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带你头脑“开光”的老金!
比特币诞生至今已经十多年了,有一个问题无数人问过,但至今依然没人能讲清楚,那就是这玩意儿凭啥值钱?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需要先明白什么是“价值”。
假如我在海边随便捡起一个贝壳,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就可以赋予它价值:
1. 我认为这个贝壳可以换一个鸡蛋
2. 我认为其他人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即:这个贝壳可以换一个鸡蛋
3. 现实情况是,其他人确实也抱着和我上述两条一样的想法
那么,贝壳换鸡蛋的价值就被建立了。我找一个卖鸡蛋的人,只要他也遵循上述条件,我们就可以用贝壳进行交易。
所以所谓的“价值”其实是大家共同想象出来的,有的人称这种“想象”为共识。
有些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有人觉得它有用,有些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有人觉得它好看,还有一些东西之所以有价值,没什么特别理由,就是有人愿意这么认为。
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任何东西理论上都可以被赋予价值。哪怕是一串代码。
其实往深了想,股票和比特币又有什么区别呢?假如一家上市公司从来不分红,它一年赚几千亿和你又有什么关系?所谓的股票价格是大家共同想象出来的,业绩好,那么想象股价高的人就多一些。大家仔细想想,炒股赚到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很多人尝试理解比特币价值的时候经常会卡在一个环节上,那就是:这玩意儿究竟有什么用?有没有用其实不重要。哪怕是一坨[不看][不看],只要大家都认可,不管以什么理由,它就是有价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整个人类社会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也是建立在人们的共同想象上:
1. 我认为,只要我遵守社会规则,就相安无事
2.我认为,只要我违反社会规则,就会受到惩罚
3.现实情况是,其他人所有人也抱着和我上述两条一样的想法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社会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想骂我了,说我简直就是信口雌黄。那好,各位有谁曾经以身试法过的,请留言“1”,让我看看哪些人是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漏网之鱼[微笑]
前面我们说理论上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赋予价值,但现实中,不同的价值载体还是会有差异。比如我们前面用贝壳作为价值载体,但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海边的人觉得贝壳随地都能捡到,所以他们觉得至少得5个贝壳才能换一个鸡蛋。而对于西北内陆的人来说,贝壳是个稀罕物,怎么得也得是半个贝壳换换一个鸡蛋。
由于贝壳存在这样的问题,导致很难靠它建立共识。
那如何解决呢?
第一种方法,人为创造一种价值载体
假设人们不用贝壳,而是发行一种全新的货币,我们称它为“开光币”。我们把前面说的建立价值的逻辑和社会运行的逻辑组合在一起:
1. 我认为,我用“开光币”可以交换其他东西
2.我认为,假如我拒绝使用“开光币”,将会受到惩罚,一般来说惩罚我的是公权力。
3.现实情况是,其他人确实也抱着和我上述两条一样的想法
满足上述3个条件,“开光币”就被赋予了法币的功能。估计有人会想骂我了,说我简直就是信口开河。老金你对法币的定义和教科书里的不一样啊。诶,这个仅仅是解读的差异,不影响实质。
创造基于信用的法定货币是解决贝壳问题的一种途径,通常来说,这种载体比较适合用于交易。
接下来再说说另一种途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一说到黄金,大家会想到什么?对,黄金代表财富。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选择黄金作为通用的价值载体,而不选择其他元素?因为黄金化学性质稳定,而且也长得也好看。关键的是黄金在地球上的总量有限,目前想要随意创造黄金并不容易,不像贝壳那样可以几乎无限供应。所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拿黄金作为价值的载体,大家都认。当然,有人会说黄金也有工业上的实际应用,但你们觉得决定黄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工业用途吗?世界上也存在一些性质类似黄金的物质,选什么其实不重要,只是机缘巧合古代人们选择了黄金罢了。
像黄金、古董这种靠稀缺性作为价值载体的东西,一般比较适合用来储值。
让我们回到比特币。关于比特币的技术特征,网上已经有很多人介绍过。对密码学和分布式系统感兴趣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以前做的这期视频。
那我来出个思考题,你们觉得比特币更适合用来交易,还是更适合用来储值呢?
接下来回答一个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否值得投资?这个问题咱们要辩证地来看。
纵观整个虚拟货币行业,比特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它的历史路径很难被复制。比如它的发明人至今生死未卜,比如早期负责具体协议开发任务的团队由于某个日本交易所被盗,导致财富清零;再比如曾经占据比特币大部分产能的公司(比特大陆)由于内斗而元气大伤。
我有个朋友,比特币刚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当初是抱着学习技术的态度,顺手用公司电脑挖了8000多个比特币。对,那个时候用一台电脑就能挖。由于当时比特币不值钱也就没当回事。等他离职一段时间后比特币涨价了。他回到原来的公司想要找回那台电脑,发现HR已经把电脑格式化。8000个币就这么没了,大家可以算一下现在值多少钱?
听到这里想拍大腿的请留言“2”。
总之比特币的发展历史就是很奇葩,很多曾经有机会控制比特币的庄家由于各种奇葩的原因集体踏空,导致现在筹码大量分散。即便你拿着一模一样的代码再跑一遍也无法复制这段历史。现在的比特币属于一个比黄金还要纯粹的投机品。涨还是跌基本上靠的是人们的想象。涨了就是区块链革命,跌了就是区块链骗局。假如没有技术上的问题,这个相互收割的投机游戏可以永远继续下去。
另一个大家经常会问到的问题是,其他虚拟货币是否值得投资?这里我提供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建议。假如一个你不认识的人,突然把你拉到一个不知道做什么的群,让你去投资一个没听说过的东西,群里面管事的是这副装扮:
恭喜你,很大几率碰到国产资金盘了。这种骗局收割韭菜的思路大概是这样:比如我发行了一个“开光币”,总量1亿个,放出100个让你们去炒,剩下的都在我这儿,假如每个币价格炒到100块,那我的账面身价就是100亿,这个时候我就有1万种方式收割你们。
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们先去报警。
根据个人观察,大部分涉及到发币的所谓区块链项目都可以被列为骗局。有的是找几个老外,捧成所谓的“计算机神童”,还有的是号称自己有落地的使用场景,背后的逻辑稍微想一下就知道这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有人告诉你某个币的使用场景是可以买茶叶蛋,同时告诉你买了这个币,以后会涨100倍。那么好了,假如今天买一个茶叶蛋用一个币,明天币升值了,0.5个币就可以买一个茶叶蛋,请问,第三天你还敢用它买茶叶蛋吗?既然你知道它还会升值,那你就不会去买了,而是选择屯币。假如连支撑币价的使用场景,也就是买茶叶蛋都消失了的话,不搞诈骗和资金盘,你告诉我怎么让它涨100倍?
投资增值功能和支付功能本身是无法共存的。
这个行业的人特别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去中心化”,因为他们找到了去中心化的财富密码:赚钱的时候都是中心化的,钱都到了少部分人的腰包里。担责任的时候就去中心化,把锅甩给别人,美其名曰让项目回归社区。
我有个朋友,2015年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美国某知名大学有一门关于比特币的公开课,于是就买了一些。接下来几年花了很多精力研究背后的技术原理,一度满腔热情想要投身伟大的区块链事业。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这个行业怎么都是骗子啊?
心灰意冷的他在2017年底卖光了手上的比特币,带着100倍的收益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据说他现在混得很惨,偶尔做做科普内容,还没什么人看,粉丝又少,总之挺可怜的。
最后一个问题,肯定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投资比特币和区块链还有百倍收益的机会吗?
咱们先来算一笔账,2015年下半年一枚比特币均价为1300元人民币,2017年底一度涨到13万人民币,即便涨了100倍,整个比特币的市值还比不上特斯拉股票的市值。接着根据你们现在看到这期视频时的比特币价格,再把它乘以100倍,它的总市值是多少?你们觉得达到这个目标现实吗?答案留给你们。
接下来就是那些诈骗币,这个不多说了,结论大家都知道。
理论上唯一还有可能达到100倍收益的就是借助杠杆。注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别碰杠杆!千万别碰杠杆!不管那些炒币的平台怎么称呼它,借贷也好,合约也好,期货也好,千万不能碰!那些炒币导致妻离子散,跳楼自杀的,大多都和杠杆有关。从概率上来说,玩杠杆的人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100%都会爆仓。哪怕你赢10次,只要输一次就全完了。这个是纯粹的赌博,和是不是区块链没有关系,大家不要高估自己的人性。
另外还要注意一个现象,人们赚钱的时候特别喜欢在朋友圈得瑟。比如每次比特币或者某只股票暴涨,我的朋友圈都会被刷屏。但是暴跌亏钱的时候同样这批人都是不说话的,所以千万不要被所谓的行情迷惑,因为等你跟风进场,人家早就磨好镰刀等着你了。
最重要的是,无论行情看起来多么美好,都要记住一个铁律:千万不要碰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