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经资讯 >

鞍钢社保查询医保卡(鞍钢医保中心在哪里)

2023-07-13 03:51:21 财经资讯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鞍钢的工业遗产群见证了新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和辉煌成就,展现了“为工业中国而斗争”的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为我国建设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技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在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工业遗产申报中,鞍钢多项工业遗产入围国家名录。

让我们向这些鞍钢峥嵘岁月的见证者,致敬!

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办公楼

项目简介

1918年建成,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0米,高35米,面积2000平方米,为三层钢盘混凝土结构,楼内为水磨石地面。该系统主要承担鞍钢原燃料输入、产品输出及部分主体厂矿工序链接任务,是鞍钢生产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1918年建成,作为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办公楼。

1949年,作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铁路运输公司机关楼恢复生产,并建立会议制度、装卸制度等26项管理制度。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根据运输部给毛泽东主席写的报喜信,来信嘉勉运输部提前40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

1952年,成立运输部机车厂和车辆厂。

1958年,运输部首次试验成功大型电气机车。

该楼现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铁路运输公司办公楼。

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

项目简介

该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整体呈“⊥”形,东西长50米,南北宽48米,高约7米,建筑面积2350平方米。该建筑地面二层,地下一层,为砖混结构。建国初期,在东山宾馆建成之前,该馆为中央领导人视察鞍钢时的住所,1986年正式改为鞍钢老干办,为老干部活动使用。

历史沿革

1930年,昭和制钢所迎宾馆建设落成。

1949年,鞍钢开工时,朱德、董必武、林枫、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均在此住过。

1949年,朱德在这里为鞍钢题写了厂名。

1960年,作为鞍山市委常委会议场所。

1986年,正式改为鞍钢老干办,供老干部活动使用。

井井寮旧址

项目简介

建成于1920年,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占地面积3163平方米。建筑属俄式风格,砖混结构。地下一层,地面主体高三层,四层是位于坡屋顶内的阁楼。该建筑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内呈一座六边形大厅,两侧是房间的设计。井井寮当时是日本职员宿舍,解放后,被作为鞍钢第一职工宿舍使用。上世纪90年代,改为商业出租使用。2009年7月,该处被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0月确定为辽宁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20年,由“东京建筑会社”建造,是日本职员宿舍。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由国民党军队接管。

1948年2月,鞍山解放后成为鞍山钢铁公司第一职工宿舍。

1990年,成为移动通信产品市场,商务出租。

2009年7月,成为鞍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10月,被评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

项目简介

该建筑于1933年建成,俗称“大白楼”。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27平方米。该建筑是日本侵华时期在鞍山建制钢所时的办公楼,当时称“本社”,解放后作为鞍钢公司办公楼,后作为鞍山钢铁办公楼一直使用至今。

历史沿革

1933年4月,日本政府批准昭和制钢所正式营业,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为当时办公楼。

1933年6月25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到昭和制钢所视察,曾亲临本社事务所办公楼。

1946年4月,国民党嫡系部队第六军占领鞍山,接管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更名为“大白楼”,成为机关办公楼。

1948年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接管“大白楼”。

1949年7月9日,鞍山钢铁公司在“大白楼”前举行盛大庄严的开工典礼,宣布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正式开工。

1950年,鞍钢根据工作需要,在原三层楼的基础上加盖一层,现为四层。

1986年4月30日,孟泰塑像落成揭幕式在鞍钢大白楼前隆重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孟泰塑像题词“孟泰精神永放光芒”。王鹤寿、吕东为塑像揭幕,孙奇、陈秉权、戚元靖等发表讲话,并发行孟泰纪念币一枚。

2014年10月,申报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昭和制钢所研究所旧址

项目简介

该研究所建于1933年,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整体呈“∟”形,俗称“拐把楼”,地面四层,地下一层,均为砖混结构。窗户为日式建筑特有的小窗。现作为鞍钢技术中心附属楼使用。

历史沿革

建于1933年,作为昭和制钢所实验室使用。

1949年解放后,作为鞍钢技术中心实验楼使用。

1952年10月,苏联专家罗仁到鞍钢技术中心检验室工作。

1953年,在苏联专家罗仁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支大型钢锭模设计队伍,试制的耐崩裂性镁铬砖获得成功。

烧结厂办公楼

项目简介

建于1925年,楼体呈东西走向,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为二层砖混结构的俄式建筑。曾是日伪时期的医院,建国后,成为当时鞍钢烧结总厂办公楼,而今是鞍钢保卫部(人民武装部)的办公楼。

历史沿革

建于1925年,为二层砖混结构的俄式建筑。

1933年,日本人改作“鞍山满铁医院”。后为又陆续成为日本人办学的“公学堂”、日本炮兵部队驻军等场所。

1949年,作为鞍山建筑公司和筑炉公司共用办公场所。

1957年,作为鞍钢烧结总厂办公楼。

2001年7月,鞍钢烧结总厂和鞍钢炼铁厂合并组建为鞍钢炼铁总厂,原烧结总厂的办公人员搬迁到炼铁总厂办公楼。

2002年,鞍钢保卫部迁至此楼使用至今。

炼焦总厂北部备煤作业区门型吊车

项目简介

1918年由德国布莱海特公司制造,二战结束后被前苏联作为战利品拆卸后运回国内。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将其赠送给鞍钢。2014年由于技术改造,从此这两台门型吊车结束了历史使命,这两台门型吊车为鞍钢服务了58年,为鞍钢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1918年由德国布莱海特公司制造。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将其赠送给鞍钢。

1956年,安装门型吊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

1957年12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1958年11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被分配到鞍钢化工总厂成为一名推土机司机,在门型吊车下工作了10个月。

2014年,由于技术改造,门型吊车完成了历史使命。

鞍钢东山宾馆建筑群

项目简介

总体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楼始建于1952年,1953年正式交付使用,建筑群由主楼及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贵宾楼等组成。当时是为前苏联专家修建,所以部分楼体有前苏联浓郁的异域风格,举架比正常的楼高出许多,楼内也相当宽敞。自建成以来,见证了鞍钢工业发展的历程,曾多次接待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是四星级宾馆,现仍在使用之中。

历史沿革

主楼始建于1952年,1953年正式交付使用。

1953年至1960年用于接待前苏联专家。

1954年,接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缅甸总理吴努、印度总理尼赫鲁。

1955年,接待印度尼西亚总理可里·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扬克夫卓娃。

1956年,接待老挝国王首相富马亲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

1957年,接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

1958年,接待了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金日成。

1961年,苏联专家撤离后改名为东山宾馆。

1、2、3号楼均始建于1960年,1962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封存未用。

1976年,1、2号楼作为鞍钢情报研究所使用,3号楼用于宾馆使用。

1985年,经过清理,作为宾馆使用。

1100mm初轧机

项目简介

原属昭和制钢所时期留下的第一初轧厂,1938年,投入生产。1978年12月,被鞍钢公司命名为“英雄轧机”。2002年10月,大型厂安装了经过改造的1100mm初轧机,该轧机为二辊可逆轧机。现位于大型厂800生产线上轧制军用钢板。

历史沿革

1938年,投入生产。

1978年12月,被鞍钢公司命名为“英雄轧机”。

2002年10月,大型厂改造1100mm初轧机为二辊可逆轧机。

1150mm初轧机

项目简介

原属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第二初轧厂,1956年5月1日,竣工投产。1978年11月,被鞍钢公司命名为“功勋轧机”。2001年12月,被安装在原大型新线上。现位于大型厂轨梁生产线,多用其轧制军用钢板。

历史沿革

原属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第二初轧厂。

1956年5月1日,竣工投产。

1978年11月,被鞍钢公司命名为“功勋轧机”。

2001年12月,被安装在原大型新线上。

老式石灰竖窑

项目简介

该竖窑建造于1925年,由日本黑崎窑业修建,主要用于生产烧结用冶金石灰。老竖窑总高度19.3米,窑体内径3.2米,有效利用容积为85m3。2014年9月被气烧竖窑替代后“退役”。

历史沿革

1925年,由日本黑崎窑业修建。

老竖窑于1980年和1985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造。

2014年9月,被气烧竖窑所替代,2014年10月15日拆除。

2015年5月,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成为馆藏文物。在89年的生产中,累计生产石灰4400万吨。

2017年4月,被推荐为国家二级文物。

昭和制钢所1号高炉旧址

项目简介

该高炉于1917年,由中日合办的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开始兴建,1919年4月29日竣工投产。高炉占地约300平方米。2005年8月,该高炉熄火停炉,后搬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17年4月,举行施工奠基式“地镇祭”。

1919年4月29日,竣工生产,标志着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

1921年11月,休风停炉。

1924年10月,强化高炉炉底结构,第二次点火生产。

1930年3月,1号高炉大修。

1932年6月,1号高炉第三次点火投产。

1986年4月,1号高炉被冶金部评为全国重点设备。

1998年8月,1号高炉中修,炉身五代以上改用乌克兰模块冷却,属国内首次应用。

2005年8月,该高炉熄火停炉,并开始拆除。

2014年3月,一号高炉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与炼铁厂二烧厂房融合一体,成为鞍钢集团博物馆主要景观。

401号电力机车

项目简介

1939年,由日本芝浦株式会社生产,型号BD-1,主要承担向高炉运送焦罐任务。1948年,该电力机车曾用于鞍钢历史上著名的抢运器材斗争。2007年下线停用。

历史沿革

1939年,由日本芝浦株式会社制造。

1948年,解放鞍钢时,该电力机车曾用于抢运物资。

2007年,停止使用。

2015年5月,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

建设者(XK51)机车车头

项目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厂家生产,属轻型机车,机车长8.27米,高3.3米,宽2.9米,自重48吨,完全用铆钉固定,右舵驾驶,出厂时被命名为“伊阿华州达文波特市建设者号”。1919年,被运到中国,先后在香港、上海等地用于运输。日伪时期,转到鞍山制铁所“服役”,隶属于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

历史沿革

1919年,被运到中国。先后在香港、上海等地用于运输,在日伪时期转到鞍山制铁所“服役”。

1949年解放后,归属于鞍钢铁路运输公司,曾在平炉下运输钢渣。

1952年,铁运公司机车厂成立,资产归机车厂。

1988年,停止使用。

1993年,正式封存。

2004年,陈列于鞍钢铁路运输公司大楼门前。

2014年8月,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成为展陈景观。

2017年4月,被推荐为国家一级文物。

2300mm三辊劳特式轧机

项目简介

1937年出厂,1938年5月正式投产,是中国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该轧机采用前后摆动台升降式往复轧制钢板。在65年的生产中,累计轧制中板1522.32万吨。该轧机轧制的产品曾用于武汉长江大桥和解放牌卡车,在共和国的建设和鞍钢发展进程中功勋卓著。

历史沿革

1937年出厂,1938年5月正式投产。

1954年,为武汉长江大桥试轧不等边角钢成功。

1956年,生产的钢板用于制造我国第一台解放牌汽车。

1959年,轧制的钢板用于制造国产化59式坦克。

1963年,轧制南京长江大桥所用桥梁钢板。

2003年6月15日,该轧机“退役”。

2015年5月,迁至鞍钢集团博物馆。

鞍钢宪法

项目简介

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转发的《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回复批示中,首次提出“鞍钢宪法”。在这近600字的批语中,毛泽东确定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则,对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企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将“鞍钢宪法”中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转发的《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回复批示中,首次提出“鞍钢宪法”。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将“鞍钢宪法”中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内容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

资料均由鞍钢集团博物馆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摇篮鞍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268,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相关内容

鞍钢社保查询医保卡(鞍钢医保中心在哪里)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