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票知识 >

网络游戏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报告(游戏行业政策风险)

2023-05-05 13:04:12 股票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在读研究生投资红杉,迄今为止最大的风险投资本垒打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风险投资史

第7章 迄今为止最大的风险投资本垒打

If you are afraid of losing everything, you tend to take your chips off the table too early.

如果你害怕失去一切,往往会过早地放弃筹码。

1995年初,唐·古丁在悠游网络的董事会上提到一个奇怪的名字。古丁是阿克塞尔的电信分析师,一直在建设公司的网站,这是第一个由风险投资公司开设的互联网网站。他在网站上花了很多心思,过程中不断参考一个网站来优化公司网站特性。这个网站名叫“雅虎”。雅虎?会上的人听到这个名字都笑了。他们心想,这肯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名字。古丁一直在准备推进雅虎成为阿克塞尔的投资项目,但他此时临阵退缩了,因为他觉得也许提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想法是毫无意义的。

几星期后,在一场相似的会议上,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没有犯与阿克塞尔相同的错误。经验丰富的比尔·德雷珀找到了雅虎的创始人,当时他们正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一间简陋的拖车式活动房屋里运营网站。德雷珀弯下腰钻进了拖车。他高大的身躯绕过一辆摆放着的自行车,越过几块滑雪板,走近一台名为“小锦”(Konishiki)的电脑。这台电脑的主人是一位名叫大卫·费罗(David Filo)的研究生,他性格安静,喜欢给自己的物品取一些傻傻的名字。小锦是他最喜欢的相扑选手的名字。

费罗请德雷珀提出一个他想查询的问题。德雷珀当时是耶鲁大学的董事,便询问了耶鲁大学的学费。费罗键入了一些关键词,随后,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几本厚厚的书的图像,这是耶鲁最早的主页。他又敲了几下键盘,答案出现了:耶鲁大学的学费为每年21 000美元。德雷珀惊呆了。新的网景浏览器虽然有助于浏览网页,但它不提供目录或搜索服务。试想一下,假如你可以在网上查找任何东西,这种想法感觉就像数字魔法一样炫酷。德雷珀决心鼓励他的儿子、掌管德雷珀家族办公室的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投资雅虎。

他们告诉投资人,雅虎是免费的

大约在同一时间,一个衣冠楚楚、戴着眼镜的人也来拜访了“拖车”里的创业团队。德雷珀家族可以算是硅谷的贵族。在蒂姆·德雷珀的记忆中,当赫赫有名的硅谷沙丘路还是一条土路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开着直升机到处飞了。而这位衣装整洁的访客却是一个新贵,一个叫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的英国威尔士人。他在读研究生时来到美国,为《时代周刊》撰写关于硅谷的报道。他把自己在《时代周刊》的工作当作一张名片,借此结识科技界名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莫里茨曾自己开设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提供科技相关资讯及举办相关会议。1986年,他出人意料地换了工作,入职红杉资本。

莫里茨走进了“拖车”,电脑设备散发出的灼热让他退了几步。地板上散落着未洗的衣服和比萨纸盒,一些高尔夫球杆靠在墙边;窗帘也拉上了,以防止强光照射到屏幕上。“拖车”内的状况足以让进来的访客立刻逃到大马路上。像古丁和德雷珀一样,莫里茨明白,雅虎是个诱人的投资标的。该网站正在迅速地向数百万用户开放。雅虎可能会成为互联网版的电视指南:一种引导消费者获得他们想要的信息的新媒体。问题是,一个网络指南如何赚钱?“那么,你们打算向用户收取多少费用?”莫里茨问费罗和他的同事杨致远(Jerry Yang)。费罗和杨致远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心照不宣。他们心想,这家伙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告诉这位投资人,雅虎是免费的。他们整理目录,是写博士毕业论文外的消遣。这只是一种爱好,就像参加飞盘俱乐部或沉迷于恐怖电影一样。他们的目标是寻找乐趣,而不是无聊地沉迷于获得收益。他们列出了自己喜欢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网站,像是布莱恩的熔岩灯(Lava Lamp)和夸德雷的犰狳(Armadillo)主页。他们这种古怪的命名嗜好让莫里茨感受到了他们的风格。小锦的同伴工作站被称为“曙”(AKebono),而雅虎(YAHOO)的意思是“另一种正式层次化体系”(Yet Another Hierarchical Officious Oracle)。因此,向用户收费与他们企业古怪的精神背道而驰。

莫里茨刚到红杉资本的时候,他的一些同事对他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持怀疑态度。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是一名杂志记者,写过两本商业方面的图书,但他没有工程学或管理学背景。“这家伙什么都不知道!”一位红杉资本的前合伙人在面试完莫里茨后这样说。但唐·瓦伦丁否决了这些反对意见,因为他在莫里茨身上看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学习者的形象,他宁愿雇用一个如饥似渴的新手,也不愿雇用一个吃老本的人。此时,算是一种意外收获,莫里茨的非传统背景即将证明它的价值。

莫里茨没有听闻过这样的先例:有哪家公司在提供免费产品的同时,还能从风险投资人那里筹集资金。但几秒钟的横向思考告诉他,雅虎的方案可能行得通。在莫里茨本人所从事的传媒业中,很多成熟企业用的正是雅虎所提出的商业模式:广播电台和电视免费播放新闻和节目,然后通过收取广告费用来攫取利润。更重要的是,传媒业的那帮人常用顽皮的名字来提供异想天开的故事情节。不守常规与获得收益之间并无矛盾。有了这个类比,莫里茨比德雷珀更坚定地理解了雅虎的模式,他不仅对产品印象深刻,还想通了其未来的商业模式。

莫里茨一直在与杨致远和费罗交谈,但现在他从提问者的角色巧妙地转变为投资顾问的角色。他知道他将面临竞争,因为雅虎还在考虑两家更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在线和网景提出的收购要约。为了战胜这些竞争对手,莫里茨问了一些敏感的问题,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回答,并深入这些年轻研究生的内心。多年后,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莫里茨而不是其他投资人时,杨致远神秘地回答说莫里茨有“灵魂”。尽管莫里茨到访时的开场白很差劲,但最终还是和他们建立了真正的连接。

在他们高谈合作的关键时刻,杨致远问莫里茨,公司是否应该改名,也许应该改个更严肃的名字。莫里茨反对说,如果杨致远这么做,红杉资本将不会支持他。此外,莫里茨的反对也有他自己从未想到的理由。在做记者的岁月里,莫里茨曾写过一本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书。现在,他坚持认为“雅虎”是一个珍贵的名字,是一个鼓舞人心、令人难忘的公司名称,就像苹果一样。不知是出于本能还是算计,莫里茨这次给出的是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他和硅谷的其他人一样了解乔布斯,他预感到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研究生和硅谷传奇乔布斯之间存在联系,而在这方面,他有发言权。像所有伟大的风险投资人一样,他知道如何激发创始人的使命感。哪怕是对最自信的创始人来说这也是终极诱惑。

1995年4月,红杉资本向雅虎投资97.5万美元,获得其32%的股权。费罗和杨致远各自保留25%的股权,其余的股权留给雅虎员工,包括莫里茨聘请的一位新的外部首席执行官。比尔·德雷珀的儿子蒂姆比莫里茨出手慢,但现在他变得很热情,要求参与这笔交易。红杉资本很坚决地拒绝了蒂姆,因为他们希望在这场投资中尽可能多地参与其中。

红杉资本对雅虎的投资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调,那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最终以科技泡沫的破裂而告终。投资那些对产品收取很少或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司,这一做法就像野火一样在风险投资界蔓延开来。风险投资人对初创企业的评估不再根据其当年或次年的收入,而是根据他们的势头、吸引力、受众和品牌。因为至少在理论上,这些无形的东西在未来可能会转化为现金。

为了打造雅虎的势头,莫里茨将杨致远定位为硅谷的代言人,这有点像乔布斯的再造,尽管杨致远本人拒绝这种比较。作为20世纪7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保卫者,赤脚的乔布斯开启了个人电脑行业。在移民,尤其是亚洲移民开始在硅谷留下印记的时候,华裔美国人杨致远成了一种新型创业方式的传道者。他的照片经常出现在杂志上,照片里的他留着一头浓密的黑色头发,穿着学院式的斜纹棉布裤,脸上挂着一个咧着嘴、露齿的笑容。他在技术会议上就雅虎如何吸引在线用户的策略进行了演讲;他既是极客,又是营销大师。1995年6月,杨致远在一次聚会上大获成功,与诸如鲍勃·梅特卡夫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成了朋友。“这将是第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品牌。”他自信地说道。

一个上不了台面的秘密是,雅虎除了打造品牌之外,别无他法,因为它算不上是一家技术公司。它没有专利,也没有多少工程学方面的优势;它的目录是通过浏览网页和对网站进行分类拼凑起来的,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动完成的。它是对珀金斯定律的反面阐释:因为雅虎不存在技术风险,便包含了巨大的市场风险,这是由于雅虎没有技术方面的护城河保护它免受竞争对手的攻击。更重要的是,由于雅虎所在业务领域的逻辑是赢者通吃,即互联网用户很可能倾向于使用单一的方式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因此竞争必然会特别激烈。赢家将获得在线广告收入的最大份额,而其他人只能获得九牛一毛。

作为指数法则的极端版本,雅虎无法像传统科技公司那样行事。它不能简单地发明一种产品,推广它,然后依靠技术上的革新带来销售和利润。相反,它必须保持比竞争对手更活跃的状态,这意味着它必须营造出一种势头强劲的氛围。在预测未来互联网公司的动态时,一个危险的循环逻辑出现了,即雅虎增长的关键在于它必须保持增长。因此,雅虎早期在创收方面的成功并没有转化为利润。为了继续扩大业务,每一美元的广告收入都必须重新投入营销支出中。事实上,这一循环很快就被证明资金是不够的。在从红杉资本获得约100万美元融资的8个月后,雅虎就开始了新一轮融资。

传统的风险投资人能看出雅虎是一家烧钱的企业,因为它没有技术方面的保护,除了品牌之外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资产,因此他们可能会拒绝向雅虎持续提供资金。但到1995年底,传统思维已经过时了。1995年8月,网景公司的上市揭示出互联网的到来是如何改变游戏规则的:考虑到按指数法则增长的公司能带来天文数字般的回报,不把赌注押在它们身上才是疯狂的。更重要的是,网景公司和悠游网络这样的大项目已经被大学捐赠基金和养老基金注意到了,它们为此向风险投资领域注入了更多的资本。1995年,美国风险投资融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而5年前这一数字仅为30亿美元。硅谷的风险投资行业如此资金雄厚,对指数法则的增长逻辑又如此有信心,雅虎几乎肯定会融到钱。

如果你不接受这1亿美元,我将投向你的对手

在此背景下,一位投资人的出现恰逢其时。他叫孙正义,个子矮矮的,看起来有点像个创业者。他凭借一家名为“软银集团”(SoftBank)的软件公司一举成名,赢得了“日本的比尔·盖茨”称号。与出身特权阶层的盖茨不同,孙正义是白手起家的一个极端例子。他的家庭是在日本被边缘化的朝鲜族的一员,他童年的住所是铁路附近的一个棚屋,那里住着他和6个兄弟姐妹。尽管孙正义不幸的童年造就了他的传奇,但也成为他的负担。他的父亲为了掩饰自己家族的朝鲜族身份,给儿子取了一个日本姓氏“安本”,这种耻辱迫使他在16岁时离家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我将拿回我的姓氏,以证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在离开时发誓。多年后,孙正义根深蒂固的“局外人情结”被同事认为是成就他非凡投资风格的关键。他像个孤注一掷的亡命之徒一样投资,即使他的财产已达数十亿美元。

1995年秋天,孙正义开始了第二次加利福尼亚州冒险之旅。第一次创业之后,他带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学位回到了日本,并在创办软银的过程中积累了巨额财富。现在,他听到了“互联网淘金热”的风声,便把生意从日本转移到美国。对于一个亚洲企业家来说,这是非常大胆的一步,因为对于一个没有人脉的局外人来说,硅谷密集的人脉网络是很难渗透进去的。但孙正义买下了一家美国科技出版商和一家美国领先的计算机领域会议组织公司的控制权,因此获得了信息和人脉。这将有助于他发现下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沿领域。

1995年11月,孙正义访问了雅虎在芒廷维尤的新办公室,这个办公室距离斯坦福大学校园只有几千米远。杨致远和费罗用油漆把墙壁粉刷了一遍,但费罗的工作空间很凌乱,里面堆满了溜冰鞋、CD盒、喝光的饮料罐、旧的《微时报》(Micro Times)和一条蓝格子的化纤毯子。费罗的专业工作可是为网络空间带来秩序啊!这是不是很有讽刺意味?办公室的状况让他们很尴尬,杨和费罗提议带客人去一家法国餐厅吃饭,但这个方案被孙正义婉拒了。他只想谈正事。

在职业生涯的后期,孙正义以其融资和投资的杀伐决断而名噪一时。2016年,当他策划一个名为“愿景基金”的投资项目时,他在45分钟内说服了沙特王储投资450亿美元。早在他遇到雅虎这个项目前,他的方式就已经如此直接。他想从雅虎分一杯羹,而雅虎想要他的资本。因此,没有必要使谈话复杂化。

孙正义让费罗和杨致远谈谈他们对雅虎的估值。两位创始人初步提出的估值为4 000万美元,而红杉资本8个月前投资时的估值仅为300万美元。孙正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甚至比凯鹏华盈的约翰·杜尔更愿意付钱。“该死,我应该要得再高一点的!”杨致远心想。

孙正义适时地领投了雅虎的B轮融资,其投资占雅虎该轮融资总额的一大半,而红杉资本和路透社的占比则较少。但孙正义的行动才刚刚开始。1996年3月,他再次回到了雅虎的办公室。

经过4个月的时间,雅虎“烧钱”成瘾的毛病丝毫没有好转。雅虎的竞争对手——最著名的两个搜索引擎Excite(埃克塞特)和Lycos(莱克斯),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雅虎必须保持领先。因此,费罗和杨致远将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中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营销。就在此时,Excite和Lycos加倍下注:他们宣布了上市的计划,以巩固他们的营销资金。为了保住自己的领跑者地位,雅虎请高盛来安排自己的上市计划。

孙正义来到雅虎的办公室时,还是和以前一样瘦小、不太威严,但他带来了“火箭筒”。他提议向雅虎投资1亿美元,这在硅谷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作为回报,他想要公司额外30%的股权。

孙正义的出价表明,自他4个月前投资雅虎以来,雅虎的价值已经飙升了8倍。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开出的支票数额之大,在硅谷还从未见过如此手笔的风险投资。当时,硅谷的风险投资合伙企业平均筹集的资金通常在2.5亿美元左右,这些企业不可能把约40%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项目中。私募股权投资人和公司收购者有时会投资1亿美元左右,但作为回报,他们希望获得公司的全部控制权。相比之下,孙正义只会成为一个小股东,而且代价将是前所未见的。有软银的收入作为后盾,他可以投入的资金是雅虎刚成立时红杉资本投资金额的100倍还多。

当孙正义抛出重磅橄榄枝后,杨致远、费罗和莫里茨都沉默不语。杨致远有些不知所措,他说他很高兴,但并不需要这么一大笔资金。“致远,每个人都需要1亿美元。”孙正义反驳道。毫无疑问,孙正义是对的,至少在网络争夺品牌关注度的新时代是这样。雅虎之所以准备上市,正是因为它确实需要资金。“想想你要付给网景多少钱才能让你们成为其推荐的搜索引擎?”孙正义接着说。他指的是,网景作为行业领先的网络浏览器公司,正在拍卖其网站上的推荐搜索引擎的权利。如果Excite或Lycos的财力比雅虎更雄厚,那么其中必有一家会抓住这个机会。

杨致远承认网景收费很高。因此他也承认,1亿美元实际上是很有用的。在这个赢家通吃的新市场里,雅虎未来的增长取决于它能否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它需要增长资本。问题是谁来提供这种资本。对于一家年轻的公司来说,要想筹集数千万美元的资金,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上市,而这正是雅虎计划要做的。但现在,孙正义来了,这个非正统的日本局外人,似乎在血管里流淌着某种神奇的冷却剂。毫不夸张地说,公司通常只有通过公开上市,加上私人投资才能筹集到孙正义开出的投资数额,更何况他已经准备好立即支付这大胆的出价。

莫里茨和雅虎的两位创始人花了一些时间来思考该做何选择。一方面,孙正义的提议是有诱惑力的,因为公开上市总是存在失败的风险。但另一方面,高盛提出的上市价格对雅虎的估值足足是孙正义提议的两倍。如果高盛能让雅虎上市,红杉资本、杨致远和费罗将赚得更多。

在雅虎团队做出决定之前,孙正义再次做出打破常规的行动。他要求莫里茨和两位创始人说出雅虎的主要竞争对手。“Excite和Lycos。”他们回答。孙正义转向他的一个副手命令道:“把名字写下来。”然后他又转身回到莫里茨和雅虎创始人身边,告诉他们:“如果我不能投资雅虎,那我就会去投资Excite,然后彻底消灭你们。”

对杨致远和费罗来说,尤其是对莫里茨来说,孙正义的威胁恰恰表明: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竞争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因此,能够开出1亿美元支票的投资人选择投资谁,谁就会赢得竞争。孙正义就像数字时代的教父,向莫里茨提出了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提议。莫里茨后来决定,永远不要再被有钱的投资人欺负了。

在征得孙正义同意后,雅虎团队开始私下的交流。在只有团队成员的讨论中,莫里茨劝告两名创始人,必须认真对待孙正义可能去支持竞争对手的威胁。没有一个硅谷的资深人士会背叛他已经投资的初创企业,因为风险投资是一场重复的游戏,为了赢得信任,你必须尊重你所建立起的关系。但孙正义初来乍到,他不知道那些不成文的规则,因此硅谷的传统无法限制他。

半小时后,三个人希望继续谈判,他们告诉孙正义会接受他的投资。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继续进行IPO。经过又一番协商,孙正义最终向雅虎投资了1亿多美元。加上他在B轮融资中购买的股权,孙正义现在持有雅虎41%的股权,而红杉资本的所有权被稀释到了19%。费罗和杨致远各自保留了17%的股权。

发起投资闪电战,在数字时代点石成金

1996年4月12日,雅虎正式上市。当天雅虎的股价一飞冲天,第一天的收盘价足足是孙正义买入价的2.5倍。这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孙正义瞬间赚了超过1.5亿美元。在雅虎上市之前,没有一笔交易能让红杉资本赚到1亿美元以上,这是唐·瓦伦丁押注思科时创下的纪录。多年以后,莫里茨回忆起这一壮观场面,他记得他当时在想:“在一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怎么可能从一项投资中赢得超过1亿美元的回报?”但通过在雅虎上市前夕买入股票,孙正义在短短几星期内就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益,而且没有经历白手起家组建管理团队的痛苦。风险投资行业被永远地改变了。

这种变化分为两种,一种是迅速而明显的,另一种是缓慢而隐晦的。第一种更明显的转变发生在孙正义身上:他现在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很出名。利用自己作为数字时代点石成金者的新声誉,手握成功投资雅虎所获得的财富,他发起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投资闪电战,不停地从沙子中挑选出宝石。套用对冲基金的话来说,他并不关心超额收益,即一个有经验的投资人通过选择正确的股票而获得的回报。他只关心市场风险和在市场中可以获得的利润。一位负责管理孙正义基金的年轻人回忆说,1996年至2000年,孙正义至少押注了250家互联网初创企业,这意味着他保持了一个近乎疯狂的速度,大约每星期押注一家,这个速度是普通风险投资人的10倍,甚至20倍。这段时间,同一个人会同时出现在30多家公司的董事会上。“我没有经验,不知道这有多疯狂。”孙正义的一名副手后来回忆道。

与投资雅虎的策略一样,孙正义也会对处于成熟阶段的公司进行大手笔的投资。1997年底,他利用投资软银和雅虎的收益,向行业领先的网页托管服务公司雅虎地球村(GeoCities)注资1亿美元,在该公司1998年8月上市时,他的回报翻了一番,最终实现了远超10亿美元的天价收益。1998年,他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亿创理财(E*Trade)上市后,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27%的股份;一年后,它的价值达到了24亿美元。为了减少对软银集团收益的依赖,孙正义筹集了一种新型的专项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拥有10亿美元资金,专门用于投资处于成熟阶段或增长期的公司,这种投资模式后来被称为“成长型投资”。与此同时,孙正义利用他在日本的人脉,创办了这些美国企业在日本的子公司,如雅虎日本、亿创理财日本等。孙正义的风险投资业务遍布全球:他在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创立了风险投资基金,他与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合作,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进行投资;在欧洲,他与法国媒体集团威望迪(Vivendi)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拉丁美洲,他在墨西哥城、圣保罗州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设有风险投资办公室。

通过这一系列暴风骤雨般的操作,孙正义早已预料到风险投资行业在10年后会发生更明显的变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以雅虎的投资案例为开端,风险投资行业经历了自然的转变。成长型投资从2009年左右开始成为硅谷主流的投资模式,而风险投资合伙企业也从超本地化的业务模式转变为更具全球视野的业务模式。互联网公司品牌面临着增长的迫切需要,这为投资人提供了成长型投资的机会。而这些公司也不是建立在尖端技术之上的,因此它们可以在远离硅谷这个科技中心的地方蓬勃发展。正如在金融行业所屡见不鲜的那样,谁先看到形势转变,并且拥有可以满足新需求的资本,谁就可以在竞争对手醒悟之前获得丰厚的回报。而孙正义正是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据估算,1996年至2000年,他的个人财富增加了150亿美元。当时,甚至没有其他风险投资人能出现在《福布斯》的亿万富翁名单上,即便是约翰·杜尔和唐·瓦伦丁也不例外,但孙正义名列其中。

第二种更为隐晦的转变发生在红杉资本内部。在雅虎上市后,唐·瓦伦丁和他的同事们变得紧张了起来。要知道,雅虎的估值在一年的时间里从零涨到了6亿美元,即便是资历再老的风险投资公司也会想要保住当前的收益,尽早卖掉股票。莫里茨后来回忆说:“每个星期,每个人都在关注雅虎的股价,感叹它上涨的势头有多荒谬、多么不合理,又担心如果它崩溃了会发生什么。”但莫里茨本人却持相反的观点。看到孙正义在以折损红杉资本的利益为代价赚了这么多钱,他决定继续持有雅虎剩余的股权:如果能成为赢家,就会获得更大的好处。红杉资本在雅虎的A轮和B轮投资在其首个交易日后上涨了约60倍。但是倍数在银行账户里并不作数,从金额来说,红杉资本从雅虎赚的比孙正义少。

莫里茨开始将投资雅虎的经历视为红杉资本发展之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当时正值唐·瓦伦丁退休,莫里茨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他和同期成熟干练的道格·莱昂内(Doug Leone)一起担任红杉资本的领导者。在红杉资本,老一代的领导者大多出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长起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之中,因此对待投资比较保守。对此,莫里茨认为:“如果你害怕失去一切,往往会过早地放弃筹码。”在投资苹果公司的案例中,瓦伦丁在首次公开募股前出售了所有股权,实现了快速盈利,但这种做法也让他的共同投资人失去了从苹果公司上市中获得更丰厚回报的机会。相比于保守派的领导者,莫里茨成长于战后繁荣时期,在成长过程中顺风顺水,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与困难:他出生于威尔士,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之后入职红杉资本。现在,在40岁生日刚过不久,他就在雅虎押下了巨额投资。与老一代相比,他和同时代人不太愿意去担心那些可能发生的失误。“我认为,红杉资本的一个巨大变化是,我们一直在尝试清醒地想象,那些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公司如果发展得一切顺利,会发生什么?”莫里茨说。

对雅虎的投资体现了红杉资本内部的这种文化冲突,这是一种谨慎的保守派与乐观的继任者之间的冲突。莫里茨抓住了这个机会,为自己的长期计划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向合伙人施压,要求他们循序渐进地分配雅虎的股票。他提醒他们,投资思科所带来的最大收益是在几年之后才出现的:在1990年上市时,思科的市值为2.24亿美元;而到了199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100亿美元。通过赢得这场争论,莫里茨确保了对雅虎股票的最后一次分配将推迟到1999年11月,并在公司内部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到了1999年11月,雅虎的股价已涨至每股182美元,足足比上市时的价格高出14倍。正是这种等待,让红杉资本从投资雅虎上所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之前所有投资的总和,甚至是其从投资思科所获收益的10倍以上。谈起成功秘诀,莫里茨简洁地说:“就是要学会有一点儿耐心。”

但真正的影响和启示是更深层次的。得益于对雅虎的投资经历和孙正义的示范作用,莫里茨认识到,风险投资企业必须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策略。同时,巨额的成长型投资会赋予风险投资人创造大型商业帝国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不能再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硅谷,而是要看得更远。后来,红杉资本将这些经验高效地运用于实战中,获得了在风险投资业务中无可匹敌的优势地位。

竞争者出现,风险投资理念回溯本源

当孙正义在硅谷崭露头角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竞争者出现了:这是一家名为“基准资本”的风险投资合伙企业。基准资本的三位创始人,布鲁斯·邓利维(Bruce Dunlevie)、鲍勃·凯格尔(Bob Kagle)和安德鲁·拉奇勒夫(Andrew Rachleff),都曾在硅谷的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工作过;另一位创始人是凯文·哈维(Kevin Harvey),他曾在硅谷创立过一家软件公司,并把它卖给了莲花发展公司。基准资本采用专家型投资风格,且其被投公司在地理位置上非常集中,也就是说,基准资本的业务优势在于深耕当地而非向全球拓展,这意味着它的商业模式与软银模式大相径庭。此外,基准资本的投资模式注重精准灵活而非巨额投入:该企业故意将其第一只基金的规模定得很小,其资金总额仅为8 500万美元,甚至可能低于孙正义开给任意一家公司的支票金额。基准资本在招股说明书中坚称:“上帝并不会站在拥有大量军火的人的一边,而是会站在射得最准的那一边。”

基准资本的创始人们相信,通过保持精简和专注,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个“从根本上更好的投资架构”。首先,基金规模小意味着他们会仔细评估每笔交易:他们的目标是获得超额收益,而不是承担市场风险。其次,小的基金规模还能确保每位创始人只在少数几个董事会任职,从而集中精力帮助投资组合中的每个公司增加价值。再次,小的基金规模也会促进4位合伙人之间的友谊:尽管风险投资行业以单一的男性文化为主导,充满竞争,但基准资本的团队氛围却十分和谐,团队成员间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最后,选择建立小规模的基金显然不是因为软弱,如果愿意的话,基准资本本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但为了彰显其的实力,他们宣布将保持其基金的高额回报率,超过20%的行业回报率标准。基准资本还对其所管理的资金收取相对较低的管理费。公司合伙人们希望根据结果获得报酬,而不仅仅是聚敛钱财。

一些风险投资公司认为,只要选对了交易,工作就完成了90%,至于培训企业家那是之后的事情。但基准资本的合伙人倾向于将二者同等看待,他们认为满怀信心地确定该投哪个项目通常是不可能的,因为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其中大多数投资都会血本无归。因此,为了确保创造超额收益,基准资本不得不与企业家们并肩作战,深入每一项工作。基准资本的一位合伙人笑着说:“我已经深入其中,几乎看不到天空。”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反驳说,基金的业绩是那些最优秀的创业者,也就是那些能打出本垒打的人所创造的,这些项目几乎不需要投资人投入时间和精力,而把时间花在较差的创业者身上其收益是九牛一毛。但基准资本的合伙人们拒绝接受这种失败主义的想法,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你坚持帮助创业者,明显落后的人也可能会成为赢家,奇迹有时会发生。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困难时刻没有放弃创业者,将会获得忠诚的声誉,也将因此得到回报,因为其他企业家会因为好的声誉涌向你。

深入被投公司的管理有助于你与企业家共情。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是错的,你也必须给出建议,而且必须巧妙地与人沟通。选择正确的时机也是技巧的一部分:当别人听不进去的时候,提供建议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你必须在其真正需要指导的时候抓住机会。风险投资是什么?布鲁斯·邓利维曾经思考这个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星期五下午6点15分,你坐在办公桌前,正整理行装准备回家,这时电话响了。你所投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可能会说:‘你有时间吗?我的人力资源副总裁正在和秘书幽会;此外,工程副总裁想辞职,因为他的妻子不喜欢住在这里,他要搬回北卡罗来纳州;而且我必须解雇那个谎报业绩的销售人员;我刚去看了医生,我的身体也有些问题;还有,我想我需要做一次产品召回……’而这时,作为风险投资人,你只会说:‘你想让我现在就过来,还是明早一起吃早饭?’”

另一位创始人鲍勃·凯格尔也展现了基准资本以人为本的宗旨。他在密歇根州的弗林特长大,曾就读于凯特林大学(42),该校提供的大学教育包括在教室和通用汽车工厂交替进行为期6个星期的学习和实习。凯格尔学的是工程学,后来被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录取。他是坐着一辆金色的庞蒂克去上学的,加长引擎盖上印着一只美国鹰。凯格尔那笔直的眉毛、修剪过的小胡子和胡髭形成了三条平行线。他的笑声极具感染力。他喜欢和企业家合作进行一些“人性化”的交易。

尽管凯格尔接受过工程培训,也有美国中西部汽车行业的工作背景,但他还是乐于支持那些与这两项都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在成为基准资本的联合创始人之前,他曾试图说服自己之前的合伙人投资一家位于西雅图的咖啡连锁店,这家连锁店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星巴克。还有一次,他看到一家叫坚宝果汁(Jamba Juice)的连锁店外面排着长队,于是取消了那天上午的行程,而去采访店里的员工和顾客。在基准资本成立后,凯格尔在科技领域和零售领域之间来回探索。与阿克塞尔专攻某一领域的专家不同,他拒绝停留在单一的赛道上;如果说他在投资中最看重什么的话,那一定是人性。1997年,凯格尔偶然发现了一家结合了他所有投资偏好的公司,这是一家科技公司,同时也是一家零售公司,更重要的是它重视人的作用。这也是后来被风险投资人称为“自有网络效应”的第一个例子。

从eBay获取10亿美元回报

这家混合型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皮埃尔·奥米迪亚(Pierre Omidyar)的软件工程师。奥米迪亚出生于巴黎,父母是伊朗人,他是另一位将在硅谷留下印记的移民;到目前为止,移民约占硅谷科学和工程劳动力的1/3。奥米迪亚扎着马尾辫,留着凡·戴克式的胡子(43),戴着一副眼镜,沉浸于早期互联网反阶级主义的文化中。让他有些懊恼的是,他之前曾在一家初创企业工作,它旨在帮助知名企业扩大网上销售量;而这么做的结果是,这些企业的管理不仅没有民主化,其领导层反而因此巩固了权力。因此,为了抵消他的罪恶感,奥米迪亚设计了一个二手物品在线拍卖平台,并且这个平台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对他而言,这是一种赎罪的形式。

奥米迪亚喜欢把平台的买家和卖家看作一个社群,而不仅仅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交易商。他建立了一个反馈系统,允许买卖双方相互评价,因为他觉得这会使双方相互体谅。他还增加了一个公告板,用于分享如何上传图片等技巧。同时,社群的新成员会在公告板上发布他们的问题,有经验的人会自愿花时间来回答。1996年2月,当他的拍卖网站流量超过了他的互联网账户限制时,奥米迪亚呼吁用户帮助他筹集流量升级的费用。这一呼吁是以善意为前提的:卖方受邀将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分给奥米迪亚,但这并不是强迫性的。很快,奥米迪亚对人性本善的看法得到了证实:支票如涓涓细流般渐渐增加,然后如洪水般涌来。到年底,奥米迪亚每月的收入超过了40万美元。

奥米迪亚辞掉了日常工作,雇了两个人来帮他。他清了清网页界面上与拍卖无关的内容,并将他的拍卖平台命名为“eBay”(亿贝)。该平台用户的月增长速度达到了40%,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推动其发展的背后力量。与雅虎在营销上投入大量资金的商业模式不同,eBay的营销预算为零。相反,它的疯狂扩张是受到梅特卡夫定律的推动:随着其拍卖网络规模的扩大,其价值也呈指数级增长。eBay上的卖家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喜欢买便宜货的人使用eBay;同理,买家越多,卖家也就越多。此外,传统电信网络是由各种公司生产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平台需要支付各类中间设备的费用;而与之不同的是,eBay能获得100%的拍卖佣金,它完全是从网络效应中获利的。更重要的是,它是该网络的所有者。

由于这种自我强化式的增长,它可以在内部积累自己的资本,每个月,大约有一半的收入变成了利润,因此eBay不需要风险投资的资金。然而,这种增长所带来的管理压力超出了它的管理者的能力。奥米迪亚和他的两个朋友还没有具备引领一个完全靠自己加速发展的企业的能力。为了寻求管理方面的指导,奥米迪亚向那位曾经帮助eBay获得成功的顾问求助,这人便是基准资本的联合创始人布鲁斯·邓利维。

邓利维身材魁梧,但举止平易近人,他有力地证明了基准资本的宗旨:帮助陷入困境的创始人在未来获得回报。他总是非常认真地亲自为被投公司提供咨询,甚至将培养一个企业家比作培养一个孩子。他经常对这些企业家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你的生活将会有所不同。”有一次,邓利维被人哄着讲了一个他希望被人记住的故事,他谈到了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因为该创业者的公司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自身的能力范围,所以邓利维不得不解雇了他。但几年后,这个成功的创业者在经过了历练并提升了能力之后欣然接受了另一家由基准资本投资的初创企业的邀请,去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并表示自己一直很感激邓利维能够公允地对待他。同样,在邓利维的帮助下,奥米迪亚从一条黑暗的隧道中看到了光明,他对邓利维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感受更加强烈。这之后,他总是定期去拜访邓利维。

“我有个电子商务网站叫eBay。”奥米迪亚说。“这听起来不错。你为什么不寄给我一份商业计划?”邓利维回答。奥米迪亚当时没有商业计划,但几个月后,也就是1997年初,他又来了。“你为什么不……”邓利维刚要开口,但这一次奥米迪亚打断了他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聚一聚呢?像以前一样。”邓利维同意了,并记在了日程表上。

临近见面时,邓利维说服凯格尔也来参加,他认为凯格尔是基准资本里那个喜欢投资零售行业的人。奥米迪亚来的时候没有带幻灯片,而是计划展示他的拍卖网站;毕竟,这个网站是一个罕见的东西,一个能赚钱的互联网资产。但是,由于网络浏览量过大,eBay的服务器崩溃了。为了把奥米迪亚从尴尬中解救出来,邓利维向他道歉:“是我们的网络连接状况不太稳定。”

凯格尔怀着怀疑的心情离开了会议。后来,他查看了eBay的网站,发现它的页面惊人地粗糙:页面使用的是系统默认字体,没有颜色,只有几行单调的清单。但当凯格尔仔细观察时,他的看法改变了。他喜欢收集手工雕刻的鱼饵,而这个网站上正在拍卖很多精美的鱼饵,其中有一件还是他家乡密歇根的一位雕刻师制作的。凯格尔被这只鱼饵吸引住了,他竞了一次标,结果输了。但他意识到,这些产品会与大脑中的某些东西产生联系并激发出某种感觉。毫无疑问,这些产品像鱼饵一样钩住了他。

凯格尔在公司外面又约了奥米迪亚见面。作家兰德尔·斯特罗斯(Randall Stross)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再现了基准资本的这段早期的投资故事,形象地刻画出了奥米迪亚对“社群”概念的关注:每隔一句话,奥米迪亚就会谈到eBay的社群。他向凯格尔介绍他关于如何建立社群,用户如何通过社群学习以及如何维护社群的构想。其他风险投资人听到同样的介绍后,应该会很快结束对话。“什么社群?”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这样说。当时,还有一些人嘲笑这种以10美元“战利品”为基础的像跳蚤市场一样的生意,一些人甚至称之为“豆豆娃交易网站”(44)。但是对“以人为本”的生意的投资偏好,让凯格尔捕捉到了奥米迪亚想要建设在线网络社群的想法。他确信,奥米迪亚是个拥有好想法的人。此外,作为一个同时投资零售和软件领域的风险投资人,凯格尔有天然的优势。零售业务几乎就全部围绕与客户建立联系展开,将客户视为一个社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而软件企业早就明白网络效应的力量。对软件人所称的“网络”而言,奥米迪亚口中的“社群”可能只是对其的另一种称呼。网络效应解释了为什么网景公司能为约翰·杜尔创造财富,也解释了eBay为什么会爆炸式增长。

eBay的增长速度也给基准资本的其他合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公司呈指数级增长时,这一趋势不会突然停止。”安德鲁·拉奇勒夫后来观察到这一点,并补充说,“真正告诉风险投资人是否可以支持某家公司的是‘二阶导数’,即公司销售额增长率的变化。”因此,在同事们的支持下,凯格尔提出向eBay投资670万美元,他对该公司的估值约为2 000万美元。

如果奥米迪亚的目标仅仅是获得财富,他可能会拒绝凯格尔。他曾收到一家报刊集团的竞争报价,其提出以5 000万美元的估值收购eBay。但奥米迪亚对凯格尔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他对邓利维的喜爱,他和雅虎的其他创始人一样,选择了那位看似理解他的风险投资人。当这笔投资完成,基准资本将资金汇到他的银行账户时,奥米迪亚没有动它们。因为他更需要是凯格尔的人脉和建议,而不是资金。

凯格尔的第一步计划是为eBay寻找一位职业经理人。当时,招聘合适的人才已越来越被认为是风险投资人的一项核心技能,这仅次于拥有商科或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咨询了基准资本最近新招募的第5位合伙人大卫·贝尔尼(David Beirne),后者此前曾与人共同创立了一家高管猎头公司。贝尔尼高度评价了玩具公司孩之宝(Hasbro)的总经理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巧合的是,凯格尔也有一位商学院的朋友推荐她。对这位玩具公司主管的了解越深入,凯格尔越觉得她是这个职位的完美人选。惠特曼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零售品牌的作用。正如凯格尔所说,她对“什么是影响客户体验的情感成分”拥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判断力。

就像当时巴里斯聘用西奇莫尔一样,眼前的问题在于凯格尔要如何说服一位出色的高管跳槽到一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在基准资本投资eBay之前,奥米迪亚曾试图吸引外部高层管理人员加入eBay,但没有人愿意到“跳蚤市场”来冒险。然而,现在奥米迪亚已经得到了基准资本的投资,而基准资本也准备为其提供与贝尔尼的高管猎头公司拉姆齐-贝尔尼(Ramsey Beirne)同等的服务。基准资本和拉姆齐-贝尔尼的声望促使惠特曼同意会面。因为如果她将来想找一份新工作,她可能也需要和猎头建立关系。

惠特曼在西海岸待了一天,见了凯格尔和奥米迪亚。正如凯格尔所强调的,eBay的增长是真正的指数级增长,她对此很感兴趣。在第二次来访时,她注意到eBay的另外一些特质。与其他零售商不同,eBay没有库存,没有搬运和运输成本,也没有仓储的麻烦。因此,它的利润率将会非常可观。

惠特曼第三次来访是和她的家人一起。为了劝她加入,凯格尔邀请惠特曼和她的家人到他家共进晚餐。惠特曼的丈夫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外科医生,他曾对eBay的前景表示怀疑。凯格尔尽力让他放心:这对夫妇有两个儿子,所以凯格尔将礼袋送到他们住的酒店,确保两个男孩都收到了一顶斯坦福大学的帽子。惠特曼夫妇想知道西海岸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凯格尔就让他们和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一起,去看了看一些有吸引力的住宅区。在下一次的基准资本合伙人会议上,凯格尔汇报了他所做的努力,以及一个增加胜算的助力因素。据惠特曼说,她的一个儿子曾认为凯格尔13岁的女儿很可爱。“我感觉很顺利。”凯格尔对他的同事们说。

不久之后,惠特曼认为eBay为她提供了一个可能再也不会遇到的机会。她不顾孩之宝的同事和老板的劝阻,举家迁往西海岸,加入了这家在她的圈子里没人听说过的公司。

由于聘请了一位有经验的经理人,eBay走上了上市的道路。该公司很快售出了其第100万个产品,那是一个大鸟玩偶盒,而其业务也在继续增长。凯格尔一如既往地参与其中,但会一直待在幕后。只要惠特曼和奥米迪亚合作得好,他就不想把事情复杂化。

1998年9月,eBay如期上市,其股票价格定为每股18美元。在第一个交易日收盘时,其股价达到了每股47美元。然后,在经历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震荡后,10月底它的股价达到了每股73美元,它的上升趋势甚至比雅虎还要引人注目。在红杉资本,巨额未兑现的利润导致了企业中两种文化的深刻分歧,而在基准资本,他们对此的表现完全不同,他们最初的反应竟是开玩笑。贝尔尼说:“我的天哪。”“上涨才刚刚开始。”邓利维预测道。随后,贝尔尼问道:“我们现在能卖了吗?”“如果你想超低价出售,可以卖。”邓利维回答说。“我可没那个胆量。”贝尔尼笑着说。接着有人叫道,凯格尔绝不会出售eBay的股份,除非它的估值达到通用汽车的水平。大家听到后哄堂大笑。

eBay的股价继续像火箭一样飙升。11月9日,该股股价收于103美元,第二天,它达到了131美元。金融评论家们难以对此做出评价。有人写道:“这就像看着所有你能想到的令人着迷又令人困惑的荒谬事件,全都集中在一个巨大的异常事件中,如同看着强力棒球击球手马克·麦奎尔(Mark McGwire)蒙着眼睛走上本垒板,连续打出400个本垒打。”“那些安排该公司以每股18美元的价格上市的银行家们,”这位评论家接着说,“随后又密集发布看涨分析师的报告,这就是在当着你的面进行股票炒作。否则,他们怎么会在6星期前还说eBay值18美元每股,现在却说,‘哎呀,我们犯了个错误,它值130美元每股。’”

不管是不是炒作,基准资本正在创造风险投资的历史。如同人们所知的,红杉资本对雅虎的投资,以及凯鹏华盈对一家名为“链接在家”(Ghome)的有线电视初创企业的投资,都是本垒打级别的风险投资,每笔交易都为风险投资公司带来了6亿~7亿美元的利润。但基准资本有望从eBay赚取远超10亿美元的收入,这取决于其股价的走势。到1998年11月底,eBay的股价已飙升至200美元。

现在,就连基准资本的合伙人也感到头晕目眩。“这太疯狂了。”凯格尔惊叹道。当然,不像其他互联网宠儿,如电子零售商亚马逊,eBay的确是盈利的。但就市盈率而言,eBay的股价确实高得惊人。

凯格尔与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进行了磋商,他将舒尔茨招进了eBay的董事会。他们两人都同意,这样高额的股价最终会带来麻烦;它注定会崩溃,使最近新招的eBay员工所拥有的员工股变得一文不值,这会让eBay难以留住人才。然而,市场并不会关心eBay员工的士气,到1999年4月,该股股价已飙升至600美元以上。

当月晚些时候,基准资本终于出手了部分股票。eBay的市值达到了210亿美元,这让基准资本所拥有的股权价值达到惊人的51亿美元。这份幸运不仅让红杉资本与凯鹏华盈的投资回报记录相形见绌,甚至还远远超过了孙正义的最大盈利金额,尤其是它的投资本金只有670万美元。基准资本小作坊式风险投资风格的成功让风险投资人备受鼓舞。谁说一定需要开出超大规模的成长型投资支票,还非得为公司的亚洲乃至全球战略费心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eBay并不是基准资本这一投资模式仅有的胜利。一家名为“红帽”(Red Hat)的软件分销商为基准资本创造了超过5亿美元的收益;另一家名为“Ariba”(埃锐巴)的在线办公用品销售公司为其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益。到1999年年中,基准资本已经筹集了3只基金,累计投入金额达2.67亿美元。但在那年夏天的上市潮之后,该投资组合的价值超过了60亿美元,是投入资本金额的25倍。不管孙正义的成功案例传达出了什么信息,回归本源的风险投资理念显然正在蓬勃发展。

后来,这两种风险投资理念的竞争一直持续着。基准资本的合伙人以传统风险投资人喜欢的方式进行风险投资,他们明智地评估初创企业,与创业者并肩作战,并充当开明的顾问。而孙正义主张的是一种不那么优雅但势如破竹的做法:他鲁莽行事,似乎对风险毫不在乎,把监督公司的具体工作委托给别人。然而,尽管基准资本在资本配置上更为谨慎,但它创造的财富却相对较少。相比之下,尽管孙正义的投资组合在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时大幅下挫,但事实证明,这一挫折只是暂时的。此外,孙正义的方法还会迫使其他人效仿。正如莫里茨所意识到的,你必须配合孙正义的做法,否则他就会让你得到教训。就连基准资本的合伙人也受到了孙正义的理念的影响。在刻意筹集了3只规模较小的基金之后,他们筹到了一笔1.7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这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也许应该彻底抛弃原有的投资理念。

1999年夏天,大卫·贝尔尼在一次合伙人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筹集10亿美元。我是认真的。”拉奇勒夫表示赞同,他说:“软银正在筹集更多的资金。如果我们不准备反击,就会被击败。”贝尔尼继续说:“不带球棒就不能上球场。我们会输掉比赛的。”

凯格尔有些犹豫,他认为一只金额巨大的基金可能会带来麻烦。如果你给创业者太多的钱,他们会失去重点,尝试太多的事情,资源会被浪费。“我们可能会过度投资,”他说,“我不想跟随其他投资人一起进入砸钱时代。”

“可我们需要钱来运作。”拉奇勒夫重申,软银集团和牛市行情正在推高初创企业所期望筹集到的资金数量。他强调:“我对电信公司的每笔投资金额都不能低于1 000万美元。这是谈判筹码。”邓利维指出,如果单笔交易的价格上升,小型基金只能持有少数几家公司的股权,这将使基金的投资组合丧失多样性,十分危险。他倾向于支持筹集10亿美元的基金,因为尽管“我们知道规模其实并不重要,但有些人会把它视为江湖地位”。

最终,基准资本为其1999年所设立的新基金筹集了10亿美元,这是4年前其为第一只基金募集资金金额的10倍以上。这家合伙企业也曾在英国和以色列进行过类似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他们还曾试图像孙正义那样投资:在一家名为“1-800-Flowers.com”的电子零售商上市前夕,他们对其投资了1 900万美元,但很快就赔了钱。尽管基准资本可以选择通过关闭其海外子公司,并放弃在上市前押注的方式降低失败风险,但其仍旧身处有关募资规模的困境之中。在随后的几年里,基准资本一再发现有不计后果的成长型投资人斥资数千万美元,从他们投资的公司中夺取了实际控制权。由于无法筹集到同等规模的资金,基准资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保护初创企业不受大资本的侵蚀。在两个臭名昭著的案例——网约车公司优步和办公室租赁巨头WeWork的投资竞争中,基准资本都经历了被踢出局的痛苦,这就是小作坊模式的局限性。

风险投资箴言

· 投资那些对产品收取很少或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公司,这一做法就像野火一样在风险投资界蔓延开来。

· 红杉资本从投资雅虎上所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之前所有投资的总和,成功秘诀“就是要学会有一点儿耐心”。

· 成长型基金支票部分替代了上市。

· 巨额的成长型投资会赋予风险投资企业家创造大型商业帝国的力量,风险投资企业也从超本地化的业务模式转变为更具全球视野的业务模式。

· 别停留在单一的赛道,试着去营造“自有网络效应”。

The Power Law

相关内容

网络游戏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报告(游戏行业政策风险)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