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光辉,著有《金融工程实战术》《资产证券化》《金融大败局》
股东价值清零
四川信托股东持股价值清零,信托产品投资人的债权安全存在隐患。
2021年4月21日,四川信托控股股东宏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将持有的四川信托股权2020年末的账面价值减计为0元,而在2019年末,这部分股权的账面价值还有21.63亿元。宏达股份把四川信托股权的价值减计为零,从侧面说明了四川信托目前可能已经资不抵债。
四川信托之前因为资金池运作,涉及违规被监管限制之后,前面发行的TOT产品无法续发,出现兑付问题,而导致爆雷。相关爆雷产品涉及近万名个人投资者。
有知情人士透露,四川信托窟窿太大,已经严重资不抵债,此前各种自救基本宣告失败,而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出钱,只负责维稳,破产重整恐怕是唯一的选择,而破产重整的前提就是老股东的权益基本上要清零。
目前,宏达集团、宏达股份、濠吉食品、汇源集团在四川信托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2.04%、22.16%、5.04%、3.84%,如果参照宏达集团的处理方式,这几家股东的股权价值估计都要归零?
股东持股价值清零,这是股东为公司之前的经营管理不当所付出的必然代价。也是监管当前在处置问题金融机构的态度。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指出,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坚持推动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问题机构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股东权益清零后依然存在缺口的,由相关大债权人依法分摊。
如果破产重整,没有主体去承接之前的问题的话,这些个人投资者的债权安全能否得到完全保障,是个未知数,估计有可能要遭受一定的损失。
股东持股清零而信托投资者也有可能无法得到全额兑付,四川信托的情况可谓是这几年里金融行业的典型失败案例。
四川信托与安信信托的情况非常的相似。
- 两者都是民营股东控股,
- 实际控制人都是四川人,
- 都以地产融资为业务特色,
- 都有期限错配的运作,
- 都是因为资金募集存在问题导致危机。
只不过:
- 安信信托更多运用了兜底协议的模式,
- 而四川信托更多采用了资金池模式。
安信信托和四川信托还有一些关联,就是四川信托的TOT产品曾有资金投向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国之杰公司。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不得而知。
四川信托爆雷、自救及受罚的情况
四川信托是在2020年5月底,开始出现产品兑付逾期的。在6月份的时候,众多信托投资者前往四川信托总部讨要说法,相关照片流传,引发市场关注与热议。对于所有存在资金池运作的金融机构而言,市场对于其信用和问题的关注,是非常可怕的。
2020年6月16日,上市公司杭锅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购买由四川信托管理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生逾期兑付。四川信托产品出现兑付逾期的问题彻底浮出水面,成为实锤。
四川信托的资金池运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发行TOT产品进行的。TOT,是英文Trust of Trust的简称,直译过来是“信托中的信托”。
这类信托产品不是直接投向特定项目,而是投资其他信托产品,再由其他信托产品投向项目或是其他资产。设计这类产品的本意是通过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然而,有的信托公司通过违规运作,层层嵌套,使得信托产品不能够和项目进行严格对应,变成资金池模式。在资金池模式下,前期发行的信托产品的兑付,更直接依赖的是后面发行的信托产品的募集资金,而不是信托产品所投项目实现的现金收入。
四川信托发生问题主要是由于TOT产品在2020年4月份被监管部门叫停,致使后续产品无法跟上,资金链条断裂。四川信托在2020年6月份产品发生兑付逾期之后,发布了《致全体干部员工的一封公开信》,其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尤其是4月24日公司TOT项目停发,给全体干部员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
2020年7月底,四川信托公告,TOT产品存续规模为251.6亿元。时任四川信托总裁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从2020年5月29日第一笔延期出现到2020年底,期间涉及到期TOT产品规模为129.9亿元,大部分可能延期;2021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03.45亿元;2022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9.22亿元。
这些TOT产品的底层项目在当年能够产生的现金约在40亿元-80亿元左右,存在资金缺口。四川信托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来回收现金,用于产品兑付。
这些方式包括:
- 加强向融资方催收,
- 推动项目重组、
- 资产转让、
- 诉讼清收、
- 抵债资产变现等等。
四川信托主要的动作之一是增资扩股,然而包括大股东宏信达在内的多家股东放弃增资,但是同意引入战略投资者。宏达集团持股四川信托的比例为32.0%,其子公司宏达持股比例为22.16%。
大股东放弃增资的举动,意味着四川信托控股权将可能易手。
四川信托还有一个动作就是出售公司持有的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和川信大厦,以回收流动性。
然而,这些自救动作仍然没有完全解决TOT产品的兑付问题。并且TOT底层的项目在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严重威胁信托投资者的投资安全。
最终在2020年12月22日,四川银保监局官网发布公告,明确由于四川信托公司治理失效,风险不断累积,经营陷入困境,已不能正常经营,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因此依法限制川信部分股东的股东权利。同时,四川银保监局联合地方政府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四川信托的有效管控。
2020年12月26日,四川信托公司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管理服务协议》,聘请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本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信托法律关系不发生改变。委托期限为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2月25日,双方协商一致可延期。
2021年3月12日,四川银保监局在官网挂出一张罚单,因四川信托存在的13项违法违规事实,合计对四川信托罚款3490万元。这一数额创下信托业罚款数额最高纪录。在监管机构出台的处罚文件中,四川信托涉及十三项违规:具体而言,四川信托存在以下违法违规事实,包括:
一、公司治理不健全,违规开展固有贷款及信托业务,资金流向股东及其关联方。
二、违规开展固有贷款业务,贷款资金被挪用于偿还本公司其他固有贷款。
三、违规开展信托业务,将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用途。
四、违规开展非标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
五、违规发放信托贷款用于购买金融机构股权。
六、变相为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融资。
七、违规开展结构化证券信托业务。
八、违规开展通道类融资业务。
九、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
十、将本公司管理的不同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项目。
十一、穿透后单个信托计划单笔委托金额低于300万元的自然人人数超过50人。
十二、违规推介TOT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十三、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所有信托行业里出现违规行为,四川信托几乎都有涉及。能够做到这一点,也真是不容易。如此众多问题缠身,股东尤其控股股东,能够全身而退的话,都是一种幸福了。
参考同样出现问题的安信信托之前与上海电气洽谈引战之事。当前对于四川信托而言,一个较为有利的结局是:
在监管部门和本地政府的协调下四川信托公司通过增资引入新的控股股东。公司通过增资和资产变现,实力增强且获得充足流动性,让信托投资人的产品得到较好的兑付。原有股东特别是原有大股东的股权将会以较低甚至是为0的价格转让给新的控股股东,为公司之前的问题买单。
只是在当前,信托行业遭遇清理整顿,牌照不再吃香的情况下,是否还有机构愿意受让股权来收拾残局呢?在当前的形势之下,谁也无法预料产品兑付的黑洞到底有多大,或许根本就是一个无底洞。之前雪松受让中江信托股权并且以自资金兑付中江信托的产品,现在已经是一地鸡毛。
写到这里,作者不由感叹,形势比人强,早在前几年里还在市场上活跃尤其是在房地产融资领域大显身手的四川信托,在去杠杆及强监管的政策组合之下,竟会如此不堪一击。四川信托如此,安信信托以及之前被接管的新时代时代,也都如此,接下来,将会是哪家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