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侨胞们外出旅行或探亲的高频时段。
如果因为一些老掉牙的问题被卡在机场,影响的可是开年的好心情!但就有侨胞撞在“枪口”了!
近日,在佛罗伦萨Peretola国际机场,一名华人男子被检查出藏匿携带6.5万欧元,这远远超出了规定数字。
根据相关规定,华人男子必须说清这些现金的来源,除此之外还要接受行政处罚!
够倒霉吧?更“闹心”的是,让这名男子惹祸上身的,是一只拉布拉多犬。
华人男子本来和其他乘客一样,推着辆手推车带着行李箱准备通过安检通道。突然,一只拉布拉多犬窜出来扑倒在他的行李箱上又抓又挠,狗爪子甚至在行李箱上留下一道道抓痕。
这自然引起了税警的注意。税警随即上前命令华人男子打开行李箱,华人男子的“秘密”随之曝光。
这只拉布拉多犬叫Elio。
Elio从小可是经过了严格训练。为了训练它的嗅觉,训练师们使用意大利银行提供的样币。只要Elio一闻出现金,就能得到奖励,以此鼓励它勤勤勉勉地工作。
日复一日,Elio成为了机场税警们的得意武器。
自2017年7月“上岗”以来,Elio反应灵敏,从机场一头跑到另一头,总能让藏匿的现金无所遁形。
据统计,2018年佛罗伦萨机场税警从出入境旅客手中截获的违规现金多达1400万欧元,这些钱多与洗钱或欺诈交易有关。其中,Elio功不可没。
无独有偶,为查“携带超额现金”问题,意大利警方确实投入了不少明星“闻钱犬”。
在Malpensa国际机场,有一只名为Zeby的“闻钱犬”。
无论钱藏得有多深,Zeby总能立刻闻出来。
想藏在衣裤夹层里、藏在皮带里、甚至是藏在鞋跟里蒙混过关?在“闻钱犬”这里,通通走不通。
被媒体广为报道的,还有常年派驻英国首都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鲁比。
鲁比是斯伯林格斯班尼犬,多年来在机场帮助截获逾千万英镑,有效打击了犯罪集团以及极端组织私带大量现金出入境活动。
鲁比能够准确识别印制不同钞票的药水味道。就算是把钞票藏在食品或化妆品中,鲁比仍然能够嗅出真相。
鲁比还很能干:可以一口气在希思罗机场工作10小时,其间可以嗅探大约4个航班的数百名旅客及上千件行李。
......
众所周知,狗鼻子非常灵敏。不同种类的意大利薄饼,狗可以闻出薄饼里的原料,如青椒、蕃茄、烟肉等。同样的道理,即使有再浓烈的气味掩盖印钞票的墨水味道,狗都能闻出来。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各国印制钞票的墨水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化学成分,“闻钱犬”只要闻到这种化学剂的味道,就会立即向执法官示意,而这与何种货币无关。
如今,许多国家都开始投入“闻钱犬”检查现金超额问题。而华人更是有携带现金的习惯,在某些海关和税警看来,甚至“华人面孔就代表私藏现金”,因此出入境时受抽查的几率非常高。
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你怀有侥幸心理,想携带超额现金而不申报,那这可是相当危险的。
以美国为例,结局或许就是:没收现金+罚款+有期徒刑。
那么,到底各国出入境携带多少现金才合适呢?小侨在这里再次强调:
过海关携带现金数额,包括各种形式的现金、股票、债券、银行汇票、支票、旅行支票等。
各国对于携带现金的申报数额具体如下:
中国
中国公民进出境,外国人进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为20000元。携带上述限额内的人民币进出境,无须向海关申报;超出限额的,应向海关申报,否则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携带超过等值5000美元以上外币的,需申领《携带外汇出境许可证》,并向海关申报。
美国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规定,游客携带超过1万美元现金、旅行支票或者其它货币等,都须向海关申报,并对现金的来源作出合理解释,例如现金如果来自所出售房产,务必出示出卖房产的凭据等。
如不申报,当事人最高可面临50万美元的罚款及10年以上有期徒刑。
韩国
游客需携带不得超过1万美金入境。如若超额,出入境都需要申报海关。如果未申报,会被处罚或罚款。
日本
携带超过100万日元现金(或等值外币),必须填写申告书。
加拿大
携带1万等值加元以下的现金或等值货币,无需申报;超过金额,需如实申报。
澳大利亚
凡携带1万(含1万整)以上澳元及等值外币现金入出澳国境,必须向澳海关申报,如携带本票、旅行支票、个人支票、汇票,还须按照海关工作人员或警察要求填写可转让证券表(BNI)申报,否则可能会被罚款或起诉。
英国
携带超量现金进出境必须如实申报,通常一千英镑以内不需要作出任何证明,1000至8000英镑(相当于10000欧元)允许带出,经查验时需要提供合法证明,或提供合理的口头说明。
德国
德国海关规定,游客需携带不得超过1万欧元或等值外币入境。如果超过则必须向海关提前申报。
诸如德国马克、奥地利先令这种虽然不再流通但仍然可以兑换成欧元的货币一样被算在内。此外,纪念币和金币还会按照它们的实际价值而非面值计算。
迪拜
入境游旅客随身所携带现金不能超过五千美元。
事实上,出入境,对于可携带的现金数量已经老生常谈。但还是经常有人“铤而走险”,为自己招来麻烦。
尤其是现在各国都陆续投入“闻钱犬”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和“狗鼻子”较劲,得不偿失啊!
素材来源:海外网、新欧洲侨报、新浪博客、南方+等。
作者: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