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多个产油国宣布石油减产
4月2日,沙特联合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从今年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额外削减每日超160万桶原油产量。
当地时间4月3日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当天警告称,更多产油国可能会加入削减原油产量行列,以应对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诺瓦克接受采访时称,到目前为止,已有9个国家表示会自愿削减石油产量,欧佩克+的23个成员国也讨论过其它国家加入削减产量行列,以稳定市场。
受美欧经济体利率持续上升以及近期美欧银行业风险等影响,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持续面临下行压力。
数据显示,一季度美油下跌6.1%,布油下跌6.58%。
为提振市场,此次石油生产国在挺油价上展现出超高的“一致性”。
相关国家表示,这是一项预防措施,旨在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但美国方面则坚称,此刻减产是不可取的。
此次多国宣布减产将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胀,并使西方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对俄制裁“变得徒劳”。
事实上,能源无小事,美国学者丹尼尔•耶金曾经说过一句有关国际能源政治的箴言:“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生两次石油危机以来,能源中的地缘政治因素日益突出,因为“能源世界的所有问题都与国际关系密切交织在一起。能源问题比单纯的经济和市场问题有着更广的范围”。
福 卡 智 库
02
能源与政治的纠葛
福卡智库信息库“油气能源”专栏内文章指出,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能源资本就是一根杠杆,它能够产生明显的杠杆效应,撬动国家发展、左右世界格局。这一点在石油市场上尤为典型。
自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美国就成为国际石油贸易的“收税人”。
为维护石油美元体系的稳定与持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针对本国能源领域的外来投资,设定了严格的限制门槛,并对所有关涉能源领域的外来投资进行严格的国家安全审查;
美国政府制定了严格限制本国先进能源技术出口的规章机制,以确保其尽可能维持能源领域的垄断性技术优势。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能源部长公开宣布实施以“美国优先”为目标的“能源现实主义”政策。
根据该政策,美国将取消开发国内丰富油气资源的法令限制,并制定鼓励开发举措,将加大对外油气资源的出口,将主动与国际社会共享先进的能源技术,将加大在油气领域的资本投入,但所有这些都严格限定在美国的盟友和友好国家范围之内,而将不友好、有潜在竞争的国家排除在外。
在此背景下,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对美国而言,毫无疑问已不再是可以毫无限制地、完全自由流通的“商品”,而成了维持其全球霸权的政治工具。
再看俄罗斯,早在普京首任总统任期时就已经明确将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作为振兴国家权势的基本依托,并在与西欧、乌克兰、格鲁吉亚发生的地缘政治纷争中屡次直接以油气资源为筹码,以断供、涨价等策略吓阻其竞争对手的其他意图,油气资源成为普京复兴俄国大略的“战略杀手锏”。
“炮声一响、油价飞涨”,战争充当着让油价失去理性的兴奋剂,地缘政治悬念迭起埋下价格惊变的导火索。
福 卡 智 库
03
影响油价的其余三点因素
福卡智库信息库“油气能源”专栏内文章指出,除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油价变化之外,还有如下三点因素在操纵着油价:
第一,原油市场供需依旧是决定价格的基本变量。
只不过,供应有了新鲜事,继续靠欧派克+减产续命,靠着沙特等主要产油国的自愿减产,为市场拉动一波利好,重整河山待需求。毕竟从供给端努力推升价格上行,最终价格仍然是有需求顶的压制。
第二,石油势力博弈左右价格走向。
主要产油国在稳定调控油价与争夺市场份额之间维系着脆弱而危险的平衡。而在全球经济状况不稳定的当下,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于内,一旦有任何一方破坏了当前的游戏规则,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减产极易告吹;
于外,持续强力减产推动油价上涨,将在美国引发更高的总体通胀,给美联储带来新的压力,迫使其继续大幅加息。
这将使得美国政府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因为加息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同时通胀又会继续上涨。
第三,技术与环保酝酿着外行颠覆内行。
技术总是酝酿着给原油市场出其不意的一击,美国能与欧派克+叫板的底气便来自技术革新,页岩气革命让美国从一个原油进口大国,摇身一变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三足鼎立,把控世界石油格局。
总而言之,油价能高度确定的恰恰就是其高度不确定性,具体演化路径取决于现实和预期的相互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