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帅可聪 陈锋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美股周五大幅收跌,三大指数均重挫逾2%,道指暴跌近千点,创下近一年半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美股大盘暴跌之下,盘初强劲反弹的中概股也被“带崩”。衡量中概股整体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一度涨超5%,但收盘仅上涨了0.5%。
美股为何暴跌?会对A股产生多大影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股暴跌背后,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且市场预计五、六月份的单次加息力度可能达到50基点或以上,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可能会延长A股的筑底周期,但A股估值已处于底部位置,也不必过度悲观。
道指罕见暴跌近千点
美股三大指数周五低开低走,集体大幅收跌。截至周五收盘,道指暴跌981点或2.82%,纳指大跌2.55%,标普500指数大跌2.77%。其中,道指创下2020年10月2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道指成分股中,卡特彼勒大跌6.6%领跌。11个标普行业板块全线下挫,原材料、医疗保健、通信板块跌幅均超过3%,跌幅居末的日用消费品板块跌近1.6%。
至此,美股三大指数过去一周均录得不小跌幅。通联数据显示,道指一周累计下跌了1.9%,为连续第四周下跌;纳指、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3.8%、2.8%,均为连续第三周下跌。
从美股暴跌原因来看,市场忧虑美联储可能激进加息或是主因。当前,美国正面临着40多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物价飞涨使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压力骤然增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下午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场活动时暗示,美联储在5月议息会议上可能加息50个基点。他表示,加快行动步伐是适宜的,加息50基点是5月会议的讨论选项之一,美联储致力于利用工具来将通胀率拉回到2%的目标水平。
美国国债收益率本周重启上升势头,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五最高触及2.975%,创下三年多最高水平;五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一度升穿3%,为2018年以来首次。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对赖以庞大流动性支撑估值的科技股、成长股造成巨大压力。
苹果公司股价周五大跌2.8%,总市值降至2.64万亿美元;微软、亚马逊、Meta公司股价跌幅也均超2%,谷歌公司股价大跌逾4%。
中概股冲高后大跳水
值得注意的是,在周四大幅下挫后,中概股周五盘初强劲反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涨超5%。然而,随着美股大盘暴跌,中概股冲高后大幅跳水。截至周五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幅缩窄至0.5%。
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周五收盘,272只中概股中,有145只个股下跌,113只个股上涨,14只个股为平盘。中概股最新总市值报10036亿美元。
热门中概股多数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行情,阿里巴巴股价盘初涨逾5%,收盘小幅上涨0.6%;京东盘初涨超7%,收盘涨2.6%;拼多多盘初大涨8%,最终微幅收跌0.06%;百度盘初涨逾4%,收盘下跌1.2%。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证监会(SEC)将知乎、理想汽车、贝壳等17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预摘牌”名单,这是今年3月以来第5批被纳入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按照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规定,被列入名单的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美国证监会有权将其摘牌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时间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一次讨论中回应了有关中概股下跌问题,他表示,中概股下跌的因素有很多,中美审计监管是问题的核心,目前中美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有信心相关不确定性很快就会消除。
A股不必过度悲观
美股暴跌之际,欧洲主要股市周五也集体大幅下挫。欧洲斯托克50指数收盘大跌2.2%,德国DAX30指数收盘跌2.5%,法国CAC40指数收跌2%,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1.4%。
外围市场的下跌,或将对A股市场造成情绪性干扰。当前,沪指3000点大关正面临考验。
4月22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沪指小幅收涨0.23%,报3086.92点,盘中最低下探至3049.36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29%、0.69%。A股总体呈缩量调整态势,全天成交量仅约7534亿元,有近3000只个股收跌。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且市场预计五、六月份的单次加息力度可能达到50基点或以上,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压制高通胀率的决心很大,难免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今年以来美股纳指已累计下跌近18%,而且仍未完全见底。
郭施亮认为,在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对新兴经济影响很大,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也会受到影响,将延长A股筑底的周期。不过,对处于估值底部的A股来说,也不必过度悲观。
值得关注的是,据证监会网站消息,4月22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22日上午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关于贯彻近日党中央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工作重要会议精神的部署,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对近期国务院金融委有关安排进行再落实、再推动。会议强调,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引导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潜力,进一步提升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