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反手摸肚脐
也有人从小对肚脐揣有数不清的问号
肚脐下面究竟有什么?真的是“屎”和远方?
为什么肚脐挠起来尿意绵绵?
难道这里是人类排尿秘密阀门?
别人的肚脐和自己的肚脐,怎么还不一样?
真相究竟如何?这个问题……
还得追根溯源,从胚胎发育说起
#1 何为脐?
脐,是脐带脱落后形成的人体瘢痕,俗称“肚脐眼”。
在胎儿期,脐环下半部通过脐动脉和脐尿管,上半部通过脐静脉汇总至脐带。婴儿出生后,连接我们与母体的脐带会被医生从中间离断。矜矜业业传输营养,冉冉托起新生命的它,却也难逃老之将至,英雄迟暮的结局。
连接我们肚脐那头的脐带会在出生后一两周逐渐萎缩、坏死、脱落、瘢痕愈合,最终形成了我们的肚脐。而脐环内的这些管道也会闭塞变成纤维索带,融合到脐下的腹膜层,或在脐与腹腔脏器之间形成韧带样结构。
由此可见,肚脐就是脐带脱落后形成的人体瘢痕。从新生命瓜熟蒂落那一刻开始,使命结束,就再无其他功能。
#2 脐为何不齐?
为什么肚脐外形长相不尽相同?
原因有很多:脐环内的管道、组织退化有所差异;脐带脱落后瘢痕的挛缩恢复过程各异;每个人局部脂肪等组织结构各有特异;腹部手术等因素都会导致肚脐呈现不同外观。
所以,传言中“医生打结不娴熟,葬送了你美丽的肚脐”,这个“锅”,医生可不背。
#3 婴儿脐异:畸形异常
我们先看第一个:肚脐外观畸形。病因在于脐环内管道、组织退化调控异常。
首先出场的是最常见的脐疝:脐部可见半球形或圆形肿块,当患儿安静或者平卧时肿块可以消失,在哭闹、咳嗽等腹腔内压力增加的情况下,肿块则会凸出。部分肿块巨大,皮肤可呈现透明状。
脐疝的发生是由于肚脐的筋膜缺损或比较薄弱,加上腹壁的肌肉发育不成熟,导致脐环处于开放状态,肚子里面的东西就如入无人之境,兴风作浪。好在脐疝的自愈率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脐环逐渐关闭,很少出现并发症,不会给患儿带来不利影响。
接下来出场的则是脐茸:脐部可见到外形呈现红色的息肉样组织,常常分泌少量黏液或血性浆液。
胚胎发育早期,原肠与卵黄囊结构相通,这个通道逐渐变窄,称之为卵黄管,发育正常时,胚胎第5~6周后该结构逐渐萎缩、闭塞、纤维化,形成纤维索带。脐茸的发生是由残留于脐部的肠黏膜构成,治疗可通过电灼破坏黏膜,如果无效,可行残留黏膜切除、缝合。
除此之外,脐窦、脐肠瘘等畸形也会导致肚脐出现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外观。
#4 成人脐美:各美其美
以上是常见的儿童病理状态下的肚脐外观,就正常青少年及成年人而言,肚脐也是千人千面。而且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提升,肚脐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解剖结构,更多代表的是一个重要的人体美学符号。
我们可以来看看肚脐的断层面结构,肚脐一般由脐檐、脐沿、脐窝、脐底中的几项组成(假如将肚脐比作人脸,脐檐就像头上一顶帽子,脐沿就像两侧脸颊轮廓,脐底就像我们的下颌,而脐窝就是面上的口眼鼻器官)。有学者将其分为圆形、卵圆形、纵形和不规则型。而根据国内韩勇等学者观察研究报告,肚脐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六种型态:
A.垂直型:垂直型肚脐无明显脐檐,呈纵行垂直于水平面(图1、图2)。
B. T型: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此型肚脐有一个明显的脐檐帽,但帽子较短,帽子下方有一纵行狭长皮肤缝隙,缝隙成线遮挡住脐底及脐窝(图3、图4)。
C.椭圆型(图5)。
D.圆型:脐的外观呈圆形或者类圆形,脐窝较深或者较浅,脐缘无明显脐沿(图6)。
E.水平橫型:脐的长轴平行于水平面,有一个较长的脐檐遮盖部分脐窝,脐底呈短的线形或者较小的椭圆形或者圆形脐窝(图7)。
F.不规则型:此型肚脐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肚脐形态可有“X 形”、“反 C 形”、“C 形”及“凸脐”等等(图8)。
关于肚脐的形态之美,一直是百家争鸣,有人认为垂直狭长型最好看,而有的则推崇T型肚脐。
关键是,眼看夏天已到
闺蜜露脐装约起来,咋办?
可能肚脐形态已经不是关键
吃还是不吃?
肚子胖还是不胖?
才是最感慨的美学难题.......
作者介绍
魏仪,脐异博士、全国十佳科普使者。
·END·
☞上期科普:购物和短视频APP,为什么总能猜中你的心头好?
请将您感兴趣的问题留言告诉我们,今后将为您解答!
编辑:任雅琳
审稿:李婷
文章为重庆科技馆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