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喜欢兰花,精于画兰花,独树一帜。其早期作品《楚兰图》是潘天寿的绘兰佳构,创作于1940年4月,赠吴季鑫。《楚兰图》在2009年6月西泠春拍会上以100.8万元拍出,这是网上可查到的该画信息。
这幅《楚兰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笔者发现拍卖信息标注此画作于四川璧山,但从画作于民国二十九年季春的时间,笔者推断创作地应该在昆明而不是四川壁山,源于潘天寿在此期间任职于迁来昆明办学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经查找相关史料研究,挖掘出此画的来龙去脉。
潘天寿先生是一位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师和美术教育家,与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被美术评论界誉为近百年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国粹四大家”。中国美术学院官网介绍: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浙江宁海人。早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得经亨颐、李叔同指导。1923年至上海,常请教于吴昌硕,受其器重。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昌明艺术专科学校等校,1928年起任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国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对现代中国画和书法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等职,并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潘天寿远承五代两宋董、巨、马、夏及元代吴仲圭、方方壶,近法石溪、八大、石涛及吴昌硕诸家,取精用宏,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其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笔墨雄浑,布局奇崛,意境高华,气势磅礴。又擅指墨,极见生涩凝练、古拙厚重之笔外意境。所作苍松健翮,山花野草,新荷老梅,巨石修篁,无不生机蓬勃,诗意盎然。其书法、篆刻、诗词亦戛戛独造,超然突出。有《潘天寿书画集》、《潘天寿美术文集》、《听天阁诗存》等行世。潘天寿是现代中国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无容置疑大师的作品肯定是价值连城,西泠春拍会上潘天寿的《楚兰图》以百万成交就不奇怪了。潘天寿先生为何来昆明,为何创作《楚兰图》赠吴季鑫?吴季鑫是什么人? 后来的人生轨迹如何?
在抗战爆发时,艺术类高等学府全国唯有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当时潘天寿先生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画系主任、教授。日本侵华战争迫使两校西迁至湖南沅陵,1938年3月奉命合并成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国立艺专。当时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职员34人,学生100余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职员13人,学生30余人,共约200余人。不久,因武汉沦陷和长沙大火事件,是年冬国立艺专决定迁校至昆明。潘天寿先生便从沅陵先送家人回到了岳父家后,从浙江金华出发追赶学校,搭运盐的汽车经柳州、南宁、到达越南的河内,又从河口乘滇越铁路火车,到达目的地昆明,几经辗转,潘天寿到达昆明时已经是1939年春季了。
【图:潘天寿(左)与张振铎(右)赶往昆明的路上合影】
国立艺专到昆明后,第一学期借昆华中学办学,与西南联大共用校舍,第二学期1939年7月迁至昆华小学办学,年底,因日本飞机常来昆明城区轰炸,国立艺专又迁至城郊的呈贡县安江村,借村中寺庙继续办学。村子离昆明有五六十里,交通不便,靠滇池水路与昆明城往来。村里举目是高过人头的仙人掌,有很多寺庙,享“九寺绕安江”之美誉。学生宿舍和上课就被安置在寺庙里面,老师借住在村民家里,村民们对这帮远来的师生非常热情,招待殷勤,赞誉学校给村里带来灵气。
潘天寿来到安江村,与国画教师吴茀之、张振铎共同住一个院子,学生常来串门。学生吴冠中回忆“他们合租一家民房,共同请一个保姆做饭。吴茀之老师喜欢吃甜年糕,张振铎老师要吃汤年糕,潘天寿老师则爱吃炒年糕。”
上门请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吴季鑫,1918年2月出生,上海人。自幼由父蓉洁传授绘画,13岁即在邑中举行画展,1933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潘天寿。在校时与认识了音乐系同学张权、莫桂新,大家常常在一起学艺演戏。1937年11月5日日军侵犯杭州湾后,吴季鑫随学校迁离杭州,在逃亡的路上,他参加了学校 “艺专剧社”的抗日宣传,节目便是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控诉日寇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与同学一路南下,遇到难民车、军货车,能上就上,不然就步行,几经折腾,总算赶到了学校的集合点江西鹰潭天师府。半夜又逢土匪抢劫,学校遂迁贵溪,暂住天主堂。不久又随校向长沙进发,全校师生借住雅礼中学。 没安稳几天,学校奉部令离长沙,雇舟经洞庭湖先至常德再经桃源至沅陵。
1938年1月国立杭州艺专抗敌宣传画队一队一组合影于长沙。照片后排左起1xx、2王子云、3方干民、4彦涵、5徐永孝;中排右起1xx、2闵希文、4吴冠中、5吴季鑫、6孙化兴;前排左起1虞书堂、2王文绣、3杨赞、4卢是、5夏明、6柳维和等。
在沅陵,1938年3月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先期到达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先是林风眠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林风眠辞职后,6月教育部派滕固任校长。因战事节节失利,武汉沦陷,战火逼近长沙,学校为求安全,深秋时节离湘向黔滇进发昆明。吴季鑫在沅陵因接家书知道母亲忧急成疾,遂于7月初回上海,在上海住了一年,母亲去世后,于1939年7月经香港、海防到昆明续学。
在随校迁移那苦难的流亡时期,吴季鑫好学博览群书,身边总带着两本世界名著,一本是美国霍桑的《红字》,另一本是《神秘的大卫》。《神秘的大卫》讲述一位享有盛誉的大音乐家失踪后带了他的孩子隐居在人迹稀少的山水之间,终日与大自然为伴,与鸟兽为友,与流水诉衷肠的生活。文笔极为优美动人。在流亡途中,吴季鑫多次把这个故事讲给音乐系同学张权听,而且把书借给张权看。张权看过后赞不绝口,说终身难忘。张权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在"文革"期间张权到上海养病见到吴季鑫再谈起此书时,她说:"我多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呀!”
吴季鑫返校后,在昆华小学校址续学,后随校搬到郊区的呈贡县安江村。笔者查找到吴季鑫回忆(烽火艺程,从《血手》说起):到安江村,学校安排师生在几座破庙里上课,安江村颇有古风,环境也清静幽美。我们到那里时已是一片稻苗蛙声不绝,真是美极了。学校动员师生参加1940年(作者注:4月5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劳军美展。我送了两幅大幅装饰画参展。一幅是《是母是佛图》,由潘师题"是母是佛"4个篆字;另一幅是云南少数民族抒情画。这次艺专的全部作品由方干民老师送渝参展。约在4月间我去看潘天寿师,潘师对我说:"季鑫,你们快要毕业了,今天我画一幅画送你留作纪念。"遂在一块门板铺成的画桌上展纸,我立即在旁磨墨,潘师稍作凝思即慢慢挥毫画了一幅露根墨兰。三尺中堂仅数枝幽兰,真大气魄!还满题七绝五言两首:不多笔墨已离披,纫佩何心唱《楚辞》,同与夷齐无寸土,露根风叶雨丝丝。眉湿春痕重,非关墨藩多。有怀荆楚月,意绪乱婆姿。
从笔者查找到的这一段回忆史料,证实了《楚兰图》创作于1940年4月,创作地是昆明市安江村。当时潘天寿先生创作此画赠毕业生吴季鑫。这幅《楚兰图》为竖幅构图,下幅绘兰花,上幅草书长题,诗后潘天寿自注五字:郑所南思有。所绘兰草以提根为主,是借兰的清气来励志。关于这首诗,潘天寿书画艺术研究专家卢炘先生有精辟注解: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宋亡后,坐卧不向北,因号所南。他画兰不画地坡,谓之“露根兰”。人问其故,答:“土为番人夺去。”露根兰寄托着亡国之痛。诗中的“夷齐”即伯夷、叔齐。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见《潘天寿诗存校注》,卢炘、俞浣萍校注)为当年的学生作画,却如此费心,可见潘天寿不仅艺为人师,德亦为人师,是真正的为人师者。得潘天寿作品难,得有如此寓意的潘氏佳构更难。此画《潘天寿书画集》下编收录出版。
吴季鑫怀揣着潘天寿大师的画作,牢记大师的教导,一生择善而固执之。6月底在安江村拍过毕业照,吴季鑫乘运货车去重庆,上路时张权和其他同学们一同在庙前送别吴季鑫。
吴季鑫拿了滕固校长的介绍信在重庆谋职,几经周折才算在中央文化驿站总管理处找到了一个吃饭的工作。只待了8个月,一个同事到中央信托局做人寿保险,经他介绍吴季鑫也转到信托局画寿险广告,也只半年多经理要吴季鑫出去跑生意,吴季鑫觉得不合适就被辞退了。失业无奈,在教育部"乐风社"一度做了临时工。在这期间日寇常来轰炸,1941年6月5日,从傍晚起至午夜连续对重庆实施多小时轰炸。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防空洞部分通风口被炸塌引致洞内通风不足,洞内市民因呼吸困难挤往洞口,造成互相践踏,以及大量难民窒息,数以千人死亡,造成了著名的"重庆大惨案"。日军的残爆,激发吴季鑫践行报国使命。那时吴季鑫看到重庆街头有许多流浪儿童,就设想要办一个孤儿乐园,后来吴季鑫把此想法告诉在社会部工作的杨放先生(原艺专总务主任),杨放先生就把吴季鑫介绍到社会部重庆实验救济院工作。从此吴季鑫在渝郊救济院工作一直到1946年7月回沪。
吴季鑫在救济院工作没有放弃画画,在救济院设一个画室,坚持创作,只一年就"画"出了一个展览会。1943年10月吴季鑫在重庆举办了个人画展。
1943年吴季鑫第一次画展自藏绫裱原装《农家》立轴,吴季鑫自题签,钤印“季鑫第一次画展纪念之章”,画芯53.5x57.5cm。
画展开幕时,在渝的国立艺专师友林风眠、赵无极、陈永权、张权等都来了。老校长林风眠对吴季鑫赞扬说:"季鑫,过去你画传统居多,现在你突然变了,很好。画画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基本功过后,说放就放。”因吴季鑫的画深受西画影响,博得了"东方马蒂斯"佳誉。这次画展多亏同学和老师帮忙,老同学李长白、王如松以及顾梁老师等都来帮助布展。因吴季鑫的钱都用在裱画上了,所以会场租金还是朋友资助的。画展上徐悲鸿先生买了一幅以资鼓励,还有两个美国人在会外买了几幅,这都是艺专英语教师顾梁先生当翻译帮的忙。其中有一幅《大乘》美国人买去后,没想到后来老同学张权留美期间在顾梁先生家又看到了它。由于张权十分喜欢此画,印象极深,所以在"文革"期间来沪治病时多次要吴季鑫重画此画送她。吴季鑫重画了,但效果远不如以前,感概初作《大乘》时25岁,而彼时已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
吴季鑫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回沪。于1949年上海解放前受聘于上海中法中学任教美术。
1949年12月8日中法中学第三届初中毕业班全体师生留影。第一排左起缪秉诚、 xxx 、方瑞璋、蔡希孟、周承棋、甘增培、马云祥校长、吴季鑫、董寿山、宋石、曹寿生、张应方、吴尚心。
1951年,上海中法中学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光明中学,1958年吴季鑫在光明中学划为"右派",1961年"摘帽"。1962年调到浦东辉中学,1980年7月退休。
云山苍松图,吴季鑫1957.6.2
吴季鑫退休之后,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创作上。他在1980年10月游览了浙江新安江,收集积累了许多素材,在数年之间创作了《新安江上水清涟图》共十幅。首幅是"题记",其次是"月色""晨雾""暮色""谷雨""春雨""雷雨""秋艳""雪霁""朔风",每幅长一米余。这些画已经收藏于中国美术学院。
1985年庄华岳在杭州母校(现中国美术学院)与同学合影,左起:吴季鑫、丁天缺、庄华岳和赵无极等。
吴季鑫毕生致力于教育,培养了不少艺术家。如弟子庄日建,著名书画家、陶刻家,日中书画篆刻协会特聘高级艺术顾问,海峡两岸杰出的艺术家,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学生曹炽康评价吴季鑫老师:屡屡谢绝多方聘请"发挥余热",但先生不为优厚利益所动,宁坐冷板凳,潜心艺术创作和研究,终于在1990年代完成《新安江上水清图》长卷。先生以"教师为职业,作画为专业"的理想,如愿实现。真是: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少年志高耕耘勤,光明竹风骨峭峻。
第2排左一吴季鑫先生与学生曹炽康握手
2003年11月吴季鑫去世。(作者:香格里拉.江楚 张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