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终极真理是什么
感谢头条邀请。
股市,从大宏观概念上看,分类很多,比如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二级市场等,大多数投资者说的股市都指的是二级市场。
有几个观点大家可以一起多聊聊。
股市,我们多指二级市场交易市场部分。从当前估值看,这更是一级市场的定价功能,也就是上市前的估值定价。已经开始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说句老百姓的话,就是当前都是没有估值价值的,因为一级市场不可能把估值留一部分给二级市场的人的。
那么二级市场拿到的股票是不是没有估值价值的呢,严格说,就是,这指的是静止看市场。那么二级市场干什么,难不成都是在赌博,也不算是。
二级市场是发掘未来估值的地方。比如一个股票上市几年之后,他的业绩和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了,那么他的估值就会超过上市的时候股价。所以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多数承担的都是未来不确定性。
这也是有些股票为什么二级市场给了他那么高的估值,就是因为赌他未来几年的情况会和上市的时候比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等到变化的时候,就不是现在的价格了,所以就要现在开始下手。
所以二级市场更看重的是未来,这也是为什么二级市场对一些概念出来,马上就上涨。因为你看现在的价值啥也没有,但是未来如果真的变化了,那么股价就是和现在不同。
二级市场除了给未来定价和估值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交易功能。因为现在看估值没有优势,这些股票总不能都放在那里不动啊。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想到了很多的吸引人交易的方式。A股是全世界二级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地方,没有未来估值能力,要发挥交易功能,就必须创造交易赚钱效应。也就是说,只要可以赚钱,在交易中赚钱,就没有人来关心价值本身了。这些就构成了二级市场的估值和交易两大部分。
二级市场上的估值派和交易派就好像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同属于二级市场,但是双方之间谁都和谁不在一起,大家各玩各的。
所以,如果,你是持有的二级市场的估值部分股票那么研究未来的多年的变化,才是你需要做的功课,放弃交易的想法。如果你持有二级市场的交易部分的股票那么就研究交易本身的变化,这才是你需要做的功课,放弃估值的想法。
交易,不能给股份本身和市场本身带来价值,就是资金的转换,他的钱到你这来了,你的钱去别人那里去了。也就是你卖出的价格,比你的买入价格高,就是成功的交易。
现在市面上更多的都是交易,而不是估值本身,因为估值或者再估值,这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一般的百姓根本就望尘莫及,所以大家都在做交易。或者明面上是估值,实际上是交易。最怕的是玩的是交易,但是最后下跌了,坚持的时候靠的是估值。
交易,就是人多的地方赚差价,遇到比你胆大出价高的,你就是赢家,如果遇到另外一个出价更高的,那他也是赢家,最后,出价的人肯定是输家。
就好像我们玩比大小,有的时候你手里是个A,牌面很大,但是可能不会赢钱,因为别人都看到了你的牌大,所以都不下注了。但是玩两张牌,一个牌是盖住的,那么你的A就不一定是最大了,除非你两个A,否则我两个2都可以赢你。
所以股市里面的交易过程中有些数据是透明的,有些数据又不是透明的,这样大家才有下注的必要性。
什么是股市博弈心里
这位先生,先纠正一下,应该是股市博弈心理。
某只个股的股价变动是由在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参与者买入卖出行为的综合反映,包括数量和价格。
每个人对一只个股后市的涨跌自然有不同看法,而且对持有时间的预期,交易盈利的期望值或亏损的忍受度都差异极大。
这样,大家一起博弈,都认为股价会朝着自己预判的方向波动,从而有进有出。
所以,炒股就是炒人性。善于从盘面中捕捉参与者情绪的动态变化,并加以有效利用,才能在短线博弈中胜出。
股市泡沫是如何产生的
股市短期疯涨,市盈利急剧攀升,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即产生股市泡沫。泡沫在词典中的本意是聚集在液体中的气泡。亦用来比喻人事的空虚或幻想。经济学里的泡沫是指因投机交易极度活跃,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的市场价格脱离实际价值大幅上涨,造成表面繁荣的经济现象。
何为泡沫:一般的看法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涨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赢利的能力不感兴趣。涨价之后便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的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对泡沫的定义,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它是否可能发生,也没有一致的看法。何为泡沫,目前来说还没有较为明确的数量化标准。
此外,演化证券学理论认为股市是一个“基于人性与进化法则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股市泡沫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运行规律,是一种周而复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
产生原因:
证券市场本身的系统特性是根源
证券市场交易对象的虚拟化、符号化,使得股票市场上的各类投资者有了自由和充分的理由去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股票的价值。当股票市场的某些权威机构和人士对某只股票做出了某种价值理解后,很容易得到市场的响应和认同,从而产生市场一致认同的偏离真实价值的理解价值,泡沫便产生了。
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流入股票市场
人民币升值以及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国外资金流入股市,导致股价攀升。油价持续高涨,石油美元一直在全球范围及新兴市场寻觅投资机会,部分资本流入中国资本市场。日元利率低,日元的利差交易带来了大量流动资金。中国国内储蓄率居高不下,A股市场流通部分市值仅占储蓄总额的10%。此外,由于经常账户顺差不断增加,中国的财富亦以每月超过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官方外汇储备总额现已超过15万亿美元。拥有如此巨额的流动性资金,股票市场存在出现泡沫的风险。
股票市场的体制不完善
首先,政府行为发生扭曲。一是政府对股票发行上市的严格管制取代了市场机制;二是股票交易管制不合理。其次,监管部门行为发生扭曲。一是监管行为扭曲,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活动的行政化、短期化、随意化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加大了市场的泡沫;二是制度执行不力。监管制度执行不力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从而使中小投资者行为取向短期化,加大市场主体的投机动机。
股票市场可供交易品种少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股票、债券的现货市场,缺乏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其结果是资本市场只有做多机制而没有做空机制,远没有期货市场中特有的价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大大抵消了资本市场本身所固有的优点和优势。
机构投资者扮演庄家角色
大量的庄家充斥股市,人为地放大了市场中的“博傻”机制。庄家利用资金、人力、信息、工具、舆论的优势,把自己控制的股票价格拉起来,使它的价格远远大于其实际价值,人为地制造泡沫。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占据着股市波澜的主导地位。中小投资者有贪婪与恐惧等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表现出“羊群效应”和“博傻心理”。伴随着这些因素,股价在短期内震荡不止,长期内又泡沫堆积。
股市暴跌前有什么预兆
近期股市连续下跌,仅用了六个交易日,就跌去了200多点,幅度超过了10%以上。很多股民感到奇怪,难道股市在大跌之前,我们真的就看不出任何端倪吗?为什么我们在股市下跌之前,却没有发现一些股市即将要下跌的蛛丝马迹呢?
事实上,股市在筑顶大跌之前,是有一些征兆的,只不过股民们充耳不闻,只想着自己如何赚大钱了。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大跌之前的A股市场,我可以肯定,你一定会发现一些不祥之兆,并引起足够的警觉的。
那么,股市大跌之前究竟有哪些征兆呢?第一,股市大跌之前,却给人一种跌不下去的感觉。比如,整个4月中上旬,虽然股指不能再持续发力上攻,但是股指却很抗跌,就是一旦跌下去了,过几天马上要夺回来。到A股下跌之前几日,干脆股指跌时微跌,涨时大涨,不由得你不相信这是牛市。这种情况明显是在诱多。
第二,任何利空都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消息。不管是科创板即将出台,还是股指期货松绑,不管是大股东集体减持股票,还是管理层严打场外配资,股民们的第一反映是,这是天大的利好。试想,任何消息出来,都是往利好的一面去解释,而不是用比较客观而中性的角度来分析,此时,股市大跌就离我们不远了。
第三,面对股市下跌,投资者毫不畏惧,不是认为这是震荡洗盘,就是认为调整就是机会,炒底的机会来了。这样,投资者错把行情结束当作技术性调整。同时,场外大量散户开户进入股市,之前僵死账户也恢复交易,而上市公司却在集体减持变现,这个时候你要马上感到,股市离开大跌不远了,行情已经结束了。
第四,技术指标全面走好,特别是在大牛市中,在将要出现行情结束的大跌之前,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突破所有阻碍,并且各条均线都是向上发散,这不仅会剌激人们做多热情,也让大家忘记了投资的风险。相反在熊市底部时,却所有支撑都跌破,技术角度看已经坏死,这样容易引发市场恐慌。
第五,前期涨幅过多股票出现构筑头部趋势。就是股指没怎么跌,但是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却出现了深幅调整。这次股市将要下跌之前,就有前期涨幅明显的股票出现大跌,说明机构投资者正在撤离,而对于股民来说,前期涨幅巨大的股票如果构筑顶部,就马上撤退了,别再留恋这个市场,否则就要坐过山车行情了。
股市大跌之前有什么征兆?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股市大跌之前肯定是做多氛围浓郁,让人总想再等一等看。而当大家都沉浸在看高一线的喜悦之中,大跌行情就暗中袭来。大涨之后必有大跌,这是股市的规律。当投资者看到股市逼空式上涨,也就能预料到未来市场总有大跌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