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IT领域里,ERP是个公认的苦差事。
产品复杂深如海,顾问培养难似山。
既不像2C领域那么潇洒多金,
又不像IOT技术那么吸引眼球。
云计算一来,ERP过时论此起彼伏,
更有甚者叫喊“ERP已死”,恨不得给ERP写个墓志铭
先不要急于下结论!
要言其死,先懂其生。
让我们先温习一个经典的故事(ERP专业人士可快速划屏到后面看V2.0和V3.0版本)
故事 v1.0
故事从一个中年男人的一个电话开始······
妻子:“当然可以,来几个人,几点来,想吃什么菜?”——80后小朋友们不要怀疑,上个世纪的妻子是这样的
丈夫:“6个人,我们7点左右回来,准备些酒、烤鸭、番茄炒蛋、凉菜、蛋花汤......,你看可以吗?”(商务沟通)
妻子:“没问题,我会做好的。”(订单确认)
妻子记录下需要做的菜单(MPS计划),具体要准备的菜:鸭、酒、番茄、鸡蛋、蚝油......(BOM物料清单),发现需要:1只鸭、5瓶酒、4个番茄......(BOM展开),炒蛋需要6个鸡蛋,蛋花汤需要4个鸡蛋(共用物料)。
打开冰箱一看(库存管理),只剩下2个鸡蛋(现存量、可用量、缺料)。
来到自由市场
妻子:“请问鸡蛋怎么卖?”(采购询价)
小贩:“1个1元,半打5元,1打9.5元。”
妻子:“我只需要8个,但这次买1打。”(经济批量采购)
妻子:“这有一个坏的,换一个。”(验收、退料、换料)
回到家中
准备洗菜、切菜、炒菜......(工艺路线),厨房中有燃气灶、微波炉、电饭煲......(工作中心)。妻子发现拔鸭毛最费时间(瓶颈工序,关键工艺路线),用微波炉自己做烤鸭可能就来不及(产能不足),于是决定在楼下的餐厅里买现成的(产品委外)。
下午4点,电话铃又响:“妈妈,晚上几个同学想来家里吃饭,你帮准备一下。”(紧急订单)
“好的,儿子,你们想吃什么,爸爸晚上也有客人,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吃吗?”
“菜你看着办吧,但一定要有番茄炒鸡蛋。我们不和大人一起吃,6:30左右回来。”(呵呵,不能并单处理)
“好的,肯定让你们满意。”(订单确认)
鸡蛋又不够了,打电话叫小贩送来。(紧急采购)
6:30,一切准备就绪
可烤鸭还没送来,急忙打电话询问:“我是李太太,怎么订的烤鸭还没送来。”(采购委外单跟催)
“不好意思,送货的人已经走了,可能是堵车吧,马上就会到的。”
门铃响了,“李太太,这是您要的烤鸭。请在单上签一个字。”(验收、入库、转应付帐款)
6:45,女儿打电话:“妈妈,我想现在带几个朋友回家吃饭可以吗?”(呵呵,又是紧急订购意向,要求现货)
“不行呀,女儿,今天妈妈已经需要准备两桌饭了,时间实在是来不及,真的非常抱歉,下次早点说,一定给你们准备好。”(哈哈,这就是ERP的使用局限,要有稳定的外部环境,要有一个起码的提前期)——真心发誓,20年前笔者就预料到这个约束一定是ERP改变的突破口~~
送走了所有客人,疲惫的妻子坐在沙发上对丈夫说:“亲爱的,现在咱们家请客的频率非常高,应该要买些厨房用品了(设备采购),最好能再雇个小保姆。”(连人力资源系统也有接口了)
丈夫:“家里你做主,需要什么你就去办吧。”(通过审核)
妻子:“还有,最近家里花销太大,用你的私房钱来补贴一下,好吗?”(哈哈哈哈,最后就是应收货款的催要)
故事结论:每一个家庭妇女都是生产厂长的有力竞争者。
跟媳妇“勾心斗角”算完帐之后,他坐在沙发上点了一根香烟开始盘算这个月私房钱,快到月底、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他觉得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故事剖析】
我们从V1.0版本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生产企业的常规业务闭环,通常涉及到的流程有:
订单管理→库存管理→bom物料清单→MPS计划管理→BOM展开→专用物料、共用物料→可用量、现存量→采购管理→询价、采购经济批量→质检验收、退换料、物流运输→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瓶颈工序、委外管理→现场管理→紧急插单→紧急采购→计划重排→采购催单→来料检验、应付立账→设备管理→追加预算、人力招聘·········
而且这些流程是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企业在实际处理中因不同业务部门处理的时间差、计算口径差、信息不对称、安全冗余考量、紧缺资源争夺、价值链和业务链上的平衡问题等原因,会导致资金占用、交货期紧张、成本核算控制困难、质量追溯困难、信息资源复用率低等弊端。
上个世纪工业经济大行其道的时候ERP应运而生,并延伸到商贸流通、物流服务等多个行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成为全球企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并催生了为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的以Sap、Oracle、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众多国内外ERP企业。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的兴起,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ERP厂商也在刻意地“去ERP化”,用友金蝶等厂商甚至以改名来淡化ERP印迹(不得不说有新瓶装旧酒的嫌疑)在高举”去ERP“大旗的同时,这些厂商在产品方面也开始了云化路线,当然在对新时期业务模式的理解和产品架构方面各有侧重,孰能笑到最后目前尚无定论。
故事 v2.0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给家里打电话:“亲爱的老婆,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家吃饭可以吗?”(订货意向)
理想版:
妻子:当然可以啊,几个人,想吃啥?
丈夫:·····
妻子看一下冰箱里面有什么可用的材料,问了擅长做川菜的闺蜜一个新菜的做法(知识共享)、把材料用掉(消化库存)的同时露了一手给自己在大家的印象中加分;没有的菜,两个处理办法,要么从生鲜平台下单订原材料自己从网上找菜谱(社会资源)照着做,要么从饿了么、美团外卖平台订餐(第三方平台),在线支付。然后坐等收货。
现实版:
妻子:你自己不会叫外卖?!外卖送来我给你收一下就是了!
丈夫:@#¥%……&&**…
下单→收货,常规外卖流程。
儿子、女儿订单,照样处理。
送走大家后,他从亚马逊上买了同事推荐的一本管理学电子书(即时经济)、然后坐在沙发上抽着电子烟打开kindle开始阅读,他觉得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故事剖析】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共享经济平台的连接下流程有了大幅度的变化,原有冗长的闭环流程变成了以下两个简短的流程:
①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消化库存;
②外卖平台→在线支付→坐等收货。
而外卖平台之所以能解决家庭的产能不足问题,是基于以下几点:
1、LBS地理位置服务、搜索机制、评价机制,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连接;
2、平台准入机制、信用担保机制,解决了征信问题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3、平台支付服务,避免了交易双方的资金风险。平台配套服务:电子货币、电子发票、电子单据……
重大改变: 库存储备、提前期、经济批量、固定设备投资、接单能力、计划中心模式、资金支付模式和资金风险······
故事到此是不是就结束了呢?
现有技术能够支撑的模式远远不止于此!
故事 v3.0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给家里打电话:“亲爱的老婆,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家吃饭可以吗?”(意向)
妻子:没问题,晚上我跟闺蜜逛街看电影,家里让给你了。
丈夫在同事群里:兄弟们,我媳妇今晚不在家,大家到我家看球吃火锅啊!(社交协同)不过家里没菜,工具倒是齐全,前几天还有半包火锅底料!(设备、场地、余料利用,众筹众包)
张三:我老家昨天刚给我发来一只土鸡,外面火锅店可吃不到,我带上!(优势资源、差异化竞争)
李四:你那半包火锅料不够,我带一包正宗的重庆火锅料!(辅料)正好我想吃羊肉了!!晚上可一定要涮羊肉!(个性需求)
王五:我也想吃(共同需求),我顺路到“东来顺”羊肉店买牛羊肉!我是他们家会员(品牌效应、粉丝经济),
张三:羊肉可以,一定不要买他们组合搭配的蘸料啊、上次我买过一次不如重庆的料好吃(产品细分,标签化)。
赵六:前几次大家都觉得20年XX大曲好喝(数据分析),我把上次聚会没喝完的两瓶带上,就在我办公室柜子里。对了,我可从客户朋友圈看到李四跟他们喝酒了哈哈(情报,信息对称),来公司这半年骗我们说滴酒不沾···
张三@赵六:我搭你的顺风车(共享经济)!我在我家边上的农贸市场买青菜粉丝呢!对了,这里有家新鲜的三文鱼不错(口碑、推荐)哥几个谁想吃我多买点。。。
赵六:没问题,我刚接了个顺风车的单也是往你那边去的(共享经济、第二职业)
火锅开动,哥几个通过网络收看世界杯比赛,在外地出差的钱七开了直播(视频会议),一起举杯一起评球,甚至还为比赛结果打赌,各人的预测比分在群里公示让大家作证(区块链也来了)。
丈夫在朋友圈里发了群聊的截图(分享机制)说火锅足球是中年乐事(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儿子点赞(反馈激励)同时举手要跟着蹭饭,获得通过,妈妈跟帖对参与评论的张三说让他监督(第三方认证监督)丈夫不准给儿子喝酒;
球赛结束,酒足饭饱,赵六叫了X代驾(专业外包服务)把自己和张三送回家,李四和王五跟他们不顺路就一起叫了MT打车(又是共享经济),王五本来要用滴滴但是李四说滴滴最近的顺风车事件处理不当让他反感、所以早就卸载了(立场经济)。
女儿嫌一帮老爷们喝酒抽烟,跟同学们逛街吃饭去了,途中根据妈妈在家庭群里发的位置指引(LBS服务)到服装店跟妈妈一起参加针对当月过生日老客户推出的“买一送一”母女装活动(数据、客户关怀)试穿衣服,服装店还专门有积分兑换大片电影票(积分机制、跨界组合营销)、又跟着去电影院看电影,但电影的过程中把感人的情节拍下来发在了朋友圈和微博(分享经济),素未谋面的微博粉丝点赞并掏出手机从淘宝买了非高峰时间的优惠票(移动电商、错峰比价)···
送走大家后,他听着炒股群推送的股市分析在跑步机上慢慢行走,智能手表开始计数、显示血压和心率,每天20000步的目标越来越近,又能占领朋友们的封面了;他觉得人生幸福莫过于此!
【故事剖析】这个版本中的一个订单,影响的已经不只是订单的供需双方,更有与之关联的利益相关者。应用到的技术也包括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技术:众包、众筹、分享机制、数据分析、专业分工、品牌细分、信息透明、LBS定位服务、积分机制、个性化需求、视频会议、异地办公、立场经济···,而且技术与需求和商业模式已经充分融合,不仅仅是需求拉动技术发展、更有技术衍生新的需求。
基于对故事的剖析,看一下ERP的发展:
在第一个版本中我们看到的是教科书式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在这个阶段,ERP严格意义上是企业可控制的资源计划(可控制,包括自有、基于契约关系的控制、基于产业链强势地位的控制三类),企业对资源的计划控制模式决定了经济效益和投入产出;
在第二个版本中,ERP已经延展为企业可连接的资源计划(可连接,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担保和认证,这就对企业的信用管理提出了要求,供需双方的历史评价和资信数据、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因此第二个版本可以称之为SRP(Social Resource Planning)“社会资源计划;
在第三个版本中,供需模式和社会分工已经完全打破了企业组织边界,进入到SRC(SocialResource Configure)社会资源配置阶段,是否企业可控制、可连接的资源并不重要,基于大数据、算法和利益相关的资源配置方案,成为替代第一版本内部闭环MRP和第二版本共享模式下MRP的全新模式,它实现了企业业务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联动效应,甚至可以实现“蝴蝶效应”的可预判和可追溯;这将成为人类社会实现更加敏捷、灵动、智慧、透明的分工合作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也是真正的供给侧变革和消费升级的发力点。
本文也可以当作上一篇《三分钟看懂会计简史和财务发展新趋势 》的答案,未来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的”财务核算“将不复存在,区块链、物联网、智能技术的普及将会实现组织及个人之间的交易业务事项数据自动映射为财务与税务、金融数据,没有中间过程、没有时间差与口径差,笔者预言未来“以票定税”的时代必将终结,中国将不会再有发票的概念——包括电子发票。
没有什么会真正的死去,
他们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于世间。
未来,随着物联网、区块链、感知技术、人工智能、AR/VR/MR和各种新技术的快速发展,“ERP”的概念将会不断地延伸变化,但其核心的供需平衡的逻辑不会变,增加收入、加快周转、规避风险、满足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不会变,变的只是其表现形式和操作手段。
故事讲完了,还有看不清ERP走向的吗?
期待与企业管理者和顾问交流共勉,敬请吐槽、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