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与普通企业的财务风险有很大的不同,互联网在初期和成长的过程中,虽然现金流比较低,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包括了研发和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的利润来自于市场份额占比,也就是说,当有了一定的用户体验后,市场份额就会形成,利润就会增长,由亏损变为盈利。
所以,互联网必须在初期就做好财务风险的准备,以避免过早地破产和倒闭。
另外,互联网行业并不像行业那样,在运营中遇到了困难,可以通过变卖、抵押等方式来发展,互联网的运营也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它的实际经济价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带来更大的风险。
那么,互联网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呢?笔者就为大家详细阐述下。
估值风险
在并购前的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对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市场占比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但是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并购方对被并购方估值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种情况会引发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估值风险是整个并购过程的财务风险源头。
估值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被并购方企业估值过高。
一些被并购方企业可能会因为自身经营不利,为了与并购方企业达成合作或者将企业卖给并购方,而进行一些不法行为,例如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来获得并购方企业的青睐。
一些并购方企业,如果过于看重被并购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忽视被并购方的市场价值与行业环境,那么在并购结束后,并购方企业可能不但要支付大额的交易金额,还要承担被并购方企业的债务。
如若对被并购方企业估值过高,就需要并购后能带来的收益越高,因此只有将并购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削减到低于并购所带来的收益,方能将财务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
对被并购方企业估值过低。
一些并购方企业为了获取上市资格,而对一些获利能力较低的企业进行收购时,会忽略被并购方企业的隐藏潜力,开具出一个价格较低的收购价格,导致被并购企业无法接受交易金额,因此拒绝并购。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常见于跨行业并购,并购双方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导致难以达成一致的定价预期目标。
由于互联网企业往往具有庞大的无形资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估值,从而导致其估价过高。
互联网企业往往在早期就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而在发展初期往往是亏损的,传统的估值方法会导致估值不准。
然而,当前互联网企业在运营过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其发展潜力较大,且其未来现金流难以预料,其价值评估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互联网企业的估值风险较难控制。
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并购方企业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去完成并购,利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投资基金或者多种融资方式结合等方式进行融资,不同的融资方式所产生的利息和融资成本也不尽相同。
并购方企业采用的融资方式直接决定了并未来的偿债模式,因此融资方式的选取也至关重要,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还要考虑融资结构占比、还本付息时间、资金到账时间、以及债权债务逾期违约问题。
如若并购方选取的融资方式不合理,可能会破坏企业的融资结构,资产与负债率过高,企业偿债能力减弱,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同时融资规模,也是并购方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并购方企业需要确保资金能够充分利用,如果出现资金过剩的情况,就会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支付不必要的融资成本。
由于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大都处在起步阶段和成熟期,所以往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占领市场,而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仍然没有从亏损中走出来,这使得互联网企业很难从内部筹资中获得足够的资金,一般都是从外部融资中获取的。
在外部融资方面,互联网企业通常会选择股权融资,而非债务融资。
负债融资的约束条件比较苛刻,对长期亏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更难以满足。
利用股票融资可以减轻偿债压力,降低互融资风险。
互联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审慎的投资,以避免因投资失误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支付风险
并购方企业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所面对的支付风险也不同,企业常用的支付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
现金支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付成本,并且快捷方便,但是采用现金支付会导致并购方企业流动资金减少,企业可能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影响企业的基本运营和发展。
同并购方时企业留存收益会减少,股东的每股收益会降低,进而影响并购方企业的股价。
股权支付指的是通过向被并购方企业发行新股置换被并购方企业的控制权,这种支付方式不需要支付大额现金,防止企业资金链熔断,但是股权支付的方式会导致并购方企业股权被稀释,并且如若并购双方之间交换的股份过多,甚至会出现反向并购的情形。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并购方企业的股权不被稀释,确保企业的控制权,企业一般会选用现金支付,或者现金与股权联合支付,因此现金支付与股权支付结构配比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为避免股权被稀释、资产结构发生变化等问题,我国互联网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通常采用现金支付,很少采用股权支付、混合支付等新的支付手段。
通过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可以维持公司的控制权,缩短支付对价的时间,加速并购过程。
近几年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并购交易额却高达几十亿美元,大额的现金支付,增加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减少了其支付能力,从而导致了支付风险,将会使企业面临流动性风险,从而影响到公司的日常运营。
整合风险
并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并购后的协同运营,只有经过合理的整合,企业才能发挥协同效应获取源源不断的收益。
因此并购后的整合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企业从上到下的管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制度、记账方式,还是业务流程链的拓展,都需要企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如果并购后没有做好财务整合工作,会导致数据混乱前后无法对接,不利于企业评判并购效果。
通过观察并购双方的收益、现金流等财务指标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形成协同效应,如果并购双方的财务指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则说明企业没有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导致并购无效甚至失败。
因此,并购双方需要积极整合彼此间的资源,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剔除重复的义务,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协同效应的形成,促使经济利益源源不断地流入企业。
互联网企业通常会采取横向兼并的方式来优化行业的布局。
由于互联网企业与目标公司在发展战略、业务运作、财务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并购各方的整合更加困难。
互联网企业在整合过程中,通常更多地关注并购中的战略目标,增强并购各方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自身的市场拓展。
然而,互联网企业在注重战略整合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人才、财务体系的整合,最终导致了并购的失败。
纵观近年来我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失败案例,可以看出,如果企业在收购的后期不能进行有效地整合,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得不偿失。很多企业并购失败,就是并购后整合失败造成的。
常见的原因有企业管理层人员的流失、人员的减少、业务方向不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因此,在并购之后,若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会造成并购的失败。
很多公司的财务数据都会反映出公司的经营状况,例如,公司的流动资金减少,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债务的增加。
所以,对并购后财务信息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监控,可以有效的防范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