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新闻网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兴国 通讯员 赵美丽
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黑恶不除,国家不宁,社会难安。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有关工作要求,聚焦“六清”目标,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因时制宜部署各项任务,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11件、恶势力集团26个、恶势力团伙37个,刑拘犯罪嫌疑人1690人;检察机关起诉案件82件427人;审判机关共审结案件73件431人,查封冻结扣押涉黑涉恶资产近10亿元;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97件,给予416人党纪政务处分,移送司法机关19人。
我市利剑扫黑,铁腕除恶,平安聊城建设进一步深化,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12月15日,市公安局开展扫黑除恶集中宣传。 □付延涛
健全组织 线索清仓百分百
扫黑除恶,责任重大。
推进过程中,我市认真落实“四级书记”抓扫黑工作机制,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了涉黑涉恶线索收集摸排责任、双向移交反馈等工作制度。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等综合性会议,层层传导责任,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
线索的搜集与核查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关键。我市聚焦“明主责、严把关”,推进线索清仓。对上级转办、交办的重点案件线索,核查单位及时组建线索核查专班,专人专线索,全要素核查反馈并“签字背书”,每条线索从受理至办结均有档可查、有迹可循,形成链条闭环。同时,对查否线索由案件线索评查小组进行集中评查,确保核查质效。对实名举报件办结情况做到“每案必回访”,切实做好群众法律解释和思想疏导工作。
案件清结 打伞破网除黑恶
对涉黑涉恶案件,建立依法快立、快审、快判机制,震慑违法犯罪至关重要。
我市着力统筹加强办案力量,增强工作主动性,对重点案件加快办理进度,健全落实领导包案、提级办理、专家攻关机制,倒排日期、挂图作战、逐个围歼,先后破获并宣判了马玉江、董文涛等一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
破除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关系网是除恶务尽的关键一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过程中,我市聚焦“明靶向、保标准”,全力清除伞网。工作中,坚持把扫黑除恶与“惩腐打伞”高效协同推进,把惩治黑恶势力“保护伞”作为监督执纪重点,市、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点案件。健全完善横向统筹协调通报机制,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重要情况定期通报、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查办结果双向反馈、重点案件会商研判,实现政法机关“扫黑除恶”与纪检监察机关“惩腐打伞”同频共振。
打财断血 行业整治保发展
黑财黑产的彻底清理处置,是斩断黑恶势力滋生的根本。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过程中,我市聚焦“清底数、严执行”,精准处置黑财。聚焦侦查、起诉、审判、执行4个环节,公安机关“宽领域”收集固定涉财证据,检察机关依法加强介入指导,人民法院全方位审查判断涉财证据,多维度处置涉案财产,并充分汇聚由银行、金融、税务、审计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源,深挖利益链条、彻查涉案资产。确保了立案、判决、执行无缝衔接,黑财黑产精准处置。
另外,围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针对各行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部署开展常态化专项治理。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累计开展行业领域涉黑涉恶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411次。加强政法部门与行业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及时制发并督促接收部门认真落实“三书一函”意见建议,堵塞管理漏洞,初步实现了整治一个行业、净化一片领域的目的。目前,全市各行业领域完善各类措施410条,建立制度470项,堵塞管理漏洞119个,制发“三书一函”413份,回复率和整改率均达100%。
完善机制 夯实基础治根本
扫除农村黑恶势力,彻底铲除农村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夯实组织基础是根本保证。
工作中,我市深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坚持镜头不换、持续发力,组织精干力量对128个软弱涣散村开展全覆盖现场调研,对14个存在问题较多的村,市委组织部直接挂牌督办,并研究谋划第二轮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常治长效巩固专项斗争成果。
全面排查、坚决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村干部,及时选优配强班子。进一步压实县级党委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带病”上岗、把关不严的问题,现已调整撤换427名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
与此同时,开展涉黑涉恶涉乱问题举报线索办理情况“回头看”,梳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干扰破坏换届选举、侵占村集体财产、村级事务公开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线索,调查核实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建立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是维护社会持久平安的基础。为此,我市围绕除恶务尽、“打伞破网”、固本强基、铲除土壤、组织推动等五个方面,先后制定一系列文件,为推进扫黑除恶制度化、常态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来源于聊城日报、聊城晚报、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