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投资理财:人生的必修课
你必须富有
我们生活中90%的烦恼都与钱有关,缺钱带来的烦恼已经占据了我们很多精力。很多烦恼虽然从表面来看并不是直接由钱带来的,但究其本质还是与钱有关。例如,我们花费心思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学校,其背后反映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一套优质学区房。穷人之所以很难变得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穷人每天为了养活自己或家庭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即所谓大脑的“带宽”,而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如何提升赚钱的能力。因此,财富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绝大部分烦恼,从而节省我们大脑的“带宽”,让我们去解决更重要的问题。
财富也是衡量我们工作能力和人生价值的一把尺子。美国投资大师芒格曾说:“你想拥有一件东西,首先一点就是要配得上它。”如果你通过聪明且勤奋的工作,获得了不菲的财富,那这足以证明你的工作能力配得上这么多的财富。实际上,当你拥有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后,额外增加的财富并不会让你产生更多的消费。因为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消费支出,满足正常需要即可——每个人都是一日三餐,不会因为是亿万富翁,就每天多吃几顿大餐。从经济学上说,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应递减”:给予富人更多的财富,并不能促使他们更多地消费。那么,为什么很多企业家在实现了财务自由后,还要拼命地赚钱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家的身价财富也是衡量他们的社会贡献度及工作能力的一把尺子。公司经营得越成功,财富积累得越多,企业家就越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员工和其他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如果我们还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理想主义情怀,那么财富将是我们实现它们的好帮手。《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社会责任感与情怀,比如帮助贫困山区的辍学儿童、为西北荒漠地区的植树造林贡献力量、提高大众的艺术欣赏水平等。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财力!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物质生活忧心忡忡时,我们是没有太多资源去帮助别人的。所以,只有当我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时,我们才有更多余力去帮助他人,实现我们个人的社会价值。
中国的传统教育很少涉及财商教育。但是,当步入社会后,我们蓦然发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我们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同时实现个人的精神追求。
不会理财,钱如同手中的沙子
中国人从小到大,学的是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包罗万象的知识,可唯独有一门功课,学校从来不教:财商教育。
所谓财商,一是创造财富和认识财富增长规律的能力,二是驾驭和使用财富的能力。简单来说,财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赚钱的能力,二是打理钱的能力。
财商教育如此重要,但学校却从来不教,岂不是咄咄怪事?大部分人从小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不就是为了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制于财务状况,不得不先解决财务问题,于是时间就在一天天枯燥的工作中逝去,而自己想做的事却依然不能做。
财务自由是我们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理想必要的物质保证。没有一定的财富积累,精神自由、人生理想等都是空中楼阁。
那是不是只要你的工资收入很高,每年赚的钱很多,你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呢?诚然,收入越高,积累财富的速度也就越快,但这并不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充分条件。如果你不能很好地打理你的收入,那么这些钱就如同手中的沙子一般,你怎么抓进来的,它就会怎么从指缝间流走。最后你会发现,你积累财富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货币的贬值速度。
实例
财富的挥霍
泰森是继阿里之后另一位世界级的拳王,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期,他日进斗金。但随后短短10年间,他就败光了依靠拳击积累的4亿美元家产。泰森在职业生涯巅峰期的赚钱能力很强,但他的财商可以说几乎为零。几亿美元的财富根本没有被有效打理,而是不断地被消耗在娱乐、女色上。最终,泰森走向了破产欠债。
足球巨星小罗(罗纳尔迪尼奥)26岁时就获得了个人荣誉大满贯,是两届世界足球先生得主。在2005年职业巅峰时,他的个人年收入超过了2 000万欧元。但由于不会投资理财,在退役后随意挥霍财富,加之没有长远的投资规划,他最后欠下了巨额债务,生活一度窘迫。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上述都是挥霍财富的例子,我会省吃俭用,把每个月工资收入的大部分存起来,慢慢积累财富。这样真的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
实例
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假设2000年年初,你在银行存入10万元,不做投资只做存款,那么20年后的2020年年初,你的存款大约是16万元,存款增值了0.6倍。而2000年北京市的房价约为4 000元/平方米,2020年为6万元/平方米,增长了15倍。
2000年的10万元可以购买一间25平方米的房子。20年后的2020年,存款增长到16万元,却只能买到一间2.67平方米的房子。
只有学会投资理财,合理规划收入与支出,你的财富才能以可观的速度增长,跑赢通胀。人们为什么讲“富不过三代”,就是因为光有财富还不行,你还需要进行精心的理财呵护,让财富保持长久的增长。
下一个10年,你抓得住吗
过去的10年(2010-2019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10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50%提升到2019年的60.6%。另外,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快速增长,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居民收入在过去10年间也稳步提高,这使得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意愿相当强烈。
城镇化率的提升,叠加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图1-1)。这体现在房价上,就是过去10年间全国城市房价的普遍性上涨,且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速度超过了居民收入的涨幅。
图1-1 城镇化率和商品房销售额(1990-2019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拨富起来的居民。那些在2010年前后买了房子的人,都获得了3~4倍的房价上涨。由于房子具有杠杆属性,首付只有三成左右,因此房子的实际增值高达十几倍。更难能可贵的是,房价在过去10年间几乎没有下跌时期,或者说资产价格几乎没有回撤。可以说,只要过去10年间买了房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家庭财富飞速积累。
另外,房产在居民家庭财富中的占比惊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住房拥有率为96.0%。这还不包括占总资产6.8%的商铺。
与此同时,过去让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基础却在悄然发生变化。第一,城镇化率超过了60%,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后期,很多该进城的农民工都已经进城了。第二,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最高值74.5%逐步下降到2018年的71.2%(见图1-2)。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居民收入增长不会像过去那么快了,购房需求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第三,目前房产在城镇居民家庭财富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0%,居民进一步购买房产的能力和意愿有限。
图1-2 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000-2018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最近几年,大家发现房价涨不动了,尤其是非一线城市的房价。过去10年,你如果购置了房产,可以说是人生赢家,赶上了财富积累的快车道。那么,下一个10年呢?难道依旧拼命买房吗?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金融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20.4%,比美国低22.1%。而在这20.4%的金融资产中,现金、存款、公积金等无风险资产的占比达到了47.4%,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产的占比达到了26.6%,两者合计占比74%。而股票、基金、债券等风险资产只占家庭金融资产的11.1%,占家庭总资产的2.3%,与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相距甚远(见图1-3)。
图1-3 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构成(2019年)
数据来源:《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中金公司的研究显示[1],2019年我国居民总资产达到了552万亿元,但房产在其中的占比已经见顶。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资产尤其是风险金融资产(以股票、基金为代表)在居民总资产中的占比会逐步提升。
中金公司的研究预测,中国居民风险金融资产2025年规模将达到160万亿元,是2020年的两倍,未来5年年化增速将达到14%。加上存款和低风险理财产品,居民金融资产2025年有望达到371万亿元。
如果未来10年,居民家庭资产中有10%会从房产迁移到风险金融资产,那么投入到资本市场(股市、债市等)的增量资金将超过60万亿元!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首次公开募股注册制、科创板扩容等金融市场改革措施的加速落地,中国的资本市场可能会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造富运动!那些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普通居民,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资本盛宴中获得家庭财富的迅速增值,如同过去10年在房地产市场中一样!
如果上一个10年,你买了房,搭上了房地产市场的快车,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人生赢家,获得了第一桶金。如果因各种事情错过了房地产的黄金时期,你也不用沮丧。因为财富增值的机会一直都存在,关键是你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搭上财富的高铁!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人生亦是如此,巨额财富的积累往往是因为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当然,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相比于房产,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的投资门槛会更高,需要系统性的学习与实践。在不了解金融产品的情况下,你如果乱投一气,极有可能造成投资损失,更别提财富增长了。
这也是龙叔写本书的目的所在——让大家对金融投资产品有个全面的认知,了解相关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只有做到了投资前心中有数,大家才能获得稳稳的收益。
[1] 中金公司,《主题策略:迎接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拐点》,发布于2020年6月10日。
未雨绸缪:让你的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
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的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所谓被动收入,就是房租、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不用工作就能得到的收入。为什么深圳的包租公、包租婆日子过得很滋润?因为每天一觉醒来,他们就有房租收入,躺着也赚钱。所以,被动收入是一种“睡后收入”。
实例
小A的财富焦虑
我的一个朋友小A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工作,月薪7 000元。扣除掉房租、生活费等必要的生活支出,小A每个月还剩下5 000元。小A每个月都会把这5 000元存入银行或者转入余额宝,获得每年仅仅2%左右的利息。一年积攒6万元,利息收入不到1 200元,还跑不赢通胀,存款的实际购买力每年都在下降。
小A的焦虑是:财富的积累速度较慢,甚至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基于这样的现状,在没有家庭助力的情况下,小A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在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买房,扎根城市。
正确的解决办法是:第一,努力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资收入;第二,使用正确的投资方法,实现财富增值,让钱生钱。当你的理财性收入(被动收入)接近或者超过你的工资收入时,你就不是一个人在赚钱,而是有两个人同时为你赚钱!这就是投资理财的杠杆效应!
我们换一个思路来看:小A比较年轻,而且目前薪水不算高,如果他努力工作,薪水涨幅会比较高。我们假设未来5年,小A平均每年工资收入增长20%,并且能够储蓄的资金也同步增长20%。小A每个月固定地把剩余的钱投入到投资理财产品中,且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5%。
为什么是15%呢?根据龙叔对2003-2019年17年间的数据统计,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代码:H11022.CSI)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13.57%。如果我们对投资计划再稍加优化,那么达到15%的年化收益率是完全可以的。
由表1-1可以看到,小A经过持续5年的投资理财,总计投入本金44.6万元,获得总投资收益17.1万元,汇总价值高达61.8万元。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小A可以支付一套小户型房产的首付了。
表1-1 小A的5年投资收益
通过5年的持续投资理财,小A的投资收益占到整个本金收入的近40%,这些全部都是被动收入。由于投资具有复利效应,再过5年,小A的被动收入(投资收益)就能超过工资收入。这相当于一个人工作,却能赚两份钱!
实例
阿牛的财富焦虑
我的另一个朋友阿牛,定居深圳,并组建了小家庭,有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俩都从事IT(信息技术)行业,收入较高,合计税前收入达到了100万元。最近他们刚买了一套房,市值800万元,房贷400万元,每个月需还房贷3万元。他们银行账上还有200万元存款,另有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车。
阿牛的家庭在深圳属于中高收入家庭,有房有车。虽然每个月需还3万元房贷,但夫妻俩的收入完全够用。
按理说,阿牛的生活过得很滋润,但他却很焦虑。
阿牛的焦虑在于:虽然目前生活稳定,每年都有盈余,但IT行业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35岁后失业的恐惧一直挥之不去。而且阿牛觉得,现在天天上班“996”,身体吃不消,感觉很累。如果有一天,他失业了或者生场大病,家庭收入会大幅下滑,并且可能增加大幅支出。但是房贷是刚性的,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所以,家庭虽然现在没有风险,但其实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阿牛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型人才,人很聪明。不过,他过去并没有系统性地学过投资理财知识,只是很简单地买个银行理财产品或余额宝,但收益普遍不高。看着股市涨得好,阿牛有时候也会投一点,但基本上都是亏得多赚得少,有点赌运气的感觉。
其实像阿牛这样的家庭,在一、二线城市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受限于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投资理财技能。如果阿牛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不断学习和实践投资理财技能,那么200万元的存款达到15%的年化收益率是完全可能的。这样,每年的投资收益就有30万元。由于每年家庭还有盈余,这样过个2~3年,仅投资收益就能完全覆盖房贷支出。即使出现中年失业危机,家庭的现金流状况也是比较稳健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所以说,学习投资理财,提升财商,并不只是为了多赚钱。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投资规划,逐步优化个人或家庭的收入结构,提升个人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时,你就获得了极大的工作自由,从而能毫无顾虑地去追求你的理想。清朝陈澹然曾有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未来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时代,财商必然像智商、情商一样,决定了一个人在事业和生活上能够取得多高的成就。
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
龙叔非常欣赏一句话:“你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认知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与方式。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并不是说不用努力了,只要选择正确就能稳赢,而是说如果选错了方向、用错了方法,再多的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在提升自身财商和赚钱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我们对投资理财的认知,刷新我们的投资性思维并不断将其运用于实践。
我们经常听到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这两个词。所谓穷人思维,并不是穷人才有的思维,而是会让你变穷的思维;富人思维,也不是富人才有的思维,而是能够让你变富的思维。
是投资品还是消耗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购置一些比较贵的物品,比如房子、汽车、奢侈品等。这些物品是我们拿钱换的,到底算消耗品还是投资品?这要根据不同物品的属性而定。
比如说汽车。汽车是现在城市家庭的必需品,但买什么样的车,很有讲究。如果你今年买了一辆30万元的车,那么开了一年后,它在二手车市场可能只值20万元,再过几年它就贬值到10万元了。汽车的升级速度很快,贬值速度也很快。因此,一个普通家庭购置的汽车就是完全的消耗品。除了使用价值外,汽车不能够提供任何的保值增值。如果一个普通中产家庭购买了一辆豪华汽车,那么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为这属于纯粹的消费,不会为家庭财富增值带来任何益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奢侈品如包包等。你今天花5万元买一个LV的包,背着当然很有面子。不过这个包10年后可能分文不值,是纯粹的消耗品。从理财角度来看,买豪车、名贵包,还不如买红宝石、蓝宝石。因为这类名贵宝石具有天然的保值性,100年后还是原来的样子,还能卖出去,甚至价格更高。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富二代天天豪车、奢侈品傍身,也是没有富人思维吗?这要看家庭财富的!富二代每年收入一亿元,花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按比例折算,就相当于你买了一辆几万元的汽车而已,属于正常消费。
房子在通常情况下是典型的投资品。买了房子,你可以住,可以出租,还可以等待价格上涨。买了新房之后,房子可能会在二手房市场涨价,而一辆全新的几十万元的汽车,开了几年后在二手车市场却不会卖出更高的价格。消耗品和投资品的区别在于:消耗品每天都在贬值,而投资品具备保值增值的潜力。
花钱上学求得的更光鲜的学历,算消耗品还是投资品呢?当然是投资品!通过提升学历,你在人才市场更具竞争力,未来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这属于包赚不赔的投资。所以,任何人花钱用于学历提升,都属于一本万利的投资。
关于如何花钱这件事,穷人思维有两种模式:一是能少花钱就少花钱,省吃俭用;二是花钱全凭喜好,或者在乎别人的眼光(俗称打肿脸充胖子)。而富人思维则是:这笔花费算是消费还是投资?如果是消耗品,那么适用就好,不必追求奢侈;如果是投资品,这笔钱则放心花,因为这是为未来财富增长做准备。
基金、股票等证券投资也是如此。在穷人思维看来,这是乱花钱或不务正业,他们几乎默认证券投资和赌博无异。而在富人思维看来,证券投资属于投资品,相当于你持有了一家或多家公司的股权,躺着就能分享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带来的收益。只要事先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选好投资标的,那么证券投资和你创业开公司赚钱,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在于,自己开公司需要亲力亲为,而证券投资是让别人替你赚钱。
龙叔曰:
■在花钱买东西时,我们要区分消耗品和投资品。消耗品如汽车、奢侈品等,容易快速贬值,没有保值作用;而投资品如房产、证券、学历等,具备保值增值潜力,属于对未来的投资。
■消耗品的购买原则是,适合就好,不必铺张浪费。投资品的购买原则是,在事先经过细致研究的前提下,可以更为积极。
负债好不好
一听到要背负债务,大部分人心里就开始发怵,希望无债一身轻。是的,债务缠身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有高利贷债务,这会使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中国有句俗语,即“借钱要忍,还钱要狠”,就是不愿意背负债务精神枷锁的表现。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对债务的绝对厌恶,可能会使你错失合理利用资金杠杆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从个人角度来看,债务也可以分为“好的债务”和“坏的债务”。
如果你借钱(背负了债务)是为了超前消费,比如从银行申请消费贷、从支付宝申请花呗等,用于消耗品的支出——买手机、名牌包、豪车等,那么这种债务就属于“坏的债务”。因为你背负了这些债务,除了改善你的日常消费水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益处。这些借来的钱立刻就被消费掉了,而没有形成任何有价值的资产(严格意义上说,这些资产会迅速折旧,并不值钱)。如果你的工资性收入不高,每个月剩余的钱仅仅够还贷甚至不够,那么你的财务状况简直是糟糕透了!
如果你借钱是为了形成对自己有益的资产,例如购买房产、土地等,或者是去名校读书,这些都是为自己未来的资产增值做有价值的投资,并合理利用了一部分资金杠杆。这些债务相对而言是“好的债务”,对个人是有裨益的,只要这些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借钱的成本即可。
当然,凡事无绝对,我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热衷于炒房,利用有限的现金流从银行贷款买入房产,那么当房产价格出现下跌时,他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投资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结果,这种超出自己财力承受范围的债务,即使是用于买入房产,也不能属于“好的债务”。凡事需量力而行。再比如,一个人的存款足以让他全款购买一辆60万元的轿车,但如果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给予他利率为4%的优惠贷款,那么他完全可以申请汽车贷款,然后用他自己的存款去投资——只要这些存款的投资收益率超过4%,这笔债务就是“好的债务”。
龙叔曰:
■债务也可以分成“好的债务”与“坏的债务”。如果借钱是为了消费,那么这种债务是“坏的债务”;如果借钱是为了投资,并且预期投资收益率完全能够覆盖借钱成本,那么这种债务是“好的债务”。
■背负债务需要量力而行,任何超出自身财力承受范围的债务,都是不好的。
■不要借钱炒股!因为借的钱是要还的,而炒股收益是不确定的。
■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哪怕是借钱投资。
做正确且难的事
如果你问身边100个人愿不愿意做正确的事,那么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说:“当然愿意。”不过,从实际行动上看,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极少。
为什么呢?因为正确的事,都是难做的。有没有正确而又简单易行的事呢?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早就被人做了。但凡正确的事,尤其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事,都是极难做的。
当你准备做一件事,不管是创业、写书、学习还是其他计划,你是希望它门槛高、有困难,还是门槛低、容易做?大部分人往往希望它门槛低、容易做,这样自己容易上手。其实不然,正是因为门槛低、容易做,很多人才会一窝蜂地拥进去,使之变成红海市场,成功的概率极低,且投入产出比也很低。那些门槛高、有困难的事,往往劝退了绝大部分人,只要你能够坚持做下去,成功的路上对手很少——新来者一看到困难就被吓跑了,你做的事情就变成了护城河。
所以要想实现财务自由、财富增值,你就需要做那些正确且难的事。这些事的一大特征是:有时间积累!你做得越多,你积累的优势就越多,护城河就越宽,别人就越赶不上你,你的投入产出比也会很高。
比如,学习投资理财技能、提升财商就属于正确且难的事,需要你系统地学习经济、金融、商业分析等全方位的内容,门槛很高,学习周期很长。这就劝退了一大拨想要赚快钱的散户。这也是很多散户都喜欢依靠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炒股的原因——门槛很低,上午学习下午就可以操作。但是这些方法没有时间积累效应,也没有护城河,你持续10年可能还是在原地踏步。
穷人思维是做简单易行的事为先,停留在“这事好不好做”的层次。而富人思维则是做正确的事,始终思考的是“这事做好了有没有价值”。
如何才能把正确且难的事做好?这就需要刻意的练习!你还记得一万小时定律吗?在某个专业领域,持续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就能使某个人成为行业专家。当然,大部分人并不是职业投资人,我们只需要几百个小时,就能掌握如何为家庭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实现家庭财富的增值。把那些盯盘、看消息面的时间花在认真学习理财技能、阅读专业书籍上,假以时日,你的财商会把周围的人甩在身后。
龙叔曰:
■正确的事都是难做的。但正因为难,它劝退了很多对手,你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
■正确且难的事,往往具有时间积累效应;积累的时间越长,护城河越宽。
■穷人思维做事以简单易行为先,富人思维做事以有价值为先。
复利思维
普通人对于高收益神话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总是在茶余饭后听到一些关于投资业绩的传说,尤其是在牛市期间。这种传说经常以“我的一个朋友”或“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开头,栩栩如生地向你讲述这个朋友是如何从100万元起步,短时间内赚到1 000万元的,甚至更为夸张。
在我们的认知里,似乎只有那些一年创造了好几倍收益的“朋友”,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投资大神。而如果我们恰好还有另外一个连续三年的投资收益都在30%左右的朋友,那么我们往往觉得此人收益尚可,但他与“大神”这个词似乎沾不上边,因为你自己也曾经在某一年创造过远比30%高的收益。
乔丹是一位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在比赛中并没有那么多高光或者“扶大厦之将倾”式的时刻,而往往是落位、要球、运球、跳投、进球,整个过程平实而略显枯燥。但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大巧不工,任凭对手怎么防守,就是阻止不了乔丹的进球。巅峰时期的围棋选手李昌镐也是如此,虽然通盘无妙手,但是他每次都会以半目或一目赢得比赛。在投资理财中,“高收益神话”就相当于围棋比赛中的一着妙手、篮球比赛中的一个高光时刻,虽振奋人心,但我们的目标始终不是出彩,而是要赢。
高收益是很出彩,但几乎不可持续,某一年的高收益很难为其他年份的收益增色。假设有一个朋友投资了1万元,第一年收益率为100%,第二年为-40%,1万元变成了1.2万元。这还不如连续两年收益率为15%的投资——1万元会变成1.32万元。
为了展示高收益(高光时刻)与持续赢利哪个更重要,我们构建了两个模拟的投资组合:高收益组合和持续赢利组合。高收益组合在10年(2001-2010年)期间有着数次高光表现(100%、60%、50%),但收益不太稳定;而持续赢利组合的收益则非常平稳,似乎平淡无奇。但经过10年的持续投资,高收益组合净值为2.96,而持续赢利组合净值为5.46,是前者的1.85倍(见表1-2和图1-4)!
表1-2 高收益组合和持续赢利组合的净值表现
图1-4 高收益组合和持续赢利组合的净值走势
因此,在投资理财中,最难的不是使出几着所谓的“妙手”,而是持续稳定地赢利。简单来说,持续赢利就是牛市能赚钱,熊市也能赚钱或者少亏钱。上一年亏损50%,下一年就要赢利100%才能保本,你说难度大不大?巴菲特创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过去40年间创造了年化24%的收益,世所罕见,造就了股神的传奇。某一年或者连续几年创造24%的收益并不难,难的是连续40年保持这样的年化收益。复利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持续高收益岂不是更好?理论上是对的,但全世界能够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这属于统计学上的异常点。合理的选择是,由于高收益和持续赢利很难兼得,我们应把投资的重心放在持续赢利上。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不同的投资思维方式。
穷人思维要的是短期高收益,大放异彩;而富人思维要的是细水长流,静待时间的玫瑰在复利之株上持续绽放。
龙叔曰:
■持续赢利远比某几年的高收益重要。
■复利的存在是持续赢利组合能够胜出的关键所在。
■在投资理财中,穷人思维追求短期高收益和高光时刻;富人思维追求细水长流,静待时间的玫瑰在复利之株上持续绽放。
向一千万目标迈进
《增广贤文》有云:“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一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矢志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一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是定量目标。我们普通人往往倾向于用大而化之的话语来形容我们的目标,以逃避现实。例如,女生常常嚷着的减肥大业,目标是减肥,却没有明确提出今年要减掉多少斤;为了实现这个定量目标,每天运动量是多少,少吃多少食物。这些都是实际的数字。只有将目标分解并定量化,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它就是一句空谈。
说到赚取财富及实现财务自由之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定个数量型目标。例如,根据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资源禀赋,写下财富目标:从现在起××年之内,我的净资产要达到××万元。
实例
买下特斯拉
我有一个刚工作没多久的朋友,他非常喜欢特斯拉Model X的电动车,一直想买一辆,其价格大约为80万元。从那时起,他就定下一个目标:三年内攒钱购买人生中第一辆特斯拉。后来我每次看见他,都能感受到他为这个目标努力工作的热情。三年后,他果然实现了他的小目标,将他心爱的特斯拉电动车开回了家!这就是确定量化目标的好处!它能够使你心无旁骛地为实现目标而辛勤工作。如果他当初的目标是买一辆豪车,那么我相信,到现在他也未必能够实现。这就是目标明确化的魅力!
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从小就对各种机械的工作原理非常感兴趣。在成立福特汽车公司后,他立志要生产出美国普通家庭都买得起的大众性汽车。他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最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使汽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成本降到美国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水平。亨利·福特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达成了他确定的非常明确的目标。
有了一个量化的目标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也很重要。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是,穷人的财富目标往往摇摆不定。当在前进的路上遇到困难时,穷人想的往往是回避困难、修改目标、降低目标难度,而不考虑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富人则不同,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眼前的困难,以达成最初的目标。美国传奇私募基金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在《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说:“不管你是要追求大目标还是小目标,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还有所面临的困难,其实都一样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设定一个人生中的大目标,比如实现财务自由,然后朝着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对大目标存在畏惧,遇到困难时随意修改目标。小目标看起来更容易实现,但其实实现小目标与实现大目标所需要的精力是一样的,但两者的收获完全不同。李小龙曾说:“我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人,我只怕一种招式练一万遍的对手。”一种是对目标摇摆不定、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另一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一个目标持续努力的人,你觉得哪种人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更大?你又想成为哪种人?
有梦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梦想也是廉价的,因为随处可得。你随便去路上询问几个路人,就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可见梦想并不稀缺。这个世界最缺的是为梦想而勇敢行动的人!尤其当梦想是实现财务自由这样高难度的目标时,大部分人可能会畏惧不前。勇敢行动意味着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人类对不确定性本能上是畏惧和回避的。因为在远古时代,那些对不确定性感到好奇的原始人已经被野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对不确定性避之不及的原始人。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日益复杂,这种原始本能对于我们开创新业务、获得财富却是不利的。就像20世纪80~90年代,辞去体制内的铁饭碗转而做生意的人凤毛麟角,就是因为辞职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没有收入来源、不确定生意能否获利等。当然,这还需要克服一个巨大的心理障碍:从人人羡慕的体制内人员变成小摊小贩,必定会承受亲戚朋友或邻居异样的眼光。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有一定能力的人,在哪儿都能发光!这就是不确定性带给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又如,我国A股市场在过去30年的年化复合收益率为12%左右,而1年期存款利率平均值只有4.45%左右;也就是说,30年前的1万元若是买入股票基金,今天价值30万元,而存入银行只有3.7万元,相差7.1倍!
因此,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为目标开始行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多少人曾无数次地制订计划,然后又推迟计划、修改计划,仿佛只有打造出一个完美的计划,我们才可以付诸行动。实际上,完美的计划是不存在的!任何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计划,即使再完美也没有用。因此,在我们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切忌“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个好的计划,永远只会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优化与修正,以促使你通过行动抵达目的地。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公司十周年大会上曾说:“没有任何成功是不冒险的。”诚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