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作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是推动整个行业规范发展的关键性力量。
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在实现飞速发展的同时,风险问题也日益增多,融资租赁业务纠纷和矛盾集中显现出来。《金融时报》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租赁行业协会了解到,北京市内有超过200家租赁企业,总资产已达到4000亿元,但几乎每天都会有诉讼官司的产生。
如何妥善解决纠纷,推动业务顺利开展,成为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关注的焦点问题。业内法律专家表示,在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融资租赁法的背景下,融资租赁行业法律问题的解决主要依托于物权法和合同法。为了更好地防范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在尽快推动融资租赁立法工作的同时,业内租赁公司还应加强合规经营意识和风险预判,尽量避免违约纠纷。而在纠纷产生之后,或可利用调解这一非诉讼机制来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高效率解决租赁业务的多种争议和纠纷。
融资租赁纠纷日益增多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领域多种矛盾和纠纷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融资租赁行业也不例外。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受理的融资租赁纠纷案件呈持续增长态势。2012年年底,全国受理的融资租赁纠纷一审案件为4591件,而到2018年11月底,这一数字已上升至29543件。
“这几年来,受到外部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违约率逐渐攀升,因此,融资租赁领域内的纠纷案件开始增多。”业内人士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副庭长刘竹梅介绍说,从融资租赁合同产生的争议类型上看,纠纷类型也日趋复杂化。随着融资租赁业务类型不断扩展,回购型租赁、转租赁等业务的出现使得纠纷类型从以往单纯的承租人拖欠租金纠纷逐步向多种类型发展。此外,纠纷主体的数量也在增多,增加了融资租赁交易中法律关系的复杂性,给相关案件的处理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租赁纠纷的主体范围向个人领域延伸明显。在传统融资租赁交易中,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主要是企业,并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标的物多为价格较高的生产设备。但近年来,自然人逐渐成为融资租赁交易的重要参与者,业务也向个人经营、消费领域延伸,使得涉诉主体范围有所扩展。
租赁企业需加强风险预判
在业内人士看来,引发融资租赁业务纠纷案件的原因有很多,但承租人、回购人等主体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是产生履约瑕疵或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承租人的法律与合同意识不强,忽视了对租赁物的质量检验,从而在诉讼中难以主张自己的权利。”上述业内人士坦言。
此外,出租人的风险防控机制存在疏漏,也容易导致产生较大的风险隐患,从而引发大量纠纷。比如在租赁合同缔约过程中,出租人若没有建立完善、缜密的资信审查和风险管理机制的话,容易因承租人的资信状况良莠不齐,增大融资风险产生概率。
对此,刘竹梅建议,租赁企业需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风险的预判。比如,租赁企业需完备和细化承租人的资信审查,提高诉讼效率。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过程当中,加强对承租人具体经营状况、商业信用审核和跟踪考察,并加强后期跟进了解,对承租人和第三方担保人等相关当事人的履约能力、资信状况及时更新和完善,以便做好预警工作。
另外,在融资租赁业务开展过程中,还应及时更新租赁合同条款,避免纠纷产生。刘竹梅表示,随着新的监管政策和细化的法律法规出台,融资租赁公司应结合纠纷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更新优化融资租赁合同条款内容,进而从源头上避免纠纷的产生。
有效发挥调解功能
除了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融资租赁业务纠纷,调解也不失为一种化解纠纷的有效机制。
就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法院面临着案多人少,诉讼解决机制用时长、成本高等困难,随着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逐年增长,通过司法诉讼手段来解决租赁纠纷的压力与日俱增。
实际上,调解可以有效缓解法律诉讼压力,同时,也可以较高效率地解决纠纷问题,保障租赁公司权益。北京市圣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匡双礼认为,调解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可预见性强的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结合租赁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通过采用调解的形式,有助于减轻司法审判的压力,更好地解决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纠纷。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诉讼实际上是一个对抗性较强的过程,而调解则是一个更加注重沟通的过程,也是融资租赁法律知识普及的过程。采用司法调解的手段,可以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融资租赁的业务性质和法律关系,从而帮助融资租赁公司更好地维护客户关系。
需指出的是,就目前租赁行业法律发展环境而言,虽然调解和诉讼均为解决租赁纠纷案件的有效途径,但为了进一步优化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环境,完善租赁立法仍是业内人士共同的呼声。有租赁从业人士坦言,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在业务实践中,也常常会遇到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间接增加了业务交易成本。希望能够尽快推动融资租赁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司法环境,让租赁行业的法律支柱能够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
(责任编辑:杨威)