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玉马蹄形器
新石器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2000年)
高:17.6· 口宽:11.3· 底宽:8· 壁厚:0.6-0.8厘米
玉呈淡绿色,有裂绺数处,一面有浅褐色斑,半透明,有较强光泽。此为长身馬蹄形器,与辽宁建平牛河梁Ⅱ地1号积石琢4号墓所出玉马蹄形器相似,无孔·而其琢磨精细却优于4号墓所出者,属精工之作。
10、玉坠饰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2000年
上长:3· 下长:5.2· 左宽:3.9· 右宽:3.2· 厚 0.3·大孔径:1.4厘米 ·小孔径:0.2厘米
玉呈浅绿色,有白翳,磨制光滑。器作不规则的梯形,边厚心薄,中间钻一大孔,上部钻小孔。可能为珮饰。
11、青玉圆角梯形大孔饰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 2000年
长:4.5,宽:3.9 厚:0.3 大孔:1.7 小孔径:0.4厘米
青色玉·半透明·器作上下两端不等长·两侧斜出的梯形,四角呈圆弧,边缘磨薄似刃。中间从两面钻成一大孔。在宽一端近边处双钻并排之两小孔,均从一面钻成。琢磨尚精。此器物定名尚不统一,称为玉璧或外方内圆形器,于辽宁建平牛河梁及凌源三官甸子红山文化墓葬曾有所出土。综观其形制,尽出自正方形和梯形两型,均磨去四角呈圆弧状,中心打一大孔,上端钻二小孔·从出土位置来看·牛河梁1号积石琢15号墓出于墓主腰部,其直径在10厘米以上,似出自正方形。而5号积石塚918号墓出土两件绿玉圆色梯形大孔饰位于耳部。曾命名为椭圆壁形玉耳饰`。上述出土资料可作研究此饰功能之参考。
12、玉环形珮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2000年)
外径:6.4,内径:3.2,肉宽:1.6厘米
玉呈白色,半透明,晶莹细润。环尚规圆。表面呈弧形,内外边缘稍薄呈钝刃状,钻一小孔,供佩系用。
红山文化人喜歉用璧、环等圆形器钻孔繁佩、与良渚文化不同,反映了地处南北的两个原始部落封圆形玉器有着不同的理解,影响其功能也各异,盖为汉、唐人所谓“系璧”之鼻祖也,故亦可称“系壁”。
13、玉椭圆形珮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2000年)
长:7.4 宽 3.5 孔径:2.3x0.7,厚0.45厘米
青玉泛浅绿色,深浅不匀,质细,半透明,边有土沁。器作椭圆状,内、外边均作钝刃,尖部钻一孔,孔璧呈弧状,有台痕。器形下圆上曲,边刃不整,作工不求细巧,但这种椭圆形璧坠比较罕見,也是珍贵的。在出土玉器中亦未見有与此相似者,但从其内、外边均作刃状、形制不合规矩等特点来看,确有红山玉器的风韵。
14、玉双连璧
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3500-3000年
长:6,宽 2.9-3.5 厚0.2 上孔径1.1 下孔13 厘米
玉为浅绿色,泛灰,半透明,可能为蛇纹岩。通身有大小不等的牙白色点状斑,似为强酸所触。中有凹坑,细审似用錾加工所致。器作双壁相连,上小下大.器身较薄,琢磨较精。肉中凸弧,边缘甚薄似刃。
经查,玉双连璧出土地分布甚广·北起黑龙江松嫩平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来等原始文化,经辽宁建平牛河梁红山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江淮地区原始文化,江苏海安青墩3以及南京浦口营盘山等遗址和墓葬。而此双连壁玉质类似北方红山文化玉器,其器身较薄的特点又似野店大汶口文化晚期墓所出之双连璧,故其文化属性及其产地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5、玉坠饰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4000-2000年)
长:4.3,宽2.9,厚0.2 大孔:0.7 小孔径:0.15厘米
玉色淡绿,玉质温泽。坠作不规则的惰圆形,中部钻一圆孔,前后端均有缺口,前端缺口下钻一小口,似鱼头又似鸡首。这种示意性的表现手法在石峡原始遗址,崧泽文化、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亦有所应用,可知地不分南北,只要社會形态相似,即可出类似之器。
16 、玉兽首玦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3500-2000年)
高:12.2,厚:3,孔径:1.85厘米
玉已蚀为牙白色,但从其柔润之光泽可知其玉质优良,琢磨亦甚精。器作兽首圆身样,中心双面钻孔,有台痕,孔壁光滑,口与尾衔接处锯成缺口,故称为兽首玦。首旁钻一小孔,备穿系用。兽首两耳竖起,阴勒圆睛,眼内角相连,鼻孔扁长,显示了塞北玉器的豪放矫健之神采。
玉兽首玦在内蒙古巴林右旗、敖汉旗;辽宁建平牛河梁:河北围场县下伙房村等地均有出土。兽首大耳、圆眼,吻部前凸,口略张开似猪首,亦名猪龙形玉饰。于牛河梁Ⅱ地1号积石塚4墓出土兽首玦一对,位于墓主胸部,应为胸饰,两件兽首玦基本相似·其中一件缺口后部相连·正面视为玦·似断而实连;另一件缺口不连。通观出土或傅世的兽首玦·均未超出4号墓所出两兽首玦的造型,而此器首玦形状与敖汉旗玉兽首玦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