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换技术思想的形成
当改革开放初始,中国还没有以市场换技术的想法,而是希望直接引进技术。不过像前苏联那样连设备带技术一块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那是绝对不可以的。外方看重的是中国市场,谁也不愿光卖技术。
政府逐步调整思路,从1983年开始同意开办合资企业,其中部分产品可以内销,大部分必须出口换汇。86年以后,逐步扩大内销比例。从总设计师92年南巡后,以市场换技术的思想已经被接受。
“市场换技术”,即以开放中国的市场为代价,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随着中国引入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也逐渐被中国接受。
中国的市场容量得有多大的想象力呀?一个13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这个世界上是最大的市场,没有之一!
一人一双鞋子,我能卖出13亿双鞋子!一家一台电脑,我能卖出3亿台电脑!哪个资本家在面对这样一个市场还能把持得住?
市场换技术的两个案例
现在回头看市场换技术的得与失,支持者用高铁的案例,反对者用汽车的案例,都有道理。
其实,开始汽车行业也想用市场换技术,但是别人不给呀。也有给的,大众为了能打入中国汽车市场,给了已经淘汰的老奥迪生产线。一汽想借助它再搞红旗车,结果是落后产品,打不开市场。
现在中国定点的三大三小车企,全部沦为外企的生产车间。销售上垄断着汽车销售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合资的中方却没有获得多少技术,市场沦陷了,核心技术没换来。
表面上,中外50%对50%合资,但是关键部件要进口,价格很高,外资其实拿走了多数利润。
高铁则不然。要论起来,轿车生产,中国还有一点底子;高铁技术,中国是从零起步。要说有什么优势,那就是发展晚,有汽车引进的前车之鉴。结果,高铁开始讨论引进时,网友吐沫星子能淹没铁道部;更由于日本也是引进技术一方,骂铁道部是汉奸的都有。
但是铁道部呕心沥血,与外方斗智斗勇,使尽36计,终于在引进过程中,迅速将外方技术消化,并很快形成中国的专利技术。
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高铁已经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总理都亲自为推广高铁站台。而南车北车已经合并为“中车”,被股民戏称“中国神车”。
这是市场换技术最成功的范例。技术换来了,市场没丢多少。
引进技术的策略得失比较
开放轿车市场,决策比较匆忙。好像没有一个有权力的统筹机构。国家只规定了达到国产化率的标准,但是这其实是一个很粗糙的要求。
什么叫国产化率?一辆轿车有多少个零件?按照总成算,70多个,小的总成由十几个零件构成,大的(如发动机)由数千个零件构成,按照零件数量,达到国产化率80%不困难。但是这个比率里恐怕没有一项算核心技术。
实在说,国产化率是我们对工业技术粗浅的认识,真正的关键,是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一辆汽车,掌握了先进发动机技术,国产化率低也许是把不太挣钱的零件外包给国外厂家,那没什么要紧。国产化率再高,核心技术不在手,那也没太大用。
结果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各个国企考虑的主要是尽快占领市场,别让别的企业抢了先。这样十几年搞下来,不费劲的挣了不少钱,看起来国产化率不低,但是搞技术开发早就忘到脑后了——费那劲干嘛?
高铁则另是一回事。
中国铁路企业也不少,武汉、株洲、长春、齐齐哈尔等城市都有大型铁路车辆公司。换句话,如果没人做统和,高铁的引进基本就会是汽车工业的翻版。
铁道部当年看到这个局面,做了一番规划:
第一步叫“攮外必先安内”
把全部车辆生产单位整合为“南车”和“北车”,避免了恶性竞争。铁道部作为唯一的对外谈判单位。
第二步就是“二桃杀三士”
所有国外有技术的公司都能来,但是必须和南北车的一家组成合资公司,并满足转让技术的条件。谁不接受,出局。结果西门子不干,自认技术好,不服。
西门子出局了,西门子的股票跳水了,谈判团队被解职了。
当然成立合资公司是一回事,外方万一在技术上做保留呢?那就再来一计“李代桃僵”。合资公司的技术指标是要考察的,考察规定是:只考中方公司。
外方一看,尼玛!这考场规则怎么这么瘆人啦?我还不能上场,非得教会中方公司?可是要打退堂鼓,西门子的例子摆在那里呢!这一招叫“杀鸡给猴看”,再说了,考察一旦通过,那就是上百辆的单子呀。高铁当年可不普及,那些公司哪见过这么肥的单子呀?这一手叫“恩威并施”。
得,先教会中方公司吧。
不过学会技术还不够,因为你用别人的技术,要付相关费用。而且今后一旦高铁要走向世界,别人不同意你就走不出去。这就像当年中国要给巴基斯坦枭龙,可是发动机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就能干预。
怎么把技术使用权搞到手呢?比如减震。高铁为了功率要求,车辆必须轻量化。不过这样做高速运行稳定性有问题。日本开发了一套电子减震系统,核心技术呀。
中国人一时搞不定,于是来一招“抛砖引玉”,給日本人展示一套中国技术,高速行驶也十分稳定。日本人一看,你是怎么搞定的?中国人笑而不语。最终谈定,双方交换技术。日本人拿到技术资料一看,尼玛,我们要轻量化,你搞了一个重轴技术,南辕北辙呀。但是底盘稳了,车子当然不振了。这技术交换日本算是亏大发了。
总之,铁道部36计估计至少用了18计,最后拿下高铁全套技术。一套组合拳下来,国内高铁市场让出去不到10%,自己转头满世界推销高铁技术去了。
市场换技术并不能换来创新基因
其实我们事后看看,市场换技术除了少数行业,基本是成功的。
但是光换来技术其实并不够。新中国初建,苏联援建156个工业项目,也基本涵盖了当时比较完整的工业领域,传授的技术当年也足够先进。可是三十年下来,我们又落后了。
当年引以为豪的解放牌汽车,在70年代引进的五十铃汽车面前垂垂老矣;一汽在广州举办的汽车博览会上想买一辆日本面包车却没有外汇,提出用红旗轿车换被一口拒绝,因为无论油耗,噪音和驾驶平顺性,红旗轿车都比不上。
我们引进了技术,却没能引进技术创新的基因,结果陷入了引进——又落后——再引进的怪圈。这个基因是什么?
是市场体制,是竞争机制!
我们曾经只关注工业技术,但是市场经济各个环节都有技术。我曾经供职某企业。当年为了促销,产品里还有赠品。但实施了两年,对销量促进不大。
请了一家著名的广告企业,说你这赠品有问题呀。A产品是针对学生的,赠品应该是学生喜爱的,B产品是针对妇女的,那赠品应该是妇女喜爱的。广告诉求、广告方向、投放时间都做了修改。
那一年,销量刷新纪录。
在市场经济中,在竞争环境下,企业彻底被激发了。要想发展,你的产品要经得起市场考验;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你必须绞尽脑汁比竞争对手做得哪怕好一点点。
而且除了产品如何生产,还有如何包装,还有如何宣传,还有如何销售,还有如何售后。这一整套链条都做好了,企业才能运转的好。
因此,市场换技术之所以比较成功,得益于同期在经济领域里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人走出了“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套路。其实就是汽车行业,虽然大国企不思进取,但是还有民营企业呀,大家竞争呀。由于市场溢出效应,他们也挖到不少原合资企业不得志的人才,也整出很多好车型。现在的SUV市场是自主品牌领衔,而收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吉利吞下了沃尔沃。这种鲶鱼效应迟早逼得大国企也得重视自主研发。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国技术将逐步告别引进,而走向技术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