如NFT、游戏、土地等。上海有吉互动科技有限公司COO许艳发表题为《虚拟数字IP赋能文旅品牌营销》的演讲,重点分享在虚拟人产生背景下的文旅品牌营销,她认为,在技术支持上,虚拟人会实现内容创意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元宇宙确实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有来自于数字产品的,当进入元宇宙有载体以后有一个数据版权,有一个数据IP的资产,可以产品化,可以由线上走线下,同时又有其他的版权交易,更利于出海,包括有了更多的玩法。当虚拟IP能够叠加上付费模式,包括智能应用以后,在其他交互上面有了更多手段,所以虚拟IP给品牌带来了很多新的增量市场。
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数字产业投资事业部副部长、上海善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刘亮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双生,面向Z世代的文旅元宇宙》,他认为当下营销具有以下发展趋势:第一,以前的企业是“我有什么?我卖什么。”“但现在我们要变成你要什么?我来制作什么?”整个营销逻辑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品牌不能刻舟求剑了。第二,以前都是品牌单方面地叙述一个故事,讲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希望引起消费者共情,今天的Z世代喜欢自己创作,所以品牌要从一个叙事者变成与用户的共创者。第三,现在很多品牌还在采取会员体系、积分体系,希望用这种忠诚度计划让用户变得很有黏性,但今天的年轻人要的是现在马上提供互动反馈。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元宇宙专委会会长、路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程小雨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元宇宙文旅IP上海首店,落地实操中的生态战略思考》,分享了元宇宙景区的平台运营商在未来将如何落地实操。
第二轮圆桌主题为“文旅元宇宙,如何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圆桌嘉宾除上述演讲嘉宾外,还特邀VS.work元宇宙引擎COO、江苏虚拟现实协会副会长徐晨翔通过线上元宇宙接口参与讨论。圆桌嘉宾们就文旅与元宇宙相结合的未来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