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1月14日凌晨两时许,深夜中的长沙古城异常的宁静。
突然,位于城南门的民房燃起大火。可随着火势越来越大,不仅没有人前去救火,反而整座城的其他地方也相继燃起大火。
没过一会儿,整个长沙城就都笼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燃烧中的长沙城)
此时,闻声而出的百姓在街道上四处奔逃、哭号,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那么,好好一座长沙城因何会引发大火呢?而且城中百姓如此之多,又为何无人前来救火呢?
要弄明白这一切,还得从一封荒唐的电报说起……
武汉沦陷,长沙危在旦夕
自从“七七事变”爆发以来,全国军民都投入到了抗战之中。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整体国力与日本相差太多,尽管军民拼死抵抗,但仍旧没有挡住日寇进犯的铁蹄。
1938年10月25日,随着军事重镇武汉的陷落,湖南省会长沙市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情势瞬间变得万分严峻。
(武汉陷落)
并且,武汉的沦陷,致使大量的百姓连夜出逃,潮水一般地涌向了长沙。这使得长沙人口由最初的38万一夜激增至50万。
而且,长沙作为大后方,在战前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更是四通八达的通衢之所。所以,在这里存储着大量的战略物资。
但是,人口的变多并没有解决长沙面临的困境,大量的战略物资更使得日军对其“垂涎三尺”。
这些都使得长沙在日军严重变得越来越“肥美”,不断刺激着他们步步紧逼,长沙的形势变得愈发的危急!
可面对旦夕可至的日军,如果长沙一旦落入敌手。那么不仅仅意味着一座城的丢失,更是将巨量的物资拱手让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11月初,蒋介石便亲自飞临长沙,督导守城的相关部署。可尽管各项部署都尽善尽美,但仍旧没有谁敢保证一定能够挡住来势汹汹的日军。
(蒋介石)
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在最后关头不使长沙的物资沦落日军之手,蒋介石在各项部署完成之时,召集了长沙军、政双方的核心人物给予了最后的指示——“焦土抗战”。
那就是,一旦日军进逼长沙,在守城无望的情况下,要组织得力人员将长沙全城予以焚毁。
这也就是说:即便将自己的城池化为焦土,也不能让带不走的各种资源成为地方残杀我方军民的助力。
于是,11月12日上午九时,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接到来自蒋介石的电报:
“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
于是,张治中便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开始召集人马制定出了这个所谓的“保底计划”。
由于日军就在距离长沙不远的岳阳,所以计划中将焚城的时间定在了14日凌晨的4时。
尽管所有人都不希望这个计划最终成为现实,但是前方不断传回的战场消息却在告诉人们,日军就在那里,随时都有可能对长沙发起进攻。
长沙已经是危在旦夕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
由于日军近在咫尺,所以在12日制定完“保底计划”之后,张治中就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事先演练,防止临时慌乱。
因此,13日白天,提前成立的“防火队”就开始准备放火所需的各种工具和燃料。
而且,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全城的起火任务,放火队特地的将300人分成了100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处或者数处关键所在。
(长沙焦土抗战前夕)
如此一来,不仅将原本人数不多的放火队分散开来,还完成了队偌大长沙城的块状分割。
可是,按照计划本来应该的统一行动,却在实际执行中,不少人为了方便,做了一些冒险的举动。
13日半夜,100个小组的放火队就已经全部到位。只等信号一到,就可以实施放火。可是,有的小组由于分到的起火点较多,为了在实际放火中不耽误时间,这些队员竟然愚蠢到事先将汽油等燃料倒在了起火点的建筑之上,企图节省时间。
14日凌晨,数百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放火,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信号的发出。
原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规定了三条:第一就是只有日军在进犯到距离长沙城不足15公里的时候,才能够放火焚城。
(焚毁后的长沙城)
第二就是必须得等国军全数撤离汨罗江且得到命令才能够执行;第三就是焚城前要拉响警报,等百姓离家进入安全区域之后才可以。
其实,如果以上三条都被严格执行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保证长沙城在焚毁的时候,不会造成伤亡。
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意外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到来了。
凌晨两时许的时候,在没有看到行动信号发出且没有接到执行命令的情况下,位于长沙城南门处的建筑突然起火。
这一起火不要紧,不断上蹿的火焰和滚滚浓烟给其他区域放火队的成员造成了误导。于是,他们便接二连三的也开始放起了火。
面对这种情况,保安处处长徐权感到了蹊跷。他认为放火的时间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怀疑城南的失火是意外。
于是,为了不让局面失去控制,他一边叫停自己所在放火队的行动,一边抓紧给长沙市警察局局长文重孚打电话。
(焚毁后的长沙城)
电话一接通,徐权就言简意赅地向文重孚说明了自己的猜想,想让他立即组织警力进行灭火。
可文中孚在电话中表示:由于日军的进犯,警察局的警力早都四散逃逸的差不多了,根本就组织不起人力进行灭火;另外,唯一有能力进行灭火的消防队,为了能够增加“保底计划”的成功率,将下辖的几辆消防车中的水全部排空,都加满了助燃的汽油。
(老式消防车)
文重孚的一番话,让原本还心怀灭火想法的徐权失去了所有可以挽回的可能。
就这样,看着不断腾起的火舌在长沙城中肆意横行。霎时间,往日繁华的长沙城在此刻已然变成了一座炼狱。
那么,最先起火的城南究竟蓄意放火还是意外失火呢?
译电员疏忽酿大祸,数万人悲惨葬火海
原来,在14日凌晨两时的时候,驻扎岳阳的日军突然有了新的动向。他们秘密开拔,向长沙和岳阳之间的“新墙河”地区发动了猛烈地进攻。
其实,“新墙河”地区距离长沙城主城还有120公里的路程。按说这种距离在当时来说,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
(新墙河守军)
即便是日军,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急行军也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可为什么消息传来,远在长沙城的放火队却不淡定了呢?
说起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译电员的一个致命的小疏忽。“新墙河”遭到攻击之后,信息通过无线电在第一时间传到了长沙。
可是,译电员却将“新墙河”译成了“新河”。要知道,“新河”距离当时的长沙主城区仅只3公里。
(老式发报机)
这远远小于“保底计划”当中所提及的15公里安全线。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长沙城南的放火队发生了恐慌。不慎之下,意外将提前浇灌了助燃油料的建筑点燃。
于是,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画面。
火焰冲天,浓烟滚滚。黑夜下的长沙城此刻虽然亮如白昼,但是却让人们看清了老百姓所遭遇的苦难。
由于“保底计划”是秘密制定的,因此在放火队放火之前,除了部分核心人员知晓“焚城计划”之外,其余大部分百姓还被蒙在鼓里。
所以面对到处肆虐的烈火,无助的城中百姓四散奔逃。纷纷向着不远处的湘江边跑去,想在那里乘渡船离开长沙。
然而,由于保底计划的实施,湘江中用于交通的轮船早已被收缴一空。此刻停靠的,都是一些民用小渔船。
(逃难的老百姓)
但尽管只是小渔船,忙于逃命的老百姓已经顾不上许多。挣扎着、推搡着好不容易上了船,正想着可以离开这个恐怖的地狱之时。
却不想,小小的渔船因超重最终在江中倾覆,如此一来,溺亡水中的,又不知几何。
长沙城中的大火由于无人扑灭,一直持续燃烧了五天五夜才慢慢熄灭。
浓烟散尽,人们看到焦尸布满街道,湘江中溺亡的浮尸更是一具接一具!
而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这座具有将近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在此次大火中彻底被毁。
事后经过统计,本次大火导致长沙城内超过6成的建筑彻底毁坏,3万余人葬身于火海之中。
(焦土抗战下的一片废墟)
而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难道罪魁祸首只是一个玩忽职守的译电吗?
惩治渎职官员,给百姓一个交代
长沙的“焦土抗战”政策,尽管有那么一丝誓不与敌人相妥协的决绝在里面,但是因此而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沉重,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人们所诟病。
就连大汉奸汪精卫都抓住机会说道:“如果焦土抗战就像长沙那样毁灭自己,那还不如不抗战的好!”
(汪精卫)
但是,抗战毕竟是为国家而战。虽然有时候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可那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
像长沙这种“敌未至而自乱阵脚”的糊涂仗,给长沙和长沙的老百姓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关于长沙的“焦土抗战”都民意如沸。最终,为了不让舆论失控,压力巨大的国民政府做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将时任长沙警备二团团长徐昆、警察局长文重孚、警备司令酆悌判处死刑并执行了枪决。而作为当时主管湖南的省主席张治中革职留用。
如此,轰动一时的长沙焦土抗战才算告一段落。
结语:
抗日战争虽然异常残酷,但是面对日寇,英勇的中国军民从未有过丝毫的胆怯和退缩。
只是,尽管我们有必胜的信念和必死的决心,但这不代表中国军民的生命在战争中可以被拿来随意蹂躏。
似长沙“焦土抗战”政策中的相关决策,完全无视百姓的生命,一味地强调所谓的战场先机。殊不知,失掉了民心就是失掉了所有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