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中储存的同山烧。 方堃 摄
酒厂中储存的同山烧。 方堃 摄
中新网绍兴5月4日电(方堃)“五一”假期,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绿剑村竹里高粱合作社种植基地内,农户们干劲十足地忙着移栽高粱苗,将于5月上旬将完成所有酿酒专用粮移栽。待到秋日,这里将有2500余亩火红的高粱飘香,用于酿造“同山烧”。
位于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市,是中国大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3位。作为县域经济中的“翘楚”,诸暨除了拥有亮眼的工业服务业经济报表,这里的乡村同样活力四射。
“同山烧”是诸暨的特产,江南一带鲜有白酒产地,“同山烧”因产地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而得名,这个镇上的人们,世世代代家家户户都蒸白酒,以诸暨特有的高脚拐糯高粱为原料,浩荡酒气延绵三十里。
“同山烧”酒液澄清红润,口感甘冽醇甜,爽滑甜润,劲烈如刀,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之气,又有南方男子的儒雅之风。被誉为南派清香型白酒的典范,有“江南小茅台”之称。
古法运输同山烧。 方堃 摄
厚积薄发 全面提升改造“低小散乱”业态
虽然“同山烧”与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宜宾五粮液一样,同处于北纬30度全球黄金名酒带附近,但“低小散乱”的经营方式,一直困扰着“同山烧”产业发展。
“诸暨地处黄酒腹地,很长一段时间‘同山烧’都是养在‘养在深闺人未识’。”浙江醉美人酒业酿酒师谢小义告诉记者,10多年前他刚到同山镇,发现“同山烧”制作多以小作坊、农家散户为主,按照相关曾策,小作坊生产的“同山烧”只允许在诸暨当地销售,身价受限。
如何规范小作坊生产,做大做强同山烧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山镇党委政府一直在寻找发展路径。
自2016年以来《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关于明确绍兴市食品小作坊首批登记种类目录的通知》和《绍兴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品种目录》相继发布,同山镇党委政府找到了为小作坊同山烧“正名”的契机。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迅速抓住政策利好,成立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小作坊提升改造工作。经过多次调研走访、上门勘察、规划设计,按照“一户一图”原则,对该镇具备条件的散户小作坊分别画出了施工图纸,合理布局蒸粮蒸酒、摊晾、发酵、半成品贮存、灌装、包装等工艺流程和场所。完成标准化改造的小作坊生产的同山烧,销售范围可以从诸暨市扩大到了全中国。
而以谢小义为代表的一批酿酒师,则着力解决“同山烧”昧短、醇厚不够等问题,遍访名家、拜酒宿,勤研古今酿造之法,师与古而不拘。这些年,谢小义在对传统烧制工艺进行保护性传承的同时,走出一条“双曲发酵、泥底石窖、固态发酵”的创新工艺路线。2021年,仅一款主力产品“勾践王”,就收获了500多万元的销售额。
目前,同山镇共有5家规模酒企、65家酿酒小作坊和700余家酿酒散户。同山烧的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同山烧储存在酒窖中。 方堃 摄
精益求精 擦亮浙江白酒产区金字招品牌
酿造同山烧一般要经过选高粱、蒸煮、摊晾、发酵、蒸馏、着色、存储七道工序。“各生产环节精益求精,才能酿制出好酒。”同山镇越庄酒坊负责人孙淦平如是说。
纵观浙江,当前该省在白酒品牌序列中还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各地大型名酒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而“同山烧”至今没有一家国营酒厂,其发展呈现小而散。
如何擦亮“同山烧”这块金字招牌?
诸暨市同山镇党委书记寿浙翔介绍,近年来,同山镇政府提出打造“浙江白酒核心产区”的目标。该镇聚焦全产业链条,通过摸排酿酒师、酒创客等重点人才,探索建立同山烧产业人才库。在此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专场推介等方式,加大酿酒产业人才引育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实施“同山烧”产业发展“薪火项目”,出台青年同山烧接班人专项扶持政策。在资金资源上,推出首期规模5000万元的“分类酒库金融贷”信贷产品,为“酒二代”创业创新提供融资服务;在技艺传承上,发挥酿酒匠人、协会专家等专业特长,举办酒业发展论坛、“师徒传帮带”技艺培训等活动,已培训同山烧传承人8批次110余人次。
“目前,‘同山烧’产业人才库首批吸纳人才56名,涉及酿酒技艺、窖藏指导、营销推广、文化传承等相关领域。”寿浙翔告诉记者。
谈及设立同山烧产业人才库的初衷,寿浙翔坦言,同山烧产业发展一直呈现小而散状态,希望能有领军企业、领军人才,来带动农户以同样的标准做酒,加速了农户向着规范化、品牌化进阶,从而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
令人欣慰的是,短短几年间,企业各尽其能,产业人才同心发力,为同山镇的“共富”之路提供了强劲支撑。据统计,同山镇已完成改造并下发同山烧小作坊登记证22家,增速为历年最快。2021年,同山烧产量超5000吨、产值达6亿元。
同山烧原料高脚拐糯高粱。 方堃 摄
全产业链提升 谱写“同山烧”共富经
“共同富裕”重在“共同”。如何写好“共同”文章,走出“先富帮后富”的发展道路,正是同山镇当下着墨的重点方向。
随着“同山烧”这块金字招牌一年比一年响亮,同山镇上的几家酒厂对“同山烧”制作原料红高粱的需求,随着生意节节攀升也在不断增大。种植高粱,成为同山镇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据悉,该镇高粱种植面积今年将超过2500亩。
“以前,因大部分人口在外务工经商,村里的土地抛荒较多。现在,不仅抛荒土地被复垦了,连边边角角都种上了高粱。”绿剑村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亩地两季大概可收500斤高粱,做成“同山烧”出售,每亩有近万元收入。
记者了解到,同山镇有一种名为“黑壳高脚白藤拐”的高粱品种,是酿酒的最佳原料。虽然售价比普通高粱高出不少,但这个品种却存在产量低、打理难、易得病虫害等问题,农户的种植意愿越来越低。
为了提高同山烧的品质,助推产业发展,2021年诸暨市财政局和诸暨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高粱种植专项补助方案,补助金额从往年的几十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
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今年同山镇黑壳高脚白藤拐高粱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周边镇乡的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
产量提升了,下游的酒企和酒坊也得到利好。孙淦平说:“有了优质原料,酒的品质也能得到提升,售价至少提高三分之一,这对整个‘同山烧’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