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1年7月党的诞生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曾经召开了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从中共四大开始,就不断有诸暨人的身影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有中共四大代表的汪寿华,有中共五大代表的郑复他,有中共六大代表的钱志康,尤其在中共七大更是有两位诸暨人冯文彬、杨思一作为代表参加会议。在诸暨这片红色大地上,诸暨的革命英烈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诸暨人敢闯敢为、敢为人先的精神。
两次跟党失联 组建金萧支队
杨思一
杨思一,出生于1901年暨阳街道上杨村,原名杨云亭。19岁时,考入湖州省立第三师范。1924年,被选为湖州学生联合会总理事,成为学生运动骨干。1925年夏毕业,到诸暨草塔智胜、镇海崇正等小学任教,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向往革命。1930年7月,在湖州县立一小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湖州县委宣传部长。后因中共湖州县委遭敌破坏,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到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2年7月,他在中共浦东区委恢复其党籍。之后在代表中共浦东区委出席反帝大同盟会议时被捕,在苏州陆军监狱被关押5年。
1937年7月,杨思一经保释出狱后即回乡抗日。之后,他到上海寻找党组织接上关系,并恢复党籍。1938年2月,杨思一任中共诸暨县工委书记。5月,任中共诸暨县委书记。并任中共宁绍特委宣传部长。1939年1月,任中共宁绍特委书记。同年7月,在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杨思一被选为省委候补委员、中共七大代表。10月随浙江代表团赴延安,在皖南东南局驻地集中时,根据中央指示,随省委书记刘英回浙江坚持斗争,没能参加中共七大会议。
1940年1月,中共宁绍特委分设,杨思一任中共绍属特委书记,期间,整理和发展党的组织,坚持积极慎重的发展方针,使宁绍特区党在迅速发展中保证了质量。当时,宁绍地区党员发展到2000人,建立支部200余个,并把党的发展建设同群众运动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浙东粮荒严重的情况,杨思一亲自部署领导了1940年6月的嵊县“六·三”饥民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金萧支队成立地——璜山黄家店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杨思一改任中共绍属特派员。遵照党的指示,及时撤退一批已经暴露的干部,调整了县级领导成员,保证了绍属地区党组织的安全,保存了这一地区沦陷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力量。宁绍地区和浙赣铁路沿线各县相继沦陷后,领导绍兴、诸暨等县组织抗日自卫武装,在浙东敌后举起了党领导人民武装抗日的旗帜。1942年6月,浙东军分会组建南进支队,开辟会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7月,中共浙东区委员会成立,时任区党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会稽工委(后改为地委)书记的杨思一,与蔡群帆一起,领导了会稽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1943年11月,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争爆发,浙东区党委决定发展金萧地区的游击战,牵制顽军,配合四明地区主力作战,杨思一与蔡群帆一起率一个中队进入金萧地区,集结诸暨、义乌等县的地方武装,组建金萧支队,任中共金萧地委书记、金萧支队政委。1945年2月,任浙东行署会稽地区特派员。从组建金萧支队到抗战胜利期间,杨思一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统战工作,领导金萧地区军民同日伪顽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巩固扩大了诸北、金义浦兰、诸义东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路西抗日根据地。
1945年9月,奉命北撤,杨思一先后任新四军一纵三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三师政委、先遣纵队一支队政委等职,在泰安、宿北、鲁南、莱芜、祁蒙山等重大战役中,亲临前线,勇敢沉着,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他先后担任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兼省纪检委书记,省编制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1957年12月,被错划为“右派”。同月20日逝世。1979年6月9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杨思一的政治名誉。1983年11月,中共浙江省第七次党代会预备会议上彻底平反。
战时培训育英才 时为中国青年领袖
冯文彬
冯文彬,浙江省诸暨县紫西乡湖西村(今诸暨市店口镇湖西村)人,191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随父到上海当童工。1925年入浦东中学夜校学文化,参加五卅爱国运动。1927年他参加工会,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选为上海工会联合会常务委员。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秋,冯文彬前往福建,不久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文书。1930年先后任红四军军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总指挥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总前委特务大队政治委员。随军参加第二次长沙战役和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大队成立,冯文彬任政治委员,参与红军无线电通信部门最初的组建工作。11月调任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巡视员,赴湘赣革命根据地检查指导共青团工作。
1933年7月,冯文彬任新组建的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不久改任师政治部(后改称第十五师)主任,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冯文彬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一大队政治委员,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春冯文彬参加东征战役。4月被调回延安,任共青团中央书记,此后长期主持党的青年工作。11月共青团组织解散后,由他担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
1937年4月在延安主持成立西北青年救国会,冯文彬被选为主任,领导陕甘宁边区和西北地区的青年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9月下旬,时任中央青年部长、西北青救会主任的冯文彬,受党中央派遣来泾阳县云阳镇,参加从国民党监狱获释同志的安置工作。
事后,中共陕西省委贾拓夫等人与冯文彬商定,对西安事变前后涌现出来的一大批青年运动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斗争形势之需要。由此,安吴青训班开始了筹备。同年10月11日,在泾阳县斗口镇的农场借到一间房子,用来做宿舍,青训班正式开班,称为“战时青年短期培训班”。冯文彬担任班主任兼教员,胡乔木任青训班副主任。1937年底,冯文彬奉命回延安向毛泽东汇报青训班的情况,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青训班的形式与内容,并指示要扩大范围。
太原、上海等重要城市沦陷后,广大青年不甘心当亡国奴,纷纷涌向陕西等地。冯文彬曾撰文回忆,1938年,青训班搬到安吴堡,进入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当时,青训班条件很差,每人每月交6元伙食费,睡地铺,坐破砖,上课在露天,吃的是大锅菜,有志青年不顾国民党的阻扰,想方设法前往安吴堡。安吴青训班共办了14期,培养了12000多名有文化、会打仗的干部。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冯文彬以中央直属、军委直属代表团的身份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4月在北平主持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冯文彬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著名的中国青年领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文彬历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天津市委常务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连续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77年以后,冯文彬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直机关临时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等职。1997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
火花
抗日战争期间,我从地方工作到部队生活,从地下党生活到公开斗争,这在我的斗争生活上是一个极大的转变。我在这个转变关头,工作上碰过一些钉子,犯过一些错误,但基本上工作还算是顺利的,到部队后,我思想上常常注意抓紧四件事:亲临前线,从武装斗争上锻炼自己;教育干部与士兵同甘苦;教育部队提高群众观点,搞好群众纪律;对上级做到调人给人,调枪给枪,不讨价还价。
——杨思一在自传中写道
为什么要建立青年团?这是青年的需要,是当前革命斗争的需要。
——冯文彬在全国解放区青年工作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回忆
思一同志是二战时期的老同志,年长我好几岁,比我老练成熟得多。对同志热情诚恳,一见如故。
——汪大铭(曾任浙东区党委组织部部长)
冯文彬是村里的名人,他一生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斗,很受大家尊敬。
——冯关海(店口镇湖西村村民)
寻迹
安吴青训班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为抗战需要,在泾阳县云阳镇筹建旨在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力量的训练班(简称青训班)。青训班第四期以后迁至安吴堡村,时称安吴青训班,冯文彬曾在此地工作。青训班以吴氏庄园为活动中心。自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4月奉命撤离,历时两年半时间,共举办14期,组编127个连(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战前线、敌后根据地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工作。
中共浙江省工委、宁绍特委、绍属特委机关旧址
旧址位于嵊州市长乐镇沃基村邢子陶祖屋新屋台门,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合式民居,建筑面积240余平方米。2002年,中共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旧址进行修复并布展。现东外侧屋南首外墙上陈列中共浙江省工委旧址简介和分布图,东厢房南首楼上南墙陈列有杨思一照片及简介。2002年公布为嵊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公布为嵊州市德育示范基地。
记者手记
从南湖红船上的革命之光到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一路走来。正是因为有那些在党大会上为中华民族而运筹帷幄,殚精竭虑的先驱们。他们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高瞻远瞩,缕缕将国之“危境”化为康庄夷途,使得“小米加步枪”生发出战胜“飞机加大炮”的巨大威力,使得中国共产党一步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走向全国。
今天的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嚼得草根,百事可做”。正是艰难困苦的环境,造就了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意志。记者在查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他们虽衣着朴素却朝气蓬勃、面容清瘦却目光如炬,神采中焕发出艰难困苦中独有的刚毅和执著。
勿忘昨天,无愧今天,不负明天。踏上这块土地,坚定前行。
本版文字/图片 记者 郦海洋 吴帆 整理
特别感谢市史志研究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