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第一股”Roblox 公司CEO 戴夫·巴斯祖克把“元宇宙”视为电话通信以及互联网时代后的下一个颠覆性的媒介。他曾这样畅想:这一空间的显著特征是身份、社交、沉浸式体验、低延迟通信、多元化、即时性、经济系统以及文明共同存在。
就像早年的信息高速公路一样,“元宇宙”的早期愿景很可能是对最终现实形式并不完美的描绘。人们至今仍在猜想它的形态以及第一个“杀手级应用”会是什么。
而更重要的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谁来制定规则?
开启
今年上半年,Roblox 登陆资本市场,被认为是“元宇宙”行业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业界将“社交+游戏”定义为“元宇宙”的奠基阶段,是通往下一代互联网世界的入口。通过开发一系列的独立虚拟载体,将游戏、社交以及内容融合,形成沉浸式的泛娱乐平台。这是迈向“元宇宙”世界的第一步。
2020 年年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 马化腾首次抛出了对“元宇宙”的看法,认为这是一个能够“由实入虚,让用户以数字身份自由生活的全真互联网世界”。
腾讯游戏副总裁刘铭向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与文化的深入结合,还是技术带来的体验升级,游戏表现出对现实社会越来越强的模拟与交互,正在承载更多社会功能与服务,将在人类数字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据彭博近期预估,目前“元宇宙”全球市场规模大约为8000 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开始关注与“元宇宙”相关的投资。知名投资公司Roundhill Investment 和投资人Matthew Ball 最近联手设立了首个“元宇宙”ETF,硅谷和中国的科技企业家都被“元宇宙”的概念吸引。
在Roblox 构建的“元宇宙”世界中,用户不仅是游戏玩家,也是创作者。玩家可以在其中创建自己的角色、建筑物、公园甚至自定义游戏模式。玩家还可以结识新朋友或邀请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加入他们的游戏。
有人将“元宇宙”视为一个集体的虚拟共享空间,通过物理现实增强并始终保持在线。这个世界里最吸引人的,是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使得通过社交网络和用户生成的内容,能够在在线和离线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Roblox 目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游戏内容生产平台,平台拥有2000 万款游戏和800 万开发者,每日活跃用户达到4210 万人。这些用户中,70%以上是5 至24 岁的“Z 世代”,他们平均每天在Roblox 的“元宇宙”里花费超过150 分钟。
实际产品很少
投资界也在押注谁将成为下一个Roblox。除了社交巨头Facebook 和游戏引擎公司Epic Games,一些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社交游戏公司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字节跳动公司今年早些时候投资了一家对标Roblox 的中国“元宇宙”企业,视频游戏平台“代码乾坤”。后者基于自主研发的互动物理引擎技术系统,推出的用户生产内容的创作平台《重启世界》被称为中国版Roblox,该平台主打“青少年用户生成内容”。
根据数据提供商Crunchbase 提供数据,代码乾坤此前已经获得包括愉悦资本、北极光风投和真格基金在内的投资。但该游戏的用户规模还远不及Roblox,该公司称,其平台去年拥有3400 多款游戏和1800 名创作者。
字节跳动公司也借此项交易挑战竞争对手腾讯,并希望在“元宇宙”用户的争夺中保持领先。腾讯公司是Roblox 的股东,并获得了其在中国的发行权。此外,腾讯还拥有游戏引擎公司Epic Games40%的股份,已经成为国内“元宇宙”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厂。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数据,去年中国游戏玩家人数超过6.65 亿,国内游戏收入增长超过20%至2787 亿元人民币。
受“元宇宙”概念推动,2019 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本土游戏公司赤子城科技近日股价暴涨。据公司半年报预告披露,赤子城上半年游戏月活1560 万,累计社交应用下载量2.54亿次,游戏下载量超过2 亿。由于该公司的游戏拥有强大的社交功能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属性,在年轻用户群体中较为流行,也被视为有望冲击“元宇宙”的游戏标的。
据悉,游戏公司莉莉丝内部也研发对标Roblox的用户生产内容创作平台“达芬奇”,通过虚拟空间中的游戏创造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元宇宙”的概念仍是一个“噱头”。“很多游戏公司都说自己在投资“元宇宙”,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实际产品仍然很少,大多数是企业的宣传。”一位资深游戏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即便是Epic Games 的《堡垒之夜》,也只是展现了“ 元宇宙”世界的雏形。EpicGames 也已经宣布融资10 亿美元用来支持“元宇宙”的建设。
需漫长演变
游戏只是呈现和体验“元宇宙”的众多方式之一。随着元界探索的深入、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资本的深度参与,“元宇宙”经济的广阔前景将进一步显现,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将会进一步打破。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虞晶怡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元宇宙基础设施的构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设计通信、硬件、软件、计算视觉、光学等诸多复杂的学科,现在Facebook 信心满满,是因为它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强大的视觉团队,我们也希望搭建一个跨学科、跨平台的团队来支持元宇宙产品的开发,并构建一个元宇宙的生态系统。”
虞晶怡同时表示,要筑成“元宇宙”的世界将会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基础研发工作。
在一些研究人员看来,最初人们可以使用增强现实将“元宇宙”的方方面面投射到物理世界中,作为一部分数字叠加层,并形成一个个孤立世界的“围墙花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待在哪个花园。
对此,虞晶怡强调,“元宇宙”中除了技术载体以外,更重要的是交互功能。因此,“元宇宙”最终的实现形态,将包含一个紧密互联的世界,其中一些部分完全由用户控制,它们可以随身携带个人数据,购买数字商品并获得喜爱的服务。
畅想未来,消费、金融、教育、工作以及生活服务等现实生活元素都有望转向虚拟世界,而随着各个赛道都融入“元宇宙”体系,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又将逐步打通,并且完全开放,届时经济系统自洽,并形成更加流畅的社交体验,人类将真正进入到一个真假难辨的“后人类社会”,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经济甚至伦理问题。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叠加上人工智能的虚拟化身(数字分身)由于没有生命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永久存在,会颠覆我们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改变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伦理道德乃至法治体系,所以未来会出现‘主权元宇宙’等,其意义远大于游戏。”
易凯资本近期发布报告称:“元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用户身份及关系、沉浸感、实时性和全时性、多元化和经济体系等,只有这些要素全部得到满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个处在哺乳期的元宇宙。”
该机构认为,长期来看“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多元化与经济体系的形成;而未来的终局远比人们想的复杂,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在于政府监管和文明。“理想中的元宇宙应该是底层开放互通的平台,无边界,无国界,但距离终局显然道路漫长。”易凯资本称。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在近期的一场元宇宙产业论坛上表示,“元宇宙”将是“去中心化的”。“元宇宙一定不是公司制的,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平台或公司,而是由无数个中心化机构和无数个人共同参与构建的,应该是分布式的、去中心的、自组织的。”肖风说道。
业内认为,“元宇宙”作为互联网公共空间,迫切需要行为规则,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清结算平台和价值传递机制,保障“元宇宙”的价值归属与运转。
Facebook 在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七年后,终于宣布自己要做“元宇宙”的领导者,但它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时间才能从这些投资中获得回报。而苹果这些公司尚未显示自己征服“元宇宙”的雄心。
“元宇宙”的发展仍处于启蒙时期,但在它逐步构建的过程中,现实人类和虚拟人也正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和情感连接,生物信息技术的演变和社会文化伦理问题的演变交织前行,经济学、社会学甚至哲学都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这些看似遥远和虚无的问题,或许在当下就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