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我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取得的辉煌成绩,2020年11月24日至27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辉煌“十三五”伴随式采访活动,通过部分中央驻皖及省内主流媒体视角,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安徽的生动实践,看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与典型案例。
六安霍山
青山孕育千金斛 绿水化为幸福源
11月27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的辉煌“十三五”伴随式采访活动走进六安市霍山县。2011年霍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2019年霍山县获第二届安徽省生态文明示范县称号,2020年霍山县获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一出“石斛”记 唱响产业兴
27日上午,采访组一行乘车三个多小时来到六安市霍山县太平畈石斛小镇。一路上,空气清新,山雾云绕,绿竹林郁郁葱葱。太平畈乡是霍山县石斛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据太平畈副乡长介绍,截至目前,太平畈乡石斛基地规模达13000多亩,年产值10亿多元,从事石斛生产加工的企业220家,合作社119家,从事石斛产业人数7600余人,有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4个。
太平畈乡的石斛产业发展达到如此规模与成就,与霍山县筑牢绿色发展理念是分不开的。据介绍,霍山石斛又称米斛,石斛植株矮小,行短只寸许,色青黄,花色鹅黄淡雅,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但霍山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近年来,为了保护霍山石斛的生长环境,为石斛产业打造一方净土,霍山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不让污染进霍山”的政策方针,严格把控进“霍”企业。为保护林区生态,近三年来,霍山县将320多个、投资近150多亿、不符合霍山绿色发展条件的项目拒之门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保护让石斛产业得到了飞跃发展,与此同时,也激发了群众内在动力,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据介绍,全乡从事石斛生产加工、幼苗种植、除草采摘等工作的有3000多人,临时用工达20多万人次,户均增收30000元。在一石斛企业的加工车间里,一位村民对记者说:“在我们这,像我一样依靠石斛加工脱贫的贫困户就有20几个,现在不用出门打工,家里老人孩子照顾了,钱也争了,日子过得很开心。”
根据太平畈乡唯一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统计,截至2020年8月底,当地存款余额达3.54亿元、户均8.9万元、人均2.42万元,是三年前的2倍,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石斛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生态水源地成就“中国好水”
27日下午,采访组一行来到了霍山县佛子岭水库,采访了解水源地保护措施及相关成效。
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入选第二批“中国好水”优秀水源地,是安徽省目前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饮用水源地。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大别山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淮河一级支流湃河源头,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境内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大水库和78座星罗棋布的中小型水库,共同构成独具特色的佛子岭水库群。该水库群总水面面积约5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643平方公里,总库容17亿立方米,为下游近2000万人口提供安全饮水,是六安、合肥市的优质“大水缸”,年均供水占合肥用水量一半以上。
记者们在水库旁采访水库治理和水环境的生态保护情况。大家一致认为,水库治理好,水质提升,“中国好水”才能孕育而生。坚持源头取水,坚持技术治水,坚持品牌兴水,为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减负的放心好水。当地一矿泉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水质质量上升,带来企业的规模扩大和用工量的增加,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山是水之魂,水为山之韵。山水相生,自然天成。霍山,山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更需要人类的自觉保护。不管是石斛产业还是“中国好水”,都是将生态文明、“两山”理念落实到产业创新、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共赢的行动中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相关报道情况:
来源:宣教处 省宣教中心
编校: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